资源简介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了解能源的分类,能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清洁与非清洁能源。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2.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展望。【教学重点与难点】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特点。【教法选择】讲授法、合作交流法。【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找的与能源发展、分类的相关资料。【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教学为一个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发展》,共需一课时,本节教材包括两部分:一是人类利用能源的前史、当前世界能源生产及其变化情况;二是能源的分类方法。隐形的内容是结合能源的利用发展,认识能量及其转化。二、学情分析学生对能源的发展史已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平时的观察,学生也已经有了分析能量相互转化的知识准备和能力。这些学生学习兴趣很浓,但不能自发的收集有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评引入:小实验:怎样使电路中的灯泡亮起来?像电池这样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称为能源,人类生活、生产与能源关系密切,导入课题新课教学:(一)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我们来想办法:(1)如何能使木条变热?(2)如何能使小汽车动起来?(3)如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在学生方法展示的基础上,说出其中涉及到什么能源以及能量的转移和转化。3.阅读课本P82-83页,回答问题,根据“钻木取火”、“化石能源”、“电能”、“核能”几张图片,说出每一种新能源的出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4.学生说说,你知道还有哪些能源?(二)能源的分类1.学生自学课本P83“生活 物理 社会”关于能源的分类。2.演示实验:酒精和煤的燃烧对比。3.介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由学生向大家介绍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老师向学生介绍新能源:可燃冰、核能、用草发电、乙醇汽油、燃料电池等。4.我国目前能源利用的现状,人均占有量小,石油等能源还需要依赖于进口,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利用新能源 5.演示:(1)风力灯(2)太阳能小车6.节约能源目前,化石能源还无法被取代,我们还必须节约能源。在节约能源方面,你有哪些节能方法呢?三、课堂小结、检测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完成检测反馈练习。 学生回答:装电池学生小组讨论有哪些方法,动手试一试,并思考各种方法中涉及了什么能源。小组上来展示,说出其中涉及到什么能源,这些能源从何而来。学生小组讨论能源利用的历史和每一种能源的出现对社会的影响。学生说出还有很多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核能、太阳能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按照不同的标准对能源进行分类,并知道其特点,交流展示。学生观察对比哪一种能源更好,思考为什么更好?以及生活中我们最希望使用什么样的能源。学生课前准备的能源相关资料,向大家展示老师介绍新能源的信息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自己了解目前有哪些新能源?它们有哪些应用?或者谈谈自己的设想。学生小组讨论在生活中能做到有哪些节能方法。学生说本节课的收获,并完成课堂检测。 通过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利用能源,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能量转移和转化。让学生对能源有感性的认识,并了解利用能源的而过程是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刚做的三个小实验就是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的缩影。每一种新能源的出现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老师可适当点评。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能源的分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介绍各种能源拓展学生的见识面。鼓励学生小发明,创造,大胆想象,动手试试。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