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4 常见的酸与碱【课程标准】①概述常见酸的主要性质②比较酸的相似性质并说明原因③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④说出酸的使用注意事项⑤概述常见碱的主要性质⑥比较碱的相似性质并说明原因⑦知道碱的使用注意事项⑧说出常见的酸、碱的用途与对人类的影响⑨认识酸和碱反应的实质,举例说明酸碱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思维导图】(知识●逐点夯实……必备知识系统梳理基础重落实……复习自修)酸1.酸的定义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①酸中一定晗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②酸是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可用HnR表示。2.几种常见的酸酸 盐酸 硫酸化学式 HCl H2SO4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特性 易挥发 不易挥发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浓盐酸在打开瓶盖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无明显现象用途 ①金属除锈;②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②化肥农药;③精炼石油3.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常用睐干燥O2、H2、 CO2、CH4、CO等中性和酸性气体,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如NH3。浓硫酸吸水属于物理变化。(2)强腐蚀性(也称为脱水性)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 ~ 5%的碳酸氢钠溶液。(3)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金反应时- -般生成水而不是氢气,因而实验室制H2时不用浓硫酸。浓硫酸的稀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造成危险。稀释浓硫酸口诀:酸入水,沿器壁,缓慢倒,不断搅。4.酸的共性(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发生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碱性溶液;指示剂变色实质:酸性溶液中的H+或碱性溶液中OH与指示剂反应, 生成不同颜色的物质。所以当溶液中没有大量自由移动的H+或OH时,指示剂不不变色!如Mg(OH)2 ,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 Cu(OH)2+H2SO4===CuSO4+2H2O(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uO+2HCl===CuCl2+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4)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Zn+2HCl===ZnCl2+H2↑Fe+H2SO4===FeSO4+H2↑(5)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AgNO3+HCl===AgCl↓+HNO3(检验Cl-)Ba(NO3)2+H2SO4===BaSO4↓+2HNO3(检验SO)5.原因:酸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指示剂只能粗略地指示溶液的酸碱性(定性指示),而pH则能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定量指示)。pH——酸碱度的表示方法6.范围:通常0—14之间。7.测定: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8.pH大小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指示剂的关系pH 溶液的酸碱性 石蕊试液颜色 酚酞试液颜色pH=7 中性溶液 紫色 无色pH<7 酸性溶液,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 红色 无色pH>7 碱性溶液,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蓝色 红色9.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10.浓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不易挥发,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11.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碱1.碱的定义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2.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制法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 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3.碱的共性(1)可溶性碱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2NaOH+SO2===Na2SO3+H2OCa(OH)2+SO2===CaSO3↓+H2O应用: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SO2气体Ca(OH)2+CO2===CaCO3↓+H2O应用: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CO2气体(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4)与某些可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如:2NaOH+CuSO4===Na2SO4+Cu(OH)2↓,现象:产生蓝色絮状沉淀3NaOH+FeCl3===3NaCl+Fe(OH)3↓,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Na2CO3+Ca(OH)2===2NaOH+CaCO3↓,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应用: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钠4.原因:碱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十分小心。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5.酸的用途酸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除锈,制药物,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精炼石油等。6.碱的用途氢氧化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皂、造纸、石油和纺织等行业。氢氧化钙也具有广泛的用途,除了用于建筑外,还可用于制造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酸碱反应(中和反应)1.酸碱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如: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等。2.酸碱反应的实质:H++OH-===H2O。溶液的酸碱度1.溶液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指溶液呈酸性、碱性或中性, 常用酸碱指示剂即可测定,这种方法只能大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无法测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2.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可以定量的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3. 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的范围通常为0~14。常温下, pH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如下:①pH < 7的溶液显酸性;②pH=7的溶液显中性;③pH> 7的溶液显碱性;④当pH<7时,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当pH>7时,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1 )酸溶液和酸性溶液①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溶液的溶质是酸;②酸性溶液是显酸性( pH<7 )的溶液;③酸溶液-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硫酸铵溶液显酸性,但硫酸铵是盐。( 2 )碱溶液和碱性溶液①碱溶液是碱是水溶液 ,溶液的溶质是碱;②碱性溶液是显碱性(pH>7)的溶液;③碱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 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碳酸钠是盐。(课堂●分类突破……精选考点典例研析技法重悟通……考点演练)题型一[典例1]【对点训练1】题型二[典例2]【对点训2】题型三[典例3【对点训练3】题型四[典例4]【对点训练4】题型五[典例5]【对点训练5】题型六[典例6]【对点训练6】题型七[典例7]【对点训练7】题型八[典例8]【对点训练8】题型九[典例9]【对点训练9】题型十[典例10]【对点训练10】(课时●过关检测……关键能力分层施练素养重提升……课后练习)1.(2023 葫芦岛)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某农田改良后土壤的pH为5.4,下表所列作物适宜在该农田种植的是( )作物名称 马铃薯 油菜 水稻 萝卜适宜生长的pH 4.8~5.5 5.8~6.7 6.0~7.0 7.0~7.5A.马铃薯 B.油菜 C.水稻 D.萝卜【答案】A【解答】解:该农田改良后土壤的pH为5.4。A、马铃薯适宜生长的pH为4.8~5.5,符合题意;B、油菜适宜生长的pH为5.8~6.7,不合题意;C、水稻适宜生长的pH为6.0~7.0,不合题意;D、萝卜适宜生长的pH为7.0~7.5,不合题意。故选:A。2.(2023 临沂二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中相关量间关系的是( )A.①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②电解水一段时间C.③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D.④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答案】B【解答】解:A、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故错误。B、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正确。C、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氯化钾固体能继续溶解,但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溶液的质量先增大后不变,但不可能从0开始,故错误。D、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溶液中钠离子的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B。3.(2023 河东区二模)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②表示向稀盐酸中加水稀释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铁粉D.④表示向一定量的NaOH和Ba(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答案】A【解答】解: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所以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A不正确;B.稀盐酸呈酸性,pH<7,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所以向稀盐酸中加水稀释,酸性减弱,pH增大,但不能超过7,只能无限接近于7,故B正确;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铁粉,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可以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大,当稀硫酸反应完之后,溶液质量不变,故C正确;D.当加入硫酸时,NaOH和硝酸钡能同时和硫酸发生反应,所以只要加入硫酸,就会产生硫酸钡沉淀,故D正确。故选:A。4.(2023 大石桥市校级三模)下列常见物质的pH大于7的是( )A.食醋 B.食盐水 C.氨水 D.酸雨【答案】C【解答】解:A.食醋显酸性,pH<7,故错误;B.食盐水显中性,pH=7,故错误;C.氨水显碱性,pH>7,故正确;D.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故错误。故选:C。5.(2023 咸宁三模)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a段产生的沉淀是BaSO4B.b~c段只发生1个反应C.a点溶液的pH大于7D.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答案】C【解答】解:o~a段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a~b段生成的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b~c段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所以A、o~a段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故正确;B、b~c段只发生氢氧化钡和氯化镁的反应1个反应,故正确;C、a点对应溶液中有氯化镁、硫酸镁2种溶质,溶液的 pH=7,故错误;D、设氢氧化钡的质量分数为xBa(OH)2+MgSO4=BaSO4↓+Mg(OH)2↓171 233x×100g 23.3gx=17.1%,故正确;故选:C。6.(2023 乾安县二模)含有镁的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取少量光亮的镁条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的现象可推断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2)若验证镁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剩余,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 。A.取生锈的铁钉于试管中,加入反应后的溶液B.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C.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3)向镁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再继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写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有气泡产生;(2)AC;(3)MgCl2+2NaOH=2NaCl+Mg(OH)2↓。【解答】解:(1)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能和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故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2)A、取生锈的铁钉于试管中,加入反应后的溶液,若有盐酸剩余,则会先和氧化铁反应,溶液颜色会变成黄色,一段时间后和铁反应能看到有气泡产生,实验方案可行;B、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但不能判断氯离子是来源于盐酸还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镁,实验方案不可行;C、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中无盐酸,会立即生成白色沉淀,若有盐酸,则氢氧化钠会先和盐酸反应,待盐酸反应完全后会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方案可行;答案:AC;(3)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2NaCl+Mg(OH)2↓。故答案为:(1)有气泡产生;(2)AC;(3)MgCl2+2NaOH=2NaCl+Mg(OH)2↓。7.(2023 镇平县三模)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1)m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 。(2)p点所示溶液中加酚酞溶液显 色。(3)该反应的本质是 H+和OH﹣结合生成H2O 。【答案】(1)氯化钠、氯化氢。(2)红。(3)H+和OH﹣结合生成H2O。【解答】解:(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图可知,m点处的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剩余的盐酸。故答案为:氯化钠、氯化氢。(2)由图可知,p点处的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能够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故答案为:红。(3)盐酸是一种酸,氢氧化钠是一种碱,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是中和反应,该反应的本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故答案为:H+和OH﹣结合生成H2O。8.(2023 通榆县二模)请回答下列问题。(1)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不褪色,其原因是 。(2)室温下,分别向盐酸、NaOH溶液和Na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水稀释后,溶液的pH变大的是 。(3)如图表示古人类“击石取火”,从燃烧条件分析被打出火星的作用是 。【答案】(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2)盐酸;(3)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解答】解:(1)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不褪色,其原因是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反应;(2)盐酸加水被稀释后,酸性减小,pH变大;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碱性变小,pH变小;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加水稀释后,溶液依旧显中性,pH不变;(3)击石取火通过摩擦做功转化为内能,敲打出火星,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燃烧。答案为:(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2)盐酸;(3)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9.(2023 临沂二模)如图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性质①,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离子是 (填化学符号);(2)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下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3)依据性质③,可以用来除去硫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SO2性质与CO2的性质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性质④,可以选用的盐是 (填字母)。A.CuSO4 B.NH4NO3 C.KNO3 D.NaNO3【答案】(1)OH﹣。(2)HCl+NaOH=NaCl+H2O;NaCl、NaOH。(3)2NaOH+SO2=Na2SO3+H2O。(4)AB。【解答】解:(1)碱具有碱的通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因此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离子是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由图可知,n点溶液pH>7,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SO2性质与CO2的性质相似,则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4)A、CuSO4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选项符合题意;B、NH4NO3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氨气,选项符合题意;C、KNO3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不能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D、NaNO3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不能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OH﹣。(2)HCl+NaOH=NaCl+H2O;NaCl、NaOH。(3)2NaOH+SO2=Na2SO3+H2O。(4)AB。10.(2023 柘城县模拟)如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100g该盐酸中含HCl g;该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若用该盐酸配制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使所得盐酸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浓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g/cm3 HCl的质量分数:36.5%【答案】36.5;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变。【解答】解:由标签可知,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则100g该盐酸中含HCl的质量为100g×36.5%=36.5g。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则该盐酸需要密封保存。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不会影响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则所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答案为:36.5;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变。11.(2023 德兴市一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实验一,制取CO2的实验中,液体X应选用 。图中铜制燃烧匙可在试管内上下移动,此装置与将大理石直接放入液体X中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2)实验二,溶液变红的是 (填“a”或“b”),用陶瓷点滴板做实验的优点有: 。(3)实验三,A和B中的软塑料瓶体积相同且充满CO2,将A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观察到A瓶的实验现象是 ,B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答案】(1)稀盐酸;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2)a;节约药品(或现象明显、便于操作和对比等);(3)瓶子变瘪;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瓶内压强保持不变。【解答】解:(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液体X为稀盐酸;将燃烧匙向上移动,当固体药品与液体分离时反应停止,而将燃烧匙向下移动,当固体药品与液体接触时反应开始,则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2)酚酞遇酸不变色,石蕊遇酸变红色,则溶液变红色的为a;用陶瓷点滴板做实验,所用的试剂较少,能节约药品,且现象明显,便于操作和对比。(3)由于A中是打开瓶子加水,则瓶内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压强减小,则瓶子会变瘪;但B中是拧紧瓶盖加入的水,刚开始时压强增大,但由于1体积水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则充分振荡后,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几乎相同,则B瓶无明显变化。故答案为:(1)稀盐酸;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2)a;节约药品(或现象明显、便于操作和对比等);(3)瓶子变瘪;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瓶内压强保持不变。12.(2023 翠屏区校级模拟)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一氧化氮并不会直接和氢氧化钠反应,当把NO与O2同时与NaOH溶液接触时,反应有一个转换过程:①2NO+O2=2NO2,②3NO2+2NaOH=H2O+2NaNO3+NO,我们将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一个总反应方程式:4NO+3O2+4NaOH=4NaNO3+2H2O;又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1)NaOH俗名为 。(2)NO属于 (填物质类别);NO的物理性质有 (至少写2条)。(3)NO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由上述反应①可知,NO具有 性(填“氧化”或“还原”)。(4)某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操作如下:用注射器获取V1mL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与量筒内足量的V2mL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V3mL实验测得教室内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用含V1、V2、V3的式子表示)。【答案】(1)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2)氧化物(或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等);无色气体、微溶于水(或溶于乙醇或溶于二硫化碳);(3)+2;还原;(4)。【解答】解:(1)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2)NO是由N、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颜色、状态、溶解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NO的物理性质有: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3)NO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①中NO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该反应中,NO得到氧,属于还原剂,具有还原性;(4)反应前,装置内气体的总体积为:V1mL+V2mL,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V3mL,则消耗气体的总体积为:(V1+V2﹣V3)mL,由化学方程式4NO+3O2+4NaOH=4NaNO3+2H2O可知,消耗一氧化氮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3,则消耗氧气的体积为:,则实验测得教室内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故答案为:(1)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2)氧化物(或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等);无色气体、微溶于水(或溶于乙醇或溶于二硫化碳);(3)+2;还原;(4)。13.(2023春 北辰区校级月考)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该薄膜是 (填化学式)。(2)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炼铁厂要冶炼1000t含杂质10.4%的生铁,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t。【答案】(1)Al2O3;(2)FeSO4;(3)Fe2O3+3CO2Fe+3CO2;(4)1600。【解答】解:(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化学式为Al2O3;(2)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有铁剩余,则硫酸铜和硫酸都已完全反应,故滤液中的溶质是硫酸亚铁,化学式为FeSO4;(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4)设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x,则:Fe2O3+3CO2Fe+3CO2160 11280%×x 1000t×(1﹣10.4%)x=1600t故答案为:(1)Al2O3;(2)FeSO4;(3)Fe2O3+3CO2Fe+3CO2;(4)1600。14.如图是某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1)该瓶盐酸溶液的质量是 g。(2)欲配制148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需这种浓盐酸 g。(3)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其质量分数会变小,这是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的 ,所以浓盐酸必须 保存。【答案】(1)590;(2)20.6;(3)挥发性;密封。【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该瓶盐酸溶液的质量是1.18g/mL×500mL=590g。(2)欲配制148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需这种浓盐酸的质量为:148g×5%÷36%≈20.6g;(3)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其质量分数会变小,是因为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所以浓盐酸必须密封保存。故答案为:(1)590;(2)20.6;(3)挥发性;密封。15.(2022 昌乐县校级模拟)某品牌洁厕灵的成分是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某课外活动小组想测定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取20g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质量和烧杯中溶液pH变化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已知BaCl2溶液的pH=7)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 5 10 25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g 1.165 2.33 4.66求:(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2)计算该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解答】解:由题意可知:H2SO4完全反应后产生BaSO4沉淀的质量是4.66g;由题意可知:滴加10g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2.33g,则产生4.66g沉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0g;则与HCl完全反应的Ba(OH)2溶液的质量为:60g﹣20g=40g。设20g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为y。Ba(OH)2+2HCl=BaCl2+2H2O171 7340g×17.1% y=y=2.92g该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00%=14.6%。故答案为:(1)4.66g(2)14.6%。1、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一定是碳酸盐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答案】A【解答】解:A、甲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硫酸铜等盐,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故选项说法错误。B、反应②是酸和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③,是非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澄清石灰水显碱性,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2.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答案】B【解答】解:酸性溶液pH小于7,且酸性越强pH越小。随着反应2H2S+H2SO3═3S↓+3H2O的发生,溶液的酸性变弱,pH会不断变大,图象会是一条上升的曲线;至恰好反应时pH等于7,继续滴加氢硫酸溶液会再次显酸性,但由于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故溶液最后的pH会比开始时大。故选:B。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解答】解:A、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钾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KOH和K2SO4,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钾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D、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是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表为我国《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得某地区合格饮用水的pH=6.6,可知略呈 性(填“酸”或“碱”),通常是因为水中有一种常见弱酸是 (填化学式).(2)生活饮用水中的铝元素以铝离子形式存在,则3个铝离子表示为 ,铁元素以硫酸铁形式存在,硫酸铁的化学式为 .(3)水的硬度较大时,煮沸后饮用是降低硬度的方法之一,其化学原理是Ca(HCO3)2、Mg(HCO3)2加热后发生反应生成了水垢.Ca(HCO3)2加热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Mg(HCO3)2加热后分解为氢氧化镁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因而水垢的主要成分有2种,请写出醋酸(用HAc代表醋酸)与水垢中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1升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应不超过 mg.【解答】:(1)某地区合格饮用水的pH=6.6,小于7,显酸性;显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常见弱酸碳酸的缘故.(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铝离子表示为:3Al3+.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故其化学式为 Fe2(SO4)3.(3)Ca(HCO3)2加热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CO2↑+H2O;Mg(HCO3)加热后分解为氢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CO3)2Mg(OH)2↓+2CO2↑;醋酸(用HAc代表醋酸)与水垢中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 HAc=Ca(Ac)2+CO2↑+H2O.(4)根据题意,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以CaCO3计)极限值为450mg/L,则钙元素的含量应不超过450mg×100%=180mg.答案为:(1)酸,H2CO3;(2)3Al3+;Fe2(SO4)3;(3)Ca(HCO3)2CaCO3↓+CO2↑+H2O;Mg(HCO3)2Mg(OH)2↓+2CO2↑;CaCO3+2 HAc=Ca(Ac)2+CO2↑+H2O;(4)180.5、取某稀硫酸溶液22.33g,逐滴加入30g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过滤后得滤液50g,请计算该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BaSO4质量为22.33g+30g﹣50g=2.33g设参加反应的Ba(OH)2的质量为xBa(OH)2+H2SO4═BaSO4↓+2H2O171 233x 2.33g解得x=1.71gBa(OH)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6.84%该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0.684%答:该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684%。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4 常见的酸与碱【课程标准】①概述常见酸的主要性质②比较酸的相似性质并说明原因③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④说出酸的使用注意事项⑤概述常见碱的主要性质⑥比较碱的相似性质并说明原因⑦知道碱的使用注意事项⑧说出常见的酸、碱的用途与对人类的影响⑨认识酸和碱反应的实质,举例说明酸碱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思维导图】(知识●逐点夯实……必备知识系统梳理基础重落实……复习自修)酸1.酸的定义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①酸中一定晗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②酸是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可用HnR表示。2.几种常见的酸酸 盐酸 硫酸化学式 HCl H2SO4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特性 易挥发 不易挥发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浓盐酸在打开瓶盖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无明显现象用途 ①金属除锈;②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②化肥农药;③精炼石油3.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常用睐干燥O2、H2、 CO2、CH4、CO等中性和酸性气体,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如NH3。浓硫酸吸水属于物理变化。(2)强腐蚀性(也称为脱水性)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 ~ 5%的碳酸氢钠溶液。(3)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金反应时- -般生成水而不是氢气,因而实验室制H2时不用浓硫酸。浓硫酸的稀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造成危险。稀释浓硫酸口诀:酸入水,沿器壁,缓慢倒,不断搅。4.酸的共性(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发生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碱性溶液;指示剂变色实质:酸性溶液中的H+或碱性溶液中OH与指示剂反应, 生成不同颜色的物质。所以当溶液中没有大量自由移动的H+或OH时,指示剂不不变色!如Mg(OH)2 ,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 Cu(OH)2+H2SO4===CuSO4+2H2O(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uO+2HCl===CuCl2+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4)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Zn+2HCl===ZnCl2+H2↑Fe+H2SO4===FeSO4+H2↑(5)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AgNO3+HCl===AgCl↓+HNO3(检验Cl-)Ba(NO3)2+H2SO4===BaSO4↓+2HNO3(检验SO)5.原因:酸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指示剂只能粗略地指示溶液的酸碱性(定性指示),而pH则能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定量指示)。pH——酸碱度的表示方法6.范围:通常0—14之间。7.测定: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8.pH大小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指示剂的关系pH 溶液的酸碱性 石蕊试液颜色 酚酞试液颜色pH=7 中性溶液 紫色 无色pH<7 酸性溶液,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 红色 无色pH>7 碱性溶液,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蓝色 红色9.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10.浓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不易挥发,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11.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碱1.碱的定义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2.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制法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 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3.碱的共性(1)可溶性碱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2NaOH+SO2===Na2SO3+H2OCa(OH)2+SO2===CaSO3↓+H2O应用: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SO2气体Ca(OH)2+CO2===CaCO3↓+H2O应用: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CO2气体(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4)与某些可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如:2NaOH+CuSO4===Na2SO4+Cu(OH)2↓,现象:产生蓝色絮状沉淀3NaOH+FeCl3===3NaCl+Fe(OH)3↓,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Na2CO3+Ca(OH)2===2NaOH+CaCO3↓,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应用: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钠4.原因:碱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十分小心。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5.酸的用途酸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除锈,制药物,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精炼石油等。6.碱的用途氢氧化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皂、造纸、石油和纺织等行业。氢氧化钙也具有广泛的用途,除了用于建筑外,还可用于制造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酸碱反应(中和反应)1.酸碱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如: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等。2.酸碱反应的实质:H++OH-===H2O。溶液的酸碱度1.溶液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指溶液呈酸性、碱性或中性, 常用酸碱指示剂即可测定,这种方法只能大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无法测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2.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可以定量的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3. 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的范围通常为0~14。常温下, pH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如下:①pH < 7的溶液显酸性;②pH=7的溶液显中性;③pH> 7的溶液显碱性;④当pH<7时,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当pH>7时,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1 )酸溶液和酸性溶液①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溶液的溶质是酸;②酸性溶液是显酸性( pH<7 )的溶液;③酸溶液-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硫酸铵溶液显酸性,但硫酸铵是盐。( 2 )碱溶液和碱性溶液①碱溶液是碱是水溶液 ,溶液的溶质是碱;②碱性溶液是显碱性(pH>7)的溶液;③碱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 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碳酸钠是盐。(课堂●分类突破……精选考点典例研析技法重悟通……考点演练)题型一[典例1]【对点训练1】题型二[典例2]【对点训2】题型三[典例3【对点训练3】题型四[典例4]【对点训练4】题型五[典例5]【对点训练5】题型六[典例6]【对点训练6】题型七[典例7]【对点训练7】题型八[典例8]【对点训练8】题型九[典例9]【对点训练9】题型十[典例10]【对点训练10】(课时●过关检测……关键能力分层施练素养重提升……课后练习)1.(2023 葫芦岛)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某农田改良后土壤的pH为5.4,下表所列作物适宜在该农田种植的是( )作物名称 马铃薯 油菜 水稻 萝卜适宜生长的pH 4.8~5.5 5.8~6.7 6.0~7.0 7.0~7.5A.马铃薯 B.油菜 C.水稻 D.萝卜2.(2023 临沂二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中相关量间关系的是( )A.①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②电解水一段时间C.③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D.④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3.(2023 河东区二模)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②表示向稀盐酸中加水稀释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铁粉D.④表示向一定量的NaOH和Ba(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4.(2023 大石桥市校级三模)下列常见物质的pH大于7的是( )A.食醋 B.食盐水 C.氨水 D.酸雨5.(2023 咸宁三模)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a段产生的沉淀是BaSO4B.b~c段只发生1个反应C.a点溶液的pH大于7D.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1%6.(2023 乾安县二模)含有镁的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取少量光亮的镁条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的现象可推断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2)若验证镁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剩余,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 。A.取生锈的铁钉于试管中,加入反应后的溶液B.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C.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3)向镁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再继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写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7.(2023 镇平县三模)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1)m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 。(2)p点所示溶液中加酚酞溶液显 色。(3)该反应的本质是 。8.(2023 通榆县二模)请回答下列问题。(1)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不褪色,其原因是 。(2)室温下,分别向盐酸、NaOH溶液和Na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水稀释后,溶液的pH变大的是 。(3)如图表示古人类“击石取火”,从燃烧条件分析被打出火星的作用是 。9.(2023 临沂二模)如图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性质①,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离子是 (填化学符号);(2)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下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3)依据性质③,可以用来除去硫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SO2性质与CO2的性质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性质④,可以选用的盐是 (填字母)。A.CuSO4 B.NH4NO3 C.KNO3 D.NaNO310.(2023 柘城县模拟)如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100g该盐酸中含HCl g;该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若用该盐酸配制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使所得盐酸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浓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g/cm3 HCl的质量分数:36.5%11.(2023 德兴市一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实验一,制取CO2的实验中,液体X应选用 。图中铜制燃烧匙可在试管内上下移动,此装置与将大理石直接放入液体X中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2)实验二,溶液变红的是 (填“a”或“b”),用陶瓷点滴板做实验的优点有: 。(3)实验三,A和B中的软塑料瓶体积相同且充满CO2,将A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观察到A瓶的实验现象是 ,B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12.(2023 翠屏区校级模拟)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一氧化氮并不会直接和氢氧化钠反应,当把NO与O2同时与NaOH溶液接触时,反应有一个转换过程:①2NO+O2=2NO2,②3NO2+2NaOH=H2O+2NaNO3+NO,我们将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一个总反应方程式:4NO+3O2+4NaOH=4NaNO3+2H2O;又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1)NaOH俗名为 。(2)NO属于 (填物质类别);NO的物理性质有 (至少写2条)。(3)NO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由上述反应①可知,NO具有 性(填“氧化”或“还原”)。(4)某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操作如下:用注射器获取V1mL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与量筒内足量的V2mL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V3mL实验测得教室内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用含V1、V2、V3的式子表示)。13.(2023春 北辰区校级月考)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该薄膜是 (填化学式)。(2)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炼铁厂要冶炼1000t含杂质10.4%的生铁,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t。14.如图是某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1)该瓶盐酸溶液的质量是 g。(2)欲配制148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需这种浓盐酸 g。(3)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其质量分数会变小,这是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的 ,所以浓盐酸必须 保存。15.(2022 昌乐县校级模拟)某品牌洁厕灵的成分是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某课外活动小组想测定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取20g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质量和烧杯中溶液pH变化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已知BaCl2溶液的pH=7)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 5 10 25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g 1.165 2.33 4.66求:(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2)计算该洁厕灵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1、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一定是碳酸盐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2.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D.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4、表为我国《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得某地区合格饮用水的pH=6.6,可知略呈 性(填“酸”或“碱”),通常是因为水中有一种常见弱酸是 (填化学式).(2)生活饮用水中的铝元素以铝离子形式存在,则3个铝离子表示为 ,铁元素以硫酸铁形式存在,硫酸铁的化学式为 .(3)水的硬度较大时,煮沸后饮用是降低硬度的方法之一,其化学原理是Ca(HCO3)2、Mg(HCO3)2加热后发生反应生成了水垢.Ca(HCO3)2加热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Mg(HCO3)2加热后分解为氢氧化镁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因而水垢的主要成分有2种,请写出醋酸(用HAc代表醋酸)与水垢中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1升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应不超过 mg.5、取某稀硫酸溶液22.33g,逐滴加入30g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过滤后得滤液50g,请计算该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备考2024】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学案:24 常见的酸与碱(原卷版).doc 【备考2024】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学案:24 常见的酸与碱(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