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课件 (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课件 (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望庐山瀑布
二年级 上册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瀑布飞泻。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瀑布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
李 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具个性特色、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现存李白的诗有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存世。
作者简介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会背诵。






pù bù lú
yān yáo chuān
我会读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
紫烟: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挂前川:瀑布看上去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川:河流。
遥看:从远处看。
同学们认真诵读,想一想作者在诗中为什么要用“生”字,而不用“升”呢?
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
“遥看瀑布挂前川“其中的”遥看“有什么作用?诗人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点题,点明是远远地望庐山瀑布。
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前川“的”挂”字好在哪里?
“遥看瀑布挂前川。”
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它还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
飞流:形容瀑布流得很快,像飞一样。
阅读三、四句说一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
看:飞流直下三千尺
想: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直下”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夸张,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疑:怀疑。
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意思: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大约有三千尺那么高,就像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了下来。
诗的前两句中“遥看”一词点出了观察的立足点,照应了题目。“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瀑布的形态。“三千尺”形容的是瀑布的高度,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方法,不是实指。
后两句从近处描述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把瀑布雄奇壮观的气势描写得淋漓尽致,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夸张
概念: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
效果:增强感染力,烘托气氛。
判断:是否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进行了夸大或缩小。
诗人李白的这首诗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主题归纳
谢谢!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