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中考写作景物描写技巧目录要义解说一经典解读二策略解密三即练即悟四真题解析五要义解说有同学提问了:“什么是写景作文,我看很多写人写事作文中都有涵盖写景部分啊?”那就要明确一点:写景作文中的写景和写人写事作文中写景是有本质区别的。写景记叙文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即便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也是为写景服务的。要义解说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但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情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不表达情感的写景是没有灵魂的。经典解读◎《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生动的写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写景使用了比喻修辞,从视角角度写景。月光如水,透着寒凉,正是作者凄凉心境的体现。《三峡》采用侧面写船快,“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江水湍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仰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则是平视;引用“渔者歌曰……”则是侧面烘托渲染。经典解读◎还有在《春》中,作者写梨树、桃树、杏树的花没有直接用“百花齐放”这四个字,而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竞相争放的姿态,就好像花也有“竞争意识”,这里就把景色写活了。经典解读◎《一棵小桃树》写小桃树,总体特征是瘦弱、零落且病态的。作者选取人的相关特征,用“伶仃”“察言观色”“试探”“楚楚的容颜”“紧抱着身子”“猥琐”“患了重病的少女”“涩涩地笑着”等加以表现,形象生动。策略解密一、怎样写好景物作文二、中考作文景物描写技巧三、即练即悟策略解密一、情节跌宕的妙处: 1.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策略解密2.要学会观察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策略解密3.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策略解密其中,联想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策略解密4.写景要抒情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策略解密二、中考作文写景技巧1.围绕中心选材和描写世界上的景和物是丰富多彩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都写进文章里,那样的文章肯定是繁杂冗长,不知所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策略解密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状物绘景,这样笔力集中,便于写得细腻,写得丰满。围绕中心,状物写景,不是说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就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就不写。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当然,对于那些和中心思想亳无关系的景或物,应当一律舍弃。 策略解密2.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想把景物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的写景顺序有: 策略解密①按时间写,早晨、中午、傍晚;②按内容写,植物、动物、人;③按地点写,果园里、田野里、花坛里、小河边等;④按空间顺序写,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等,⑤ “移歩換景”作者如同一名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 策略解密3.巧用修辞,使语言更生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我们笔下的景色变得更加生动迷人,给人以美感。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多掌握一些修辞,在气景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它们。修辞用得妙,不仅能够增加文章的文采,还能使笔下的景物形态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策略解密4.注意动静結合话说“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待一会儿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 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向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 ‘林静”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 策略解密这个关于“动”与“静” 的幽默故事说明:以动写静或动静结合也是状物作文或写景作文的好方法,它能使文章变得情趣益然,富有感染力。 策略解密5.融情于景写景文章不光有景就可以了,要想感染读者还离不开一个“情”字。景是写景作文的主角,而情是写景作文的灵魂,光是有景物,没有情感,这样的文章如 “行尸走肉”,即使写得再优美,也没有生命力。这样的文章又怎能打动人呢?所以,我们在写景的过程中注意把自己赏景时的感受,对景物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最好还能够做到托物言志,或者借景抒情,这样一来,文章就不仅仅停留在气景的层次上了。有了情,文章的主题就能够得到升华,也能感染更多的读者,给人以深刻印象。 策略解密三、即练即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策略解密写作本题依然要像题目二那样进行“三步走”:1.先确定写哪一个季节;2.仔细观察该季节景物,若眼下无法观察,就要认真联想该季节的特点。3.琢磨构思成熟了,再下笔成文。题目中的要求虽然没有明说,其实已经告诉我们要写某个季节“独特的景致”,就是要写景。不能一不留神写成了叙事文章,或者叙事太多,喧宾夺主,冲淡了写景,都是跑题了。 策略解密写作本题依然要像题目二那样进行“三步走”:1.先确定写哪一个季节;2.仔细观察该季节景物,若眼下无法观察,就要认真联想该季节的特点。3.琢磨构思成熟了,再下笔成文。题目中的要求虽然没有明说,其实已经告诉我们要写某个季节“独特的景致”,就是要写景。不能一不留神写成了叙事文章,或者叙事太多,喧宾夺主,冲淡了写景,都是跑题了。 范文展示 我爱夏季我爱夏季,既爱夏季蝉鸣不休的聒噪,又爱夜深时几处蛙鸣的恬静。说夏,人们往往第一所想的定是那亭亭玉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莲花。可不巧,陋室内外举目无莲,自不可能有多少对于莲的爱了。范文展示 我的家,有一颗六七十年的老桑树,有盘虬卧龙的根,旁逸斜出的枝丫,主干弯曲的向上伸展。【借鉴化用课文《白杨礼赞》中的句子,非常恰当。】每到夏天,就会有零星几个桑葚果儿——往年是有很多的,可惜周边的桑树几乎伐尽了,也就没有什么了。范文展示架着吊床,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有着树荫遮阳,又有清风徐徐。听耳旁蝉鸣不休,看池中“沉鳞竞跃”,这种惬意而又恬静的感觉是夏季独有的。而且待你一觉醒来时,你会看见戴着斗笠、架着打农药机的农民伯伯坐在硬实的田埂上“吞云吐雾”。夏季已经不是莳秧(意为栽秧)的时候了,翠绿的稻子与壮实的农民互相映衬,一点儿也不煞风景,相反的,你会陶醉,人间烟火,烦心之事定会荡然无存。【观察细致,描写生动,适当使用比喻拟人修辞,引用课文学过古诗文句子,语言充满意蕴。】范文展示这里是一个小村子,偶尔夜里会停电,三十多度的室内温度也许会让你惊慌,这可不必,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机会,何不到外面看看风景?刚迈出大门,抬头一望,你肯定会看见浩瀚的星空,一轮残月,走出去,听周围时起时伏的蛙鸣,清脆、动听。你绝不会拒绝这种声音,它将死寂的氛围打破,将夏夜的感觉,升华到一种奇妙的,让人无比陶醉的梦幻境地。舒服、舒坦,冗务缠身的“大人物”也无法拒绝它。【抓住夜晚景物,从听觉角度写,突出“夏夜”乡村之美。】范文展示 美吗?自然是美的。可惜鄙人笔拙技穷,无法具体形容夏季的美。其实很多人并不喜欢夏,他们认为,夏天炎热的气候,会使他们心烦意乱,夏季的聒噪,让他们感到厌倦。事实呢,他们根本不懂得欣赏,在任何平常的事情中都发现出美,只不过有的人没有留心罢了。【简要议论,深化主题。】范文展示我爱夏季,爱它的夜晚,是因为它能够让一个心烦意乱的人感受平静。夏,你真是令人喜爱的。【一句话简明扼要总结全文,抒发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名师点评 本文写景有条理,从白天写到夜晚,从视觉写到听觉,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把夏天的景物写得生动逼真。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够把课文中学过的语句活学活用,化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高了语言表达技巧,也让作文为之填色,值得一般同学学习。真题解析写作导引范文展示名师点评真题解析◆2023年烟台中考作文真题◆题目:这一路,风光真好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写作导引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一路”可以理解为,现实中的道路,如上学路、旅游路、访友路、散步路等,也可以理解为比喻义,如求学路、青春路、人生路、科研路等。“风光”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亦指繁华景象。写作导引 还可比喻(或虚指)事物的过程。如黄山风光、扬州风光、运动会风光、读书风光等。“真好”是真的优点或好处多,非常使人满意。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写作导引第二,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明确“路”和“风光”的具体所指,如“路”是旅游路,“风光”是溱湖湿地风光;“路”是求学路,“风光”是学习的样子和状态;“路”是青春路,“风光”是青春阳光奋斗的姿态等。写作导引 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选定文体。如写成记叙文,应讲述“某一路”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对“风光”进行具体描绘,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真好”之所在。写作导引 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奋斗拼搏的青春才能风光无限,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范文展示 这一路,风光真好 我喜欢来回学校的这段路,它很平静,很美丽……——题记 绿色的塑胶人行道,一排排高大而又茂密的树。春天时,树上开满了嫩芽,虽然不是那么郁郁葱葱,但在深绿色的老叶子中,靓丽的嫩绿显得十分耀眼。夏天来时,总是那么狂躁,狂风暴雨的欺压着这些树。但我却十分喜欢这一天,树上的那些老树叶变成金黄色,因为暴雨的冲刷让这些叶子掉落下来,等待第二日的晴天,学生踩在这些叶子上“咯吱,咯吱”的响着像是婴儿的笑声十分悦耳。似乎一天的烦恼都可以抛开。(经典景物描写,融情入境)范文展示夏日的早晨,总是让人神清气爽,走在这条路上,微风摇曳着树叶,美丽的朝阳,透过树叶的间隙,闪着让人舒服的阳光,这时的心情总是那么好,鼻子深深一吸,似乎闻到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十分独特。等到秋冬之际,它们不像其他地方的树叶在凋零,而是长的十分旺盛。它们为我们挡下秋天的倾盆大雨,冬天的寒风刺骨。范文展示转眼间,它们陪了我两年,一切的烦恼,因它们带来的平静而烟消云散。可是,一场剧烈的台风——莫兰蒂,将它们扳倒在“擂台”上。那台风载着胜利的喜悦,匆匆的走了,只留下一堆废墟,残破不堪。走在这段路的我,感觉头上空空的,抬头一望,它们已经消失了。原以为它们会陪我到中考结束,陪我到毕业典礼后,可以等到我拿到毕业证书,最后走在这条路上的,但是这一切并不是我主宰的。还记得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有的人要下车,就必须要有人下车。范文展示看它们倒在地上,要么被分成两半,要么树干早已没了,它们似乎就像一群残疾人,痛苦的躺在地上,让我难以接受。路上因为它们让我平静,它们的存在对我来说就像知己一般,似乎能感受到对方的心跳,虽然不能对话但是它们的离开让我难过。只希望毕业后的我当我重回母校时,还能看的它们……名师点评 文章构思巧妙,采用了层层铺垫,特别是融情入境手法极为独特,作者把题目中的风光理解得非常透彻,题目中的“风光”,包含风景,“风光”包罗的含义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亦指繁华景象,方言可指铺张、热闹、体面。风景,侧重于景观。作者紧扣景与情这一关系和主线,写景体现了“真”字,强化了美好,侧重于赞美之情的抒发,风光在这里指作者认为的是愉快的所见所感。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