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二、电功率+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二、电功率+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第十五章 第2节电功率 所需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2.理解电功率的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P=UI。3.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电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关系,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体会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含义。如何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灯泡、手摇电动机、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等。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演示实验同学们看我手中的手摇发电机机,当我把它接入电路中时,我们可以看到它在转动,此时它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是谁在做功的?改变其两端的电压,观察手摇发电机转动的快慢,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电流在做功讨论得出手摇发电机转动的快慢不同,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不一样。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演示实验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教学 回顾基础知识点,思考讨论预习中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同学们通过课前,说一说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在力学中学习过表示机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刚才的实验说明了电流做功也有快慢之分,用什么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呢?引导学生得出电功率的知识:电功率的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所消耗的电能)。定义公式:单位及换算关系:W、kW 1 kW =1 000 W 思考讨论学生回忆旧知识、与新知识间形成联系。思考提出的问题讨论后回答得出。聆听 学会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是热水器的名牌,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数据分别表示什么?关于额定电功率你有哪些认识?提醒学生注意:用电器的U额、I额、P额对应于同一时刻,即正常工作时。 学生回答: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电功率为3000V 学生回答:1.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2.用电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3.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做额定电流。P额=U额I额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认识下电灯的名牌,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呢?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做实际电压 演示实验: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灯泡L1和L2 ,他们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额定电功率分别为40W和25W把他们并联在一起,哪个更亮呢?现在我们再把他们串联在一起呢?谁更亮了?提出问题:灯泡的功率改变了吗?说明:铭牌上的“220-40”是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功率。那此时的电压我们称为是实际电压,对应的电功率称为实际电功率,对应的电流称为实际电流。P实=U实I实(同时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额定功率是一个特定值,是特指用电器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时的电功率,只有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 学生猜测名牌含义回答: 220表示灯泡的额定电压,100表示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00W学生观察思考L1更 亮L2更 亮学生思考、猜测,意识到利用铭牌上的电功率判断灯的亮暗时,要考虑到电压的影响。两个灯泡串联时分压,电压不再等于它的额定电压了。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唯一)。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引导出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和非正常工作状态,形成思维冲突。指出用电器的功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知识应用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这只220-40的灯泡接入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大呢 该如何测量,需要哪些器材,请你们设计出测量方案师生共同评价实验方案:方案一由于电能表只能粗略地测量灯泡消耗的电能。方案二,如果用我们实验室的器材是不能测量的,量程不够大。 学生讨论设思考:第一种方法可以根据P=W/t用电能表测量出电能表,利用秒表准确记录对应的时间测量。第二种方法根据P=UI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出电压和电流。
同学们实验设计的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桌上的小灯泡名牌上面都标了什么?U额为2.5V通常会装在手电筒上,2节电池提供的电压可能会高于2.5V也可能正好等于2.5V还有可能低于2.5V ,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少呢? 下面我们一起设计实验测量这个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2.实验原理:P=UI。3.实验电路图: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小电灯两端的电压,调节其工作状态 让学生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观察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亮度情况。U实与U额的关系P实与P额的关系亮暗程度U实=U额U实<U额U实>U额总结得出结论,用电器在高于额定电压的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不能正常工作,使用寿命短;用电器在低于额定电压的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也不能正常工作。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U额为2.5V 学生实验。学生记录。学生讨论总结规律 通过学生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际和额定功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再次分析40W的灯泡为什么两次亮度不同的原因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社会走向物理,学以致用的思想
板书设计
一、电功率(P)1.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国际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3.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电功。4.定义式: 推导得到: P=UI 千瓦时的来历:1 kW·h=1 kW×1 h(W=Pt) 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2.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U实=U额P实=P额U实<U额P实P额
课后反 思 通过本课教学,我发现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要让学生经历科学家一样的历程,这必须由老师逐步引导,这种引导应有梯度,注意问题的层次要落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的学习才能顺利和自然。本课的探究,着重应在用比较法和类比法学习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以及实验的设计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上。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