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抑郁症科普——初中班会在当下环境,青少年抑郁,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问题,但是,到底孩子说的“抑郁”,是“抑郁症”还是“抑郁情绪”呢?而作为心理老师,又该如何向家长传播抑郁症相关的科普信息?让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有更好的甄别和处理能力呢?01【课程设计思路】No.1课程信息教学道具:准备多媒体和课件场地:教室授课对象:家长No.2设计理念后疫情背景下的青少年社会接触的次数减少,手机过度使用,运动不足、睡眠不足,出现了很多的情绪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抑郁,抑郁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是24.6%,数量变得越来越多、程度变得更严重是我们心理教师工作时感受到的趋势。由于青少年正经历青春期,青春期本身就有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特点,这让抑郁症的识别变得更加困难。我们对于“抑郁”一词的知晓率很高,但在一些网络资源的错误引导以及缺乏知识科普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对抑郁症持有错误的认识,无法判断自己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不能及时地向外界求助。基于此种现状,我们需要开展抑郁症知识科普,帮助大家建立正确的认识。No.3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抑郁症是什么,并能够正确区分抑郁症与抑郁情绪。2.情感目标:能够重视自己的情绪问题,形成关于抑郁症的正确态度。3.行为目标:能够自检自查,避免陷入抑郁情绪,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对待抑郁症患者。No.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破除对抑郁症的误区,帮助正确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2.教学难点:树立正确对待抑郁症和抑郁症患者的态度,消除“病耻感”。02【教学过程】主要环节一、课堂导入二、关于抑郁的误区三、什么是抑郁症四、如何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五、如何面对抑郁症六、观看漫画,治愈一刻Part.1课堂导入教师活动:用案例及报告数据导入本次主题柳叶刀发布一份报告称,如果没有疫情,2020年全球将有1.93亿人患抑郁症,但疫情后全球实际有2.46亿人患抑郁症,增幅27.6%......Part.2关于抑郁的误区教师: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有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1)生物因素,双生子研究表明若其中一个出现重性抑郁障碍,同卵双生子中另一个患有抑郁障碍的比例大约是异卵双生子的3倍。低水平的5-羟色胺和重性抑郁障碍的发作有关。人体在长时间的压力下会分泌皮质醇激素,毒害大脑细胞。Part.3什么是抑郁症教师:它是最常见的一种情感障碍,像感冒一样普遍。重度抑郁症患者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没有生机、没有活力”的,仿佛是一潭趋于平静的水。Part.4如何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1)播放视频“精神卫生科普动画”,让大家讨论抑郁症和抑郁情绪的区别是什么。(2)教师总结。(3)播放视频,引导大家思考抑郁症患者如何自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4)教师总结。Part.5如何面对抑郁症教师:学会合理宣泄积压在心底的坏情绪,不要让它们累积起来。正确看待抑郁症,它并不可耻。每个人都会生病,抑郁症也只是一种疾病。家人、朋友、伴侣……这都是很好的情感支撑。Part.6观看漫画,治愈一刻教师总结:普及抑郁症知识后,大家可能会有情绪低落,通过积极正向的漫画,调整心情03【教学反思】参与者能够认真聆听,也能够说出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较低。建议可以再增加适合全员参与但又不失严肃的活动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