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初中) 班会素材 初中主题班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时间管理(初中) 班会素材 初中主题班会

资源简介

班会素材--时间管理(初中)
时 间 管 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的能力,改善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主题一:时间管理测一测
【教师解说】
我们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的?通过量表,我们了解一下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吧。
【进行测量】
量表一:《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这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一项研究成果,能够作为评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有效工具。
量表二:自制《初三毕业班学生时间管理调查问卷》
【设计意图】
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存在的真实问题,并据此创设真实情境开展班会。
主题二:时间管理小故事
【教师解说】
名人在时间分配方面各不相同,但作息时间表一旦定下,他们便坚决执行。
【故事欣赏】
(故事1)巴尔扎克在二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多部作品,塑造了两千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许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圆椅里坐十二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
(故事2)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为自己制订了一张作息时间表。五点起床,规划一天事务;上午八点至十一点,下午二点至五点,工作;中午十二点至一点,阅读,吃午饭;晚上六点至九点,吃晚饭,娱乐,复盘一天的工作。
朋友劝富兰克林说:“天天如此,是不是过于辛苦……”
“你热爱生命吗?”富兰克林摆摆手,打断朋友的话说:“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教师提问,思考分享】
1.看了名人的作息时间表,对比自己的生活,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2.你认为名人能坚持作息时间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管理时间与热爱生命的关系?
【教师总结】
同学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有很多变化,所以无法像名人一样作息规律。然而,比起学生,名人的事务更为繁忙,不是更困难吗?我们要做到天天坚持,首先要理解时间与生命的关系,接着要建立时间管理原则,然后细化为作息时间表,最后要有强大执行力。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不同名人的时间作息表,让学生发现名人在事务繁忙之时依然能坚持自己定下的时间分配,从而思考时间管理的意义和做法:时间管理就是自我管理,有明确目标,对生命有积极态度,才有时间管理的动力。
主题三:时间管理小方法
活动一:时间馅饼
【教师解说】
如果时间是一块馅饼,你打算如何分配,让你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呢?请同学们用心思考,制作这个“时间馅饼”吧!
【活动设计】
1.根据班级情况将成员分成若干小组,6-8人一组。
2.每人在纸上画上自己的“时间馅饼”。估计自己每天大致进行的各种活动所占用的时间,按比例加以分割(用铅笔画在个人的纸上,老师在黑板上示范)。
3.成员报告自己的时间分配表,比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在小组内讨论。
4.小组成员一起讨论,绘制一张理想的“时间馅饼”。
5.分享:在这个活动中,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请与大家分享。
6.讨论:在你理想的生活安排中,哪些是你生活的重心,你对目前的状态满意吗?你希望能花更多时间在哪里?你希望减少时间花在哪里?你能不能采取行动,改变你目前的生活馅饼,使它更接近理想中的生活馅饼,打算如何采取行动?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帮助个人具体、客观、系统地分析与评价时间分配。
活动二:四象限法则
【活动设计】
1.理论学习
教师介绍四象限法则:
(1)成功的人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上;
(2)把20%-25%的时间放在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上,比如早上心情最好的时候办理;
(3)把15%的时间放在不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上;
(4)琐事的事情可以放在每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集中处理。
2.模拟练习
请学生根据四象限法则,将下列事件分别填入四个象限中,然后排列事件的优先顺序。
(1)你从昨天早晨开始牙疼,需要去看医生;
(2)星期六是一个好朋友的生日, 但你还没有买礼物和生日卡;
(3)明晚电视台要播放你喜欢看的综艺节目;
(4)下个星期三晚上有你喜欢的明星的演唱会;
(5)归还借同学的书;
(6)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明天要交,你还没写完;
(7)下个月初,学校有月考;
(8)老师让你今天下午去找他;
(9)后天下午两点的语文课,语文老师让你分享写作心得,你需要准备;
(10)你想好好洗个澡;
(11)同桌让你今天下午帮忙交英语作业;
(12)你寄宿在外婆家,好几个月没有回家,也没有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发信息;
(13)今天物理课的新知识点还没有消化;
(14) 同学邀请你去筹划学校活动;
(15) 脏衣服需要洗。
如果你无法区分某件事情所属的区间,请问自己以下问题:
(1)我内心深处最在乎的事情是什么 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
(2)是否真的必须做这些事情呢 如果我不做这些事情,它们会对我造成什么不利影响或者带来哪些损失呢
(3)对于这件事情,我推辞甚至干脆不做,是否会产生重大影响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介绍方法、学生模拟操作,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管理需要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安排先后顺序。
活动三:找准自己最佳学习时间
【活动设计】
1.理论学习
教师介绍人脑的4个记忆高峰时间:
(1)清晨起床后,大脑经过一夜休息,此刻学习一些难记忆而必须记忆的东西较为适宜。
(2)上午8点至11点是第二个记忆高峰。此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旺盛,精力充沛,大脑具有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主要表现为分析能力加强。
(3)第三个记忆高峰是下午6点至8点。不少人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复习全天学习过的东西,加深记忆,分门别类,归纳整理。
(4)睡前1小时,是记忆的第四个高峰。利用这段时间对难以记忆的东西加以复习,不易遗忘。
此外,大脑休息的时间不能减。
睡眠是对大脑的保护性抑制!充足健康的睡眠,可以为高效学习提供保障。每天有效睡眠不能少于6个小时。
非睡不可的时间:人体的排毒时间表:
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不能出现焦虑状态。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凌晨3-5点,肺的排毒。
2.模拟练习
请根据所学的理论,帮助小A调整她的一天时间表。
早上6点就醒了(小A家距离学校大约10分钟)
6:00-7:00赖床
7:00-7:30洗漱、上学
7:30-12:10上课
12:10-1:00吃饭休息
1:05-1:45做作业
1:50-2:15上厕所、闲聊
2:15-5:35上课
5:35-6:10收拾书包
6:10-7:00等朋友回家
7:00-8:00休息、吃晚饭
8:00-8:35做语文作业
8:45-9:30做英语
9:40-10:40做数学
10:50-11:20做历史
11:30-12:30复习
12:30-1:00洗澡
1:00睡觉
【设计意图】
在有限的时间内,你选择了做某一件事情,同时意味着你放弃了做其他事情,所以应该分清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把时间分配给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情上。时间安排需要遵循四象限法则。
主题四:时间管理大家谈
【活动设计】
1.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同龄人的时间管理经验
我们每天的学习时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上课时间,一类是自习时间。我们无法挤占学习时间,这是我们高效学习的基础;对于上课时间要按照老师的进度来进行,别利用这段时间做别的事情,否则就会得不偿失;剩下的时间就是我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定要制定详细的每日学习计划。时间安排要精确到每一分钟,如果不懂如何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可以参考下面这位同学的详细学习计划表。
2.邀请班级内时间管理做得好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
每一段零碎时间看起来很短、很不起眼,但是长期汇集起来就是很惊人的。例如这位同学的经验之谈:
【设计意图】
通过同龄人的经验,了解他人在时间管理上所做出的行动,既给了学生展示的平台,又避免了教师的说教与评价,同时提供了更多具体的、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