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节课题 6-9 交流电路的电功率 课时 2节教 学 目 的 1. 熟练掌握:电阻 电容 电感,RL串联电路各种功率的计算方法 2. 正确理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瞬时功率的概念。 3. 一般了解:瞬时功率的概念。重点难点 重点:电阻 电容 电感功率的计算方法;RL串联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难点:无功功率 功率因数的概念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综合学生实际,适当处理教材,因材施教,讲解问题时力求清晰明了,注意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尽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教具及参考书 1.《电工基础》 李梅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王兆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电工基础》 谭恩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电工基础》 薛涛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业 P184 6-3-10课 后 小 结 1. 电阻为耗能器件,他在交流电路中和在直流电路中一样,都是将电能不可逆地转化为热能 2. 电感和电容都是储能元件,都与电源交换能量而不耗能。“无功”的含义是“交换”,而不是消耗,更不能理解为无用,. 电感是以磁场的形式储存能量,有电流,就存在磁场,就储有电能:电容是以电场的形式储存能量。教学内容 6-9 交流电路的电功率 教学目的 掌握:电阻 电容 电感,RL串联电路各种功率的计算方法。 理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瞬时功率的概念。 了解:瞬时功率的概念。 技能要求 掌握:功率的测量方法。 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 教学内容 6-9 交流电路的电功率 6.9.1 三大电路元件的电功率 1.电阻电路消耗的功率 根据功率的定义,又根据电压和电流同相位,电阻电路消耗的平均功率为 P = I U 电阻电路消耗的平均功率,也称为电阻电路的有功功率,它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与电流有效值之积。在交流电路中,当交流电用有效值表示时,在前面学习的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均可用于交流电阻电路的分析。 2.电感电路的功率 (1)电感电路的瞬时功率 根据功率的定义,瞬时功率为 p=u I由数学可以证明,两个同频率正弦函数之积,仍为正弦函数,即瞬时功率亦为一个正弦函数。下面用波形图进行分析。如图6-48所示,当电压和电流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时,功率为正;当电压和电流一正一负时,功率为负。当瞬时功率为正时,电感从电源中取用能量,相当于电源的负载;当瞬时功率为负时,电感向电路释放能量,相当于一个电源。因此,电感元件只与电源交换能量,而不消耗能 量,所以电感元件又称为储能元件。教学内容 交换能量,而不消耗能量,所以电感元件又称为储能元件。 图6-48 电感电路的功率曲线 (2)电感电路的无功功率 为了表示电感与电源之间能量交换的大小,引入了无功功率的概念。电感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之积,称为无功功率,即 式中 QL ——无功功率,单位为var(乏)。 具有电感性质的电器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在工作时其线圈的内部都要建立磁场,因此,需要电源向它提供无功功率。“无功”的含义是“交换”,而不是消耗,更不能理解为无用,它是电感性质的电器设备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当然,从电源 的角度看,希望电路的无功功率越小越好。 3.电容电路的功率 (1)瞬时功率 根据功率的定义有 P = u i 电容中的瞬时功率亦为一正弦函数,其波形如图6-49所示。在一个周期内功率时正时负,当瞬时功率为正值时,电容器充 电,相当于电路的负载;当瞬时功率为负值时,电容器放电,相当于一个电源。电容器在一个周期内储存的能量等于放出的能量,所以电容器本身并不消耗能量, 能量, 由于电路谐振时总阻抗最小,所以电路中电流可达最大值,谐振电流为 3.电容或电感两端电压可比电路的总电压大许多倍 当电路谐振时,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电路的总电压等于电阻的电压,即U =UR = R I0 。当电感的感抗(或电容的容抗)比电阻的阻值大许多倍时,会出现 〉〉 电感(或电容)上的电压与外加电压之比,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用Q表示为 从式中可见,Q值越大,电容或电感两端电压就比外加电压高得越多。一般用于谐振的串联电路,R为电感线圈的导体电阻,因其阻值很小,电路有很高的Q值,可达10~102数量级。谐振电路的Q 值不同,其谐振曲线的尖锐成度亦不同。Q 值越大,频带越窄;Q 值越小,通频带越宽,如图6-44所通频带越窄;Q 值越小,通频带越宽,如图6-44所 通频带越窄;Q 值越小,通频带越宽,如图6-44所示。 因为串联谐振电路可从电感或电容两端取得高电压,因此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 由以上分析可知,总电压u超前总电流i相角(0﹤φ﹤90o),通常将电压超前电流的电路称为感性电路,具有感性特征的负载称为感性负载。总电压的有效值与分电压的有效值遵从矢量和的相加关系(三角形关系),而不是代数和的相加关系,这 与电阻串联电路有着本质的区别。 2.电阻、感抗与阻抗之间的关系 由于RL串联电路中通过的是同一电流I,如将各电压分别除以电流I,可得阻抗三角形,如图6-35所示。由阻抗三角形可知 式中 ——RC串联电路的阻抗,单位为Ω。 阻抗不是矢量,但电阻、感抗和阻抗三者遵从矢量和的关系,而不是代数和的关系。由于XL是频率f的函数,所以 也是频率的函数,f增大, 增大,f减小, 减小。当U、I用有效值表示时, 、U、I三者遵从欧姆定律,即 教学目的 掌握:二极管的基本特性;二极管和三极管器件的外形和电路符号;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和主要参数。 了解: 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场效应管的分类。 技能要求 掌握: 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质量和电极的方法。 了解: 场效应管的保存、取用、焊接的操作要领。 教学内容 1.1 晶体二极管 1.1.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非导体之间的物质(如硅和锗)。与导体和绝缘体具有能或不能传导电流那样非常明显的性质相比,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则会根据周围状态(或条件)改变其性质。如温度升高,光照增强,掺杂质等均会使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大为增强。 2. 半导体的分类 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杂质元素后,使导电性能增强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根据掺入杂质的不同,可得到二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各种半导体之间的关系如图1.1.1所示。教学内容 图6-49 电容瞬时功率曲线 4.小结 通过以上对三大电路元件的分析,可得结论为: 电阻为耗能器件,他在交流电路中和在直流电路中一样,都是将电能不可逆地转化为热能;电感和电容都是储能元件,都与电源交换能量而不耗能。电感是以磁场的形式储存能量,有电流,就存在磁场,就储有电能:电流消失,磁场消失,放出能量。电容是以电场的形式储存能量,电容两端存在电压,电容就储有能量,电压消失,电容放出能量。 6.9.2 RL串联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1.RL串联电路的功率 在RL串联电路中,已知电压三角形,又知RL通过的是同一电流,根据功率的定义,如将电压三角形中各边同乘以电流I,即,、 ,便得到功率三角形,如图6-45所示。 图6-45 功率三角形 根据功率三角形有 式中 S —— 视在功率,即电源提供的总功率,为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有效值之积。单位为V·A(伏安); P —— 有功功率,即电阻中消耗的功率,为电阻上电压和总电流的有效值之积。单位为W; QL —— 无功功率,电感与电源之间的交换功率,为电感上电压和总电流的有效值之积。单位为var。 例: 已知RLC串联电路,其参数为:L = 0.2 H,C = 0.22 μF,R = 50 Ω。将电路接到4 V的交流电源上,电路发生谐振。求谐振频率f0,电路中的电流I0、电压UL及Q值。解: 解: 场效应管的保存、取用、焊接的操作要领。 教学内容 1.1 晶体二极管 1.1.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非导体之间的物质(如硅和锗)。与导体和绝缘体具有能或不能传导电流那样非常明显的性质相比,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则会根据周围状态(或条件)改变其性质。如温度升高,光照增强,掺杂质等均会使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大为增强。 2. 半导体的分类 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杂质元素后,使导电性能增强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根据掺入杂质的不同,可得到二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各种半导体之间的关系如图1.1.1所示。教学内容 式中 S —— 视在功率,即电源提供的总功率,为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有效值之积。单位为V·A(伏安); P —— 有功功率,即电阻中消耗的功率,为电阻上电压和总电流的有效值之积。单位为W; QL —— 无功功率,电感与电源之间的交换功率,为电感上电压和总电流的有效值之积。单位为var。 2.RL串联电路的功率因数 由上式可知,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分为两部分,其中有功功率P被电路所取用。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反映了电路对电源输出功率的利用率,称为电路的功 率因数,用表示,即 功率因数是交流电路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越大,表明电路对电源输出的功率的利用率越高。 例:有一电感线圈,已知体电阻R = 6 Ω,电感L = 25.5 mH。将其接入频率为50 HZ、电压为220 V的电路上,分别求λ、φ 、P、Q 、S 。 解 图6-49 电容瞬时功率曲线 4.小结 通过以上对三大电路元件的分析,可得结论为: 电阻为耗能器件,他在交流电路中和在直流电路中一样,都是将电能不可逆地转化为热能;电感和电容都是储能元件,都与电源交换能量而不耗能。电感是以磁场的形式储存能量,有电流,就存在磁场,就储有电能:电流消失,磁场消失,放出能量。电容是以电场的形式储存能量,电容两端存在电压,电容就储有能量,电压消失,电容放出能量。 6.9.2 RL串联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1.RL串联电路的功率 在RL串联电路中,已知电压三角形,又知RL通过的是同一电流,根据功率的定义,如将电压三角形中各边同乘以电流I,即,、 ,便得到功率三角形,如图6-45所示。 图6-45 功率三角形 根据功率三角形有 式中 S —— 视在功率,即电源提供的总功率,为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有效值之积。单位为V·A(伏安); P —— 有功功率,即电阻中消耗的功率,为电阻上电压和总电流的有效值之积。单位为W; QL —— 无功功率,电感与电源之间的交换功率,为电感上电压和总电流的有效值之积。单位为var。 例: 已知RLC串联电路,其参数为:L = 0.2 H,C = 0.22 μF,R = 50 Ω。将电路接到4 V的交流电源上,电路发生谐振。求谐振频率f0,电路中的电流I0、电压UL及Q值。解: 解: 场效应管的保存、取用、焊接的操作要领。 教学内容 1.1 晶体二极管 1.1.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非导体之间的物质(如硅和锗)。与导体和绝缘体具有能或不能传导电流那样非常明显的性质相比,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则会根据周围状态(或条件)改变其性质。如温度升高,光照增强,掺杂质等均会使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大为增强。 2. 半导体的分类 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杂质元素后,使导电性能增强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根据掺入杂质的不同,可得到二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各种半导体之间的关系如图1.1.1所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