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初步树立尊重法、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2.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初步培养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3.了解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认识法治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法律的产生及本质、法治的进程难点:树立规则意识,能自觉遵守规则和法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是什么样的?法治建设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有什么重要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治的脚步》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观看多媒体播放视频《法律产生的历史》思考法律是怎么产生的?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总结:1.法律是怎么产生的?法律的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约束自己的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活动二:播放情景材料《鲁国国王的故事》总结:在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历代法律都以皇帝个人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历代帝王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自君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皇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金口玉言,一言九鼎。”都体现了在古代国家实行的是人治。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那么什么是法治?3.法治的内涵: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活动三:教材P88相关链接“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略)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4.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活动四:法治建设措施法治建设,人人受益。 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加大惩戒腐败力度,重大贪污犯罪规定“终身监禁”,严格规定行贿罪从宽处罚条件。——政治清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把考试作弊纳入刑法,自2015年11月1日起执行。——社会公平。修改食品安全法,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民心稳定。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1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国家长治久安。5.法治的意义: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三.课堂小结:(略)四、课堂训练(略)同学们,生活需要法律,法律规范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法治脚步不断前进,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已经开启,让我们一起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让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中国大地。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成长,幸福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