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班会--生气,不是一种过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主题班会--生气,不是一种过错

资源简介

小学主题班会--生气,不是一种过错
活动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小学四年级学生尚未进入青春期,各种情绪体验的发展处于比较平稳的阶段,是情绪教育的黄金时期。在各种情绪体验中,愤怒感,也就是学生日常所说的生气,这一情绪的发展较早。引导学生觉察自己的愤怒情绪,并习得应对愤怒情绪的能力,是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到生气并不是一种过错,学会用恰当的方法应对生气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总结已有的情绪调节方法,并通过阅读绘本,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学习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气可能导致的不良行为后果,提高主动调节的意识,接纳自己生气的情绪。
活动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1.三张词语卡片,上面分别印有:火冒三丈、咬牙切齿、暴跳如雷。
2.各小组讨论单。
活动流程
一、热身活动,营造轻松氛围
1.热身游戏——你比我猜。
同学们,欢迎来到心理班会课堂。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你比我猜。上台的同学用动作和语言向大家解释词语的意思,全班同学猜一猜。(词语:火冒三丈、咬牙切齿、暴跳如雷。)
2.教师小结。
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刚才的词语都是描写的同一种情绪——生气。
【设计意图】以游戏导入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生气的情绪,对并本节班会课的活动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观看视频,明晰情绪无错
1.出示视频。
(1)汤姆猫生气之后,拿起斧子想要砍小鸟,反而让自己遭殃。
(2)爸爸气得锤墙,却把手弄骨折了。
2.教师提问。
(1)你们生气之后曾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2)这些生气之后的行为,你有什么想说的?
(3)生气这种情绪,有没有错呢?
3.教师小结。
生气并没有错。错的是生气之后不加控制的行为。生气之后,应该先平复情绪,再处理事情。那么,我们该怎样平复情绪呢?
【设计意图】将生气之后不恰当表达情绪的一些做法,用视频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对于情绪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思考。认识到情绪没有对错之分,生气之后需要用一定的方法调节情绪。
三、交流讨论,扩充调节方法
1.小组交流调节方法并进行汇报。
2.引入绘本故事《杰瑞的冷静太空》。
3.提炼绘本故事中调节情绪的方法。(寻求安慰、深呼吸、倾诉、冷静空间)
4.介绍“数颜色法”。
在老师的家中,有这样一个温馨的角落,在这儿我的全身心都能获得放松。在这里我放上一些喜欢的东西。比如,一个柔软的抱枕,两个心爱的毛绒玩具,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等等。我把它叫做“阳光小窝”。
每当我生气时,来到“阳光小窝”,在这里,我会数出各种物品的颜色。把这些颜色一个个数出来,心情就能变得平静。
5.练习“数颜色法”。
来,大家和我一起数一数。这里有白色的抱枕,抱枕上有……(带着学生一起数颜色)数完各种物品的颜色,你的心情是否也平静了许多呢?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情绪管理方法——数颜色法。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数数身边物品的颜色来调节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与绘本故事,使学生收获更多的情绪调节方法,为接下来的课堂练习进行铺垫。在学习绘本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引入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在潜移默化中再次让学生明白,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人人都可能会有。从而不仅让学生收获了一种新的方法,更强化了“生气不是错误”的认知。
四、应用良方,解决生活问题
1.小组课堂实践。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选择可以恢复冷静的地方并运用所学方法调节情绪。
2.小组交流,并派代表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将课堂学习的方法应用到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在交流与思考中,对新的方法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及时发现练习中出现的困难,为学生提供帮助。
五、课后延伸,情绪调控实践
1.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生气并没有错,错的是不加控制的冲动行为。生气之后,应该先平复情绪,再处理事情。
2.布置课后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练习情绪调节的方法。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巩固实践课堂所学,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产生联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