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主题班会--明确目标,合理选科引言新高考改革,学生开始选科,走班上课,但很多学生对“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我应如何选科”等问题感到迷茫,影响了对未来的选择与规划。如何引导学生对自我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专业、职业等多方面进行探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树立信心和目标?请看看这些老师的做法和思考。活动背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当前很多高一学生自我目标缺失,缺乏规划。尽管部分学生有理想大学,但是有时不坚定,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上大学;有时似乎很迷茫,因为他们不知道能上怎样的大学;有时候似乎很空洞,因为学生不清楚如何上大学。避免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对所选专业缺乏兴趣和能力。为此,本节主题班会通过运用生涯启航的工具,帮助学生综合分析选科方案,结合能力、兴趣维度进行科目定位,探索学科的发展潜力,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提升生涯发展的综合能力。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确目标规划的重要性,初步明确选科方向。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导入、活动体验,让学生学会目标规划;了解高考政策,进行讨论与交流,做好应对策略,初步合理选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将目标落实到每天的生活中,脚踏实地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提升生涯发展的综合能力。活动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活动形式故事、个人体验与感悟、游戏、小组讨论与分享活动准备1.制作PPT2.我的大学梦想卡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设定目标的意义,并设定合理的目标。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选科。2.活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科。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引起思考1.观看视频《四只毛毛虫的故事》2.学生讨论与交流观看“四只毛毛虫的故事”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想与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并初步知道要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实现自己的目标。)3.教师小结毫无目标,一生盲目,没有自己人生规划的糊涂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像第一只毛毛虫那样活着;第二条毛毛虫虽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不知道该怎么去得到苹果,在习惯的正确标准指导下,做出了一些看似正确却使它渐渐远离苹果的选择,而曾几何时,正确的选择离它又是那么接近;第三条毛毛虫有非常清晰的人生规划和正确的选择,但目标过于远大行动过于缓慢,成功对它来说,已是昨日黄花,机会、成功不等人;第四条毛毛虫不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去得到自己的苹果,以及得到苹果应该需要什么条件,然后制定清晰的计划,在望远镜的指引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我们的人生需要规划,需要目标引领,实现我们的大学梦。(二)活动体验,感知目标1.活动体验:“向前走”活动(1)“向前走”活动教师说明活动规则:全班同学起立,听老师口令“向前走”,全班依照老师的要求朝着各自面对的方向向前走,直到老师喊停为止。(2)注意事项:教师的口令有两次,第一次不指定目的地,任学生走;第二次要求到达指定目的地(如黑板、讲台)。提示学生注意两次“向前走”的内心感受。2.全班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1)教师提问:两次不同的“向前走”给了你什么感受?为什么有的同学在第一次走的时候不断往回望,显得犹豫不决?(2)同学分享:你的启发是什么?3.教师小结大家觉得无目标与有目标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我们的学习是否需要目标?是否需要明确发展的方向?从美国耶鲁大学一项长达25年的跟踪研究看来(见下表),没有目标的人,一辈子都在为有目标的人服务。所以,我们要明确目标,合理选科。(三)了解高考政策,思考选科方向1.广东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3”是语文、数学、外语,“1”是物理、历史二选一,“2”是政治、地理、化学与生物四选二,有十二种选科组合。高考改革后,高考总分仍为750分,语数英各150分,物理或历史为100分,以上的科目以卷面分计入高考成绩,而政地化生的计分方法采用“等级赋分”,赋分成绩公式。2.新高考带来了选科变化。原来的选课选科,选出优势科目即文科还是理科,基本确定大学专业或职业,但新高考模式下,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初步选定自己的职业,选定自己的专业、理想大学等,再由大学的招生限定科目需要进行选课选科。所以,面对“3+1+2”高考模式带来的挑战,我们要学会选择,我们要进行生涯规划学习,对自我的学业、职业、人生等进行合理规划。为了了解我们的自身性格和潜在的职业选择,思考未来职业与大学专业、高中选科的相关性,下面我们进行一项小测试——霍兰德“兴趣岛”职业兴趣测试。参考生涯规划理论中职业定位阶段的职业定位十字架,制定科目定位十字架。教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学科以及各学科的特点、各组合专业覆盖率及优势,自己感兴趣的学校的专业及所需科目,近年来的热门专业和就业前景好的专业等,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做出最合适的选科组合。(四)交流分享,探讨选科原则1.案例分析一李华是一位高一学生,面临着分科的抉择。家人大多从事计算机和银行相关工作,而他理科思维较好,对数字比较敏感,物理、化学成绩比较好,学得很轻松;文科背诵感到吃力,经常要被老师留堂重默。然而,李华从小就爱看历史纪录片,希望探访世界各地,寻找人类的足迹和地球的脉动,有一个梦想,想成为考古学家或从事考古相关专业。于是,他初选历史、地理和政治,他的理由是这些学科与将来想从事的考古学科息息相关,文科目前看起来费劲,但是距离高三还很远。在你的看来,他的选择正确吗?教师:小华对历史兴趣高、能力低,对物理、化学兴趣低、能力高,形成了两对矛盾。那么应该如何抉择呢?学生:讨论与交流。擅长理科而不擅于背诵,应该尝试选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保持观望,提升能力,如果坚持选择历史,则可以选一门理科,如化学、生物等,发挥自己理科优势的特点。2.案例分析二斯韵是一位比较内敛安静的高一女生,特别爱好画画,未来的目标是从事设计行业,最好时装设计或动漫行业。她的物理和化学成绩在年级中下游,地理成绩还不错,按学校的排名推算估计考上本科以上。历史与政治还在考虑,因为擅长背诵记忆。她希望能够报考设计相关的大学专业,你觉得现实吗?教师:我们可以依据高考招生目录,查找设计专业的相关要求,其实不少高校,尤其热门高校的设计专业要求选择物理,这与这一案例形成了矛盾。学生:讨论与交流。斯韵物理成绩不理想,缺能力也缺兴趣;擅长背诵,选历史、政治和地理可能成绩更好,属于理性选择;若想兼顾设计,建议不要求考物理的大学设计专业。3.教师总结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出自己适合选、需要选的等级科目,选课后如何统筹自己的学习,考出理想的成绩,考入理想的专业,除了要有目标规划外,还需要客观认识自己,结合自己的特长、成绩、兴趣、专业、学科覆盖度、价值观等去考虑选科。我们需要平衡学科成绩与专业限制之间的冲突,而且还需要了解选科的基本原则与具体的指导策略。(1)选科基本原则。理性的选择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每位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学业状况分析、职业理想梳理的基础上,还要分析高校不同专业的报考要求,明确不同学科与职业的关系,了解未来职业的需求与当下学习的关系。为此,我们确定的选科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兴趣+结合实力+回望规划。(2)选科的指导策略。选考组合的选择策略:排除法+优选法。①排除法。首先确定不选科目,主要是自己不感兴趣、学习有困难、成绩不理想的学科。②优选法。从排除后剩下的学科中渐进选择三门选考学科。第一门可以选择与自己能力倾向最匹配的学科,考虑自身成绩是第一位的,这决定了后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是最基准的原则。第二门课程选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该学科的兴趣呈正相关。第三门课程可以选择与你未来的专业、高校、职业意向最匹配的学科。若有两门学科难以取舍时,建议优先考虑文理搭配,因为这样有利于全面、可持续发展。不建议全选文或全选理,如果实在不喜欢物理化学,至少选一门生物。物理科目报考范围广,但不建议单纯出于“报考范围广”的目的选择物理。毕竟即使不选物理,也有足够的可选范围。如果想考顶尖名校,最好还是选学物理。政史地在报考范围上没太大区别,选一到两门自己喜欢的。(五)课后延续,合理选科明方向1.选出我的TOP3学科课后完成:选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请同学们完成下表。综合这些因素,请同学们评估你目前的所有科目,并选出你认为最能帮助你考上理想大学心仪专业的三门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和同学们分享你的选择以及选择的原因,听听别人的看法。2.生涯寄语梦,承载着生命之树的热情和奔放,大学就是放飞梦想与热情的地方,大学梦是每一个人心中美好的愿景。既然我们已初步完成选科,那么就应该根据自身水平确定梦想大学,现在每个同学填写大学梦想卡并大声宣誓,最后张贴在班级宣传板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