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综合检测 人教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一、单选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下列代数式符合书写要求的是( )A. B.5 C. D.2.用语言叙述式子“”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的差的 B.与的一半的积C.与的的差 D.比大3.已知单项式与是同类项,则下列单项式中,与它们属于同类项的是()A. B. C. D.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C. D.5.式子,,,, ,, 中( )A.有个单项式,个多项式 B.有个单项式,个多项式C.有个单项式,个多项式 D.有个整式6.已知一个多项式与 的和等于 ,则这个多项式是( )A. B. C. D.7.当时,代数式的值为,则当时, 的值是( )A. B. C. D.-18.下列各式由等号左边变到右边变错的有( )①()②()()③()()④()().A.个 B.个 C.个 D.个9.观察下面的一列单项式:,,,,…,根据其中的规律,得出的第个单项式是( )A. B. C. D.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0.计算: .1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的倍大,则这个两位数是 .12.已知多项式为次多项式,则 .13.某校去年初一招收新生人,今年比去年增加,用代数式表示今年该校初一学生人数为 .14.按下面的程序计算: 若输入=,则输出结果是;若输入=,则输出结果是;若开始输入的数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结果为,则开始输入的数的所有可能的值为 .15.若 与 是同类项,则 ;16.在日历上,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某些数满足一定的规律,如图是年月的日历,我们任意选择其中如图所示的方框部分,将每个方框部分中个位置上的数交叉相乘,再相减,结果都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 . 17.如图,把五个长为、宽为()的小长方形,按图和图两种方式放在一个宽为的大长方形上(相邻的小长方形既无重叠,又不留空隙).设图中两块阴影部分的周长和为,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若大长方形的长比宽大,则的值为 .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化简求值:(1)()()(2)19.先化简再求值(1)(2)20.小波准备完成题目:化简,发现系数“”印刷不清楚.(1)他把“”猜成,请你化简;(2)他妈妈说:“你猜错了,我看到该题标准答案的结果是常数.”通过计算说明原题中“”是多少.21.阅读材料:我们把看成一个整体,则.“整体思想”是中学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它在多项式的化简与求值中应用极为广泛.尝试应用:(1)把看成一个整体,合并的结果是 ;(2)已知,则的值为 ;(3)已知,,,求的值.22.某校七年级三个班级的学生在植树节当天义务植树.一班植树棵,二班植树的棵数比一班的倍少棵,三班植树的棵数比二班的一半多棵.(1)求三个班共植树多少棵(用含的式子表示);(2)当时,求二班比三班多植多少棵.23.已知,.(1)化简:;(2)已知与的同类项,求的值.24.从开始,连续的偶数相加时,它们的和的情况如下表:加数的个数 和… …从开始,当个连续偶数相加时,它们的和与之间有什么关系?用公式表示出来,并计算以下两题:(1);(2)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符合要求,故正确; 、系数应为假分数,故错误; 、系数应写在字母的前面,故错误; 、应写成分式的形式,故错误;故选:.2.【答案】C【解析】式子“”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是与的的差.故选.3.【答案】A【解析】由与是同类项,得,,解得则这两个单项式分别为与四个选项中的单项式分别为,,,故选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故本选项错误; ,故本选项错误; ,因为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正确.故选.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求解.【解答】解:式子,,,, ,, 中,单项式有,, ,,有个;多项式有,,有个;整式,,,, ,,有个.故选:.6.【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这个多项式是 .故符合题意.据此可知答案为:.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去括号法则的相关知识,掌握去括号、添括号,关键要看连接号.扩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以及对整式加减法则的理解,了解整式的运算法则:()去括号;()合并同类项.7.【答案】C【解析】因为当时,代数式的值为,所以 ,所以 ,所以当时, = ,据此可知答案为:.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求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先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将字母的取值代入;求代数式的值,有时求不出其字母的值,需要利用技巧,“整体”代入才能正确解答此题.8.【答案】D【解析】根据去括号的方法逐一化简即可.本题考查去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时,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先把括号前的数字与括号里各项相乘,再运用括号前是“”,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是“”,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解:根据去括号的法则:①应为(),错误;②应为()(),错误;③应为()(),错误;④()(),错误.故选.9.【答案】B【解析】依题意,得①当为奇数时,单项式为;②当为偶数时,单项式为.综合①②,第个单项式为所以第个单项式为.10.【答案】【解析】 .11.【答案】【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的倍大,所以个位数字为,所以这个两位数是考点:列代数式12.【答案】或【解析】()若,,此时,满足次多项式的条件;()若,解得,或.当时,,不符合次多项式的条件,舍去.所以的值是或.故填空答案:或.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13.【答案】【解析】【分析】根据今年的收新生人数去年的新生人数去年的新生人数求解即可.【解答】解:去年收新生人,所以今年该校初一学生人数为()人.故答案为:.14.【答案】或或或【解析】若,解得:;若,解得:;若,解得:;若,解得:,故答案为或或或15.【答案】【解析】∵ 与 是同类项∴;3n=1即,n=∴m-4n=1-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的相关知识,掌握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16.【答案】或【解析】设四个数为,,,,则()()() , ()()(),故这个常数是或.17.【答案】【解析】由图可知 又 故答案为:18.【答案】(1)解:原式(2)解:原式 ,-【解析】(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2)()根据去括号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计算即可。 19.【答案】(1)解:原式 ;当时,原式()()() () (2)原式 ; ;当,时原式(【解析】(1)对于整式的化简求值的题,就先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再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去括号法则的相关知识,掌握去括号、添括号,关键要看连接号.扩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以及对代数式求值的理解,了解求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先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将字母的取值代入;求代数式的值,有时求不出其字母的值,需要利用技巧,“整体”代入.(2)对于整式的化简求值的题,就先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再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去括号法则的相关知识,掌握去括号、添括号,关键要看连接号.扩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以及对代数式求值的理解,了解求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先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将字母的取值代入;求代数式的值,有时求不出其字母的值,需要利用技巧,“整体”代入.20.【答案】(1)原式.(2)设“”为,则原式. 化简的结果为常数, ,即. 原题中“”是.21.【答案】(1)(2)(3)因为,,,所以原式.22.【答案】(1)解:因为一班植树棵,所以二班植树的棵数为,三班植树的棵数为,则三个班共植树的棵数为 .答:三个班共植树棵.(2)二班比三班多植的棵数为,当时,(棵).答:二班比三班多植棵.23.【答案】(1),, ;(2)与的同类项, ,,解得:或,,当,时,原式;当,时,原式.【解析】(1)把与代入中,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2)利用同类项的定义求出与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以及同类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4.【答案】(1)解:;.(2)因为,所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