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育与健康水平一小篮球游戏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教材版本学科体育年级学期单元名称基本信息人 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球类活动《小篮球游戏》单 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名称重组单元序号对应教材内容抛接球球绕环第六章第一节第六章第一节第六章第一节第六章第一节第六章第一节第六章第一节第六章第一节第六章第一节1234原地多种姿势拍球课时信息原地左右手交替拍球原地拍球比多5678手递手双手传球接力投球进筐游戏投活动篮游戏二、单元分析(一)课标 要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以下简称《课 程标准》 )中属于“水平一运动技能中球类活动的小篮球球游戏”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 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小篮球运动的成功与乐趣;◆ 基本掌握小篮球球性练习的方法,为后期系统学习篮球技能做好准备;◆ 在小篮球练习中提高力量、灵敏、速度、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促进神经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小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二)教材分析1.小篮球教材内容价值小篮球游戏是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能力设置的教学内容,采用体积较小、重量较轻、色彩多样的小篮球,并结合小场地的球场、大直径球篮等开展教学。主要是通过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小篮球动作方法进行的体验和熟悉球性球感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一些篮球项目的简单知识和技能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小篮球的兴趣,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主意精神,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篮球技能奠定基础。2.小篮球教材的设计思路小学一年级小篮球游戏,主要以上肢控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为主,如:抛接、拍运、传接、投等简单动作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小游戏,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一些小篮球项目的简单知识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活动兴趣,锻炼学生身体,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篮球活动奠定基础。3.小篮球教材搭配建议:学生在掌握基础球性球感技术动作之后,可根据单元所学的抛接、拍运、传接、投球进筐等技术动作内容,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组合衔接和创编,作为单元教学比赛或考核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创设适合本学段水平要求的小篮球游戏比赛。(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对游戏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是渴望而喜爱的,。为此,本单元通过多种形式的小篮球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篮球球性球感练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小篮球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小篮球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多种小篮球学习方式,通过个人练习、合作练习、游戏比赛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小篮球积极性,实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 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获得小篮球活动的简单知识,熟悉小篮球的球性特点2.了解小篮球游戏中抛接球、拍球、传接球等术语,知道安全进行小篮球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初步学习和掌握抛接、拍运、传、投等简单方法和技能,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灵敏素质。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悉球性,培养球感,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和判断能力。4.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小篮球游戏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分享、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二)课时学习目标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抛接球游戏,体验抛接球游戏的快乐。2.基本学会抛接球游戏的动作方法和要领,培养学生有序取放小篮球的习惯。第 1课时3.发展学生身体力量,协调、灵敏素质,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悉球性球感,提高控球的能力。4.激发学生学习小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小篮球学习的兴趣。第2课时第3课时2.基本学会小篮球绕环的技术动作方法和不同的绕环要求。3.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4.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耐劳精神。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原地拍小篮球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2.基本学会原地单手拍球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知道用手指、掌部(掌心空出)按压拍球的方法。3.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4.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心理素质以及互相帮助的精神。1.培养学生左右手交替拍球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2.基本学会左右手交替拍球的动作方法和要领。3.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第4课时4.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的良好习惯。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原地拍球,比多的兴趣体验拍球的乐趣。第 5 课时2.基本学会原地拍球比多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知道拍球时要抬头,同时抓和压要协调。3.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4.培养学生的机敏,果断,顽强,勇敢等心理素质以及相互帮助的精神。1.培养学生手递手传接球接力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2.基本学会手递手传接球的技术动作方法和要领。3.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第 6 课时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配合能力。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投球进筐的兴趣,体验投球进筐成功的乐趣。2.基本学会投球进筐的动作方法和要领,知道用腕、指将球投出。3.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4.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和团队精神。第 7 课时第 8 课时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投活动篮游戏的学习兴趣,体验投篮成功的乐趣。2.基本学会双手投活动篮的动作方法和要领。3.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4.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三)单元作业目标1.运 动 参 与目标:增强学生对小篮球的控球能力,体验小篮球运动的乐趣与成功,为以后学习篮球技战术奠定良好基础;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抛接、拍运、传、投等简单方法,巩固和提高小篮球球性球感和技能;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作业练习,发展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4.心里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在练习中,形成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四)课时作业目标课时作业目标1.熟练完成抛接球游戏,体验成功抛接球游戏的快乐。作业类型 作业功能技能类 课后复习体能类2.熟练掌握抛接球动作方法和要领,提高抛接球动作的连贯性第 1课时3.提高学生身体力量,协调、灵敏素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4.激发学生学习小篮球的兴趣。1.提升学生学习小篮球的兴趣。2.熟练掌握小篮球绕环的技术动作方法和持球手指要充分展开,掌心空出,提高控球能力。第2课时技能类 课后复习体能类3.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1.提升学生原地多种姿势拍球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技能类 课后复习体能类2.提高半蹲、全蹲、坐地等姿势拍球的动作方法,熟练用手指掌根部压按球的技术动作。第3课时3.提高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4.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运动精神。1.提升学生控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小篮球的兴趣。技能类 课后复习体能类2.提高左右手交替拍球的动作方法,拍球时,动作柔和,交替连贯,抓和压动作熟练。第4课时3.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安全意识。1 进一步熟悉球性,巩固和提高控球能力。2.巩固学生的拍球动作,熟练掌握正确的拍球方法。第 5课时技能类 课后复习体能类3.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4.培养学生积极锻炼,团结协作的精神。1.提升学生的控球能力,增强校篮球兴趣。第 6课时 2.熟练掌握手递手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和要领。3.提高学生的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技能类 课后复习体能类4.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配合能力。1.巩固投球进筐,激发学生学习小篮球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成功感。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2.熟练掌握投球进筐的动作方法,用手腕、手指将球投出。第 7课时3.巩固全身协调用力的动作过程,提高投掷能力。4.感受投球进筐与未进筐的情绪变化,培养顽强拼搏、不怕苦的精神。1.通过游戏,提升学生投球的兴趣,技能类 课后复习体能类2.进一步熟悉球性球感,提升学生的判断力,提高投球的准确性。第 8课时3.提高学生全身协调用力投球的感觉,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4.提高学生在活动中交流、配合的能力。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1.分析单元信息、课标要求、教材价值、教学内容和学情;2.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3.制订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设定作业内容、练习时间及作业设计意图、评价内容、标准和方式设计。五、课时作业第 1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低抛接准动作方法:持小篮球于体前,用站姿或蹲姿由下向上抛至头顶差不多高度,小篮球下落时双手主动迎球,将球接住,并顺势缓冲。练习建议:(1).球感差的同学可先徒手练习,然后再做低抛接准练习,20 次/组,共 3组。(2).用蹲立姿势做低抛接准练习,15 次/组,共 3 组。(3).用单手抛,双手接的姿势做低抛接准练习,15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双臂协调用力,接球要稳。练习 2:高抛接准动作方法:与低抛接球一样,只是抛球高度要高于头顶一定高度。练习建议:(1).球感差的同学可适当降低高度,球感好的同学可适当抛高点,20 次/组,3 组。(2).用蹲立姿势做高抛接准练习,20 次/组,3 组。(3).用单手抛,双手接练习,20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垂直上抛,眼睛盯着球,接球要稳。练习 3:趣味练习动作方法:在抛球后做一些附加动作激趣,如击掌(体前连续击掌、前后击掌、胯下击掌)、下蹲、数数、喊节奏等,但接球要稳。练习建议:(1).前后击掌一次或左右腿胯下击掌一次,20 次/组,3 组。(2).前后击掌 2 次或左右腿胯下击掌 2 次,10 次/组,3 组。(3).做各种动作(如转体、跳跃、蹲起等),10 次/组,3 组。注意事项:垂直上抛,紧盯着球,接球要稳。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抛接球动作方法 优秀:双臂协调用力,动作熟练,抛接球 自评正确,接球稳动作正确,接球稳定。师评2.动作技能的协调 良好:双臂协调用力,动作连贯,抛接球性。较好,接球稳定性较好。合格:双臂用力较协调,动作较熟练,接球稳定性一般。待进步:身体协调性差,动作较僵硬,接球不稳定。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要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练习抛接球动作,熟悉篮球球性,体验篮球运动中要五指分开,主动迎球,缓冲接球的动作要领,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篮球运动的兴趣。第 2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脚部绕环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将球放在两脚前,分别用左手手指拨球绕左脚绕环,右手指拨球绕右脚绕环,左右手交替成“∞”字形绕环。练习建议:(1).基础薄弱的可先绕单脚,熟练后再进行“∞”字形绕环,20 次/组,3组。(2).快速进行“∞”字形绕环,20 次/组,3 组。注意事项:体会用每个手指分别拨球绕环。练习 2:头颈、腰、腿部分别绕环动作方法:站立姿势,一手持球,五指充分张开,掌心空出,形成屈腕抓握手型,将球绕过头颈部传递到另一只手,完成一次绕环动作。用同样的方式分别做腰部和腿部绕环练习。练习建议:(1).每个部位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绕环 10 次/组,分别各做 2 组。(2).计时绕环,每个部位(顺时针、逆时针)各 20 秒一组,看看身体哪个部位绕环次数多,共 2 组。注意事项:刚开始不要求快,要求方法正确,两手交接球时发出触球的“啪、啪”声音。练习 3:连续绕环比稳小游戏动作方法:将球从头颈部绕环后,向下做腰部、两腿之后绕环,再从下向上做腰部、头颈部绕环(如练习 2 图),如此循环往复做绕环练习,可与小伙伴比赛进行游戏,15 次/组,顺时针和逆时针各完成一次,看谁先完成。练习建议: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为一次完整的练习,15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动作要协调、连贯,用手指、掌跟触球,用手腕、手指做翻转动作,不掉球。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1.绕环持球手动作 优秀:绕环动作正确且熟练,左右手交接 自评评价标准评价形式师评方法正确,有手腕、 方法正确,控球能力强。手指翻转动作,接 良好:绕环动作正确且熟练,左右手交接球稳。 方法正确,控球能力较强。2.动作技能的协调 合格:绕环动作较熟练,左右手交接方法性。较正确,控球能力较强。待进步:绕环动作较正确,左右手交接方法不熟练,控球能力一般。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要点进行设计。通过绕环练习,让学生体会用手指、掌触球,用手腕、手指做翻转动作,尝试控球的感觉,提高学生控球能力。第 3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半蹲拍球动作方法:原地半蹲姿势进行单手拍球练习,用手指、掌部(掌心空出)压按球,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随球上下屈伸,手触球似(粘球),抬头拍球。练习建议:(1).球感差的同学可以用双手拍球,双手拍球稳定以后再用单手拍球。(2).球感好的同学可以直接用单手拍球(右手熟练后练习左手拍球)。(3).练习次数:60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拍球动作正确,注意拍球的高度不能高于腰,不能拍打球。练习 2:全蹲拍球动作方法:用全蹲的姿势进行单手连续拍球练习活动,手触球的部位适宜,高度适中。练习建议:(1).先用右手拍球,右手熟练以后再用左手拍球,60 次/组,左右手各 2组。(2).左右手各拍球 60 次/组,动作连贯,连续性好,2 组。注意事项:拍球稳定,高度适中。练习 3:坐地拍球:动作方法:用坐着的姿势进行单手连续拍球练习,手指、掌部(掌心空出),压按球,拍球高度适中。练习建议:左右各 30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以肘关节为轴,按压拍球。练习 4:多种姿势拍球比稳游戏动作方法:用半蹲姿势拍球到全蹲姿势拍球再到坐姿拍球,然后从坐姿拍球到全蹲姿势拍球再到半蹲姿势拍球,手指、掌部(掌心空出)压按球,一种姿势拍球球 5 次后换另一种姿势拍球,以此类推,中途球不能落地,左右手分别进行。练习建议:(1).一种姿势拍球 5 次后换另一种姿势拍球,左右手各一组,3 组。(2).学生可发挥想象力,创新新姿势拍球练习,例如从坐姿拍球到仰卧姿势拍球或蹲姿拍球到弓步姿势拍球或单膝跪地拍球等,每组创新练习不少于 3种姿势,每种姿势各拍球 5 次为一组,共 3 组。注意事项:拍球高度适中,不易过高。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1.拍球动作方法正 优秀:拍球动作方法正确且熟练,连续拍 自评确。 球协调连贯,控球能力好。 师评评价标准评价形式2.动作技能的协调 良好:拍球动作方法正确且熟练,连续拍性。球较协调连贯,控球能力较好。合格:拍球动作方法较正确,连续拍球较协调连贯,控球能力较好待进步:拍球动作僵硬,连续拍球协调连贯较差,控球能力较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要点进行设计。过原地多种姿势拍球练习,发展学生的体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拍球时用手指、掌部(掌心空出)压按球,以肘关节为轴,前臂随球上下屈伸,手似“粘”在球上的动作方法,提高控球能力,为以后运球奠定基础。第 4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半蹲左右手交替拍球动作方法:用半蹲的方式,左右手交替连续拍地面反弹球。练习建议:边数边做,左右手各拍 30 次/组,3-5 组。注意事项:左右手交替进行,拍球高度适中,不易过高。练习 2:全蹲左右手交替拍球动作方法:采用全蹲的方式进行,左右手交替连续拍地面反弹球。练习建议:边数边做,左右手交替各拍 30 次/组,3-5 组。注意事项:控球要稳,注意安全。练习 3:听口令拍球比稳游戏动作方法:家长喊口令“大树”或“高人”,学生做出半蹲左右手交替拍球练习;家长喊口令“小树”或“矮人”,学生做全蹲左右手交替拍球练习。练习建议:1 分钟内球不能落地,落地要从新开始,1 分钟/组,共 3 组。注意事项:控球要稳,拍球高度适中。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1.左右交替拍球动 优秀:左右手交替拍球方法正确,动作熟 自评作方法正确,交接 练,协调、连贯。 师评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连贯。良好:左右手交替拍球方法正确,动作熟2.动作技能的协调 练,协调较连贯。性。合格:左右手交替拍球方法较正确,动作较熟练,较协调连贯。待进步:左右手交替拍球方法较正确,动作欠熟练,且不协调连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要点进行设计,通过左右手交替拍球练习,提高学生的拍球能力和控球能力,加强学生身体协调性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以后行进间运球打下扎实的基础。第 5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全家”总动员——和颜“悦”色游戏动作方法:自然姿势站立,双腿微屈,上体微前倾,抬头进行原地右手或左手拍球计数练习(一名家长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另一名家长数拍球次数,学生边拍球边报出展示物品的颜色)失误即表示一组练习结束。练习建议:(1).从开始拍球至失误结束为一组。(2).左右手各练习 3 组(练习一组后,休息半分钟或一分钟)。注意事项:手指张开,抓和压结合拍球。练习 2:一分钟左右手交替拍球计数练习。动作方法:自然姿势站立,双腿微屈,上体微前倾,左右手交替连续拍球练习,落点在两脚之间,计时一分钟练习。练习建议:1 分钟/组,共 3 组(练习一分钟,休息半分钟或一分钟)。注意事项:可适当地移动双脚,但球落点要在两脚之间。练习 3:亲子活动:一分钟计时比赛游戏动作方法:家长与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一分钟拍球(左右手自选)计数比赛小游戏练习。练习建议:一分钟为一局,三局两胜。注意事项:半蹲姿势,拍球动作正确。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拍球动作方法正 优秀:拍球动作方法正确且熟练,连续拍 自评确,连续性强。球动作协调连贯,控球能力好。师评良好:拍球动作方法正确且熟练,连续拍球动作较协调连贯,控球能力较好。2.动作技能的协调 合格:拍球动作方法较正确,连续拍球动性。作较协调连贯,控球能力较好待进步:拍球动作僵硬,连续拍球动作协调连贯较差,控球能力较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学习要领进行设计的,通过计时拍球练习,进一步熟悉球性,巩固和提高控球、拍球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小篮球学习的兴趣。第 6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头上传接球游戏动作方法:两人一组,两脚左右开立,背对背自然站立,双手持球,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将球由头上向后传递给后面的人,传球时身体向后成反弓,传球后成直立,接球人接球后成准备传球姿势,以此类推,反复练习。练习建议:因人而异,每人传接 20 次/组,3 组。注意事项:传接球持球正确,传接球时身体呈反弓,球不能落地。练习 2:胯下传接球游戏动作方法:两人一组,两脚左右开立,背对背自然站立,双手持球将球从胯下向后传递给后面的人,传过球以后成直立,接球人接球后成准备传球姿势,以此类推,反复练习。练习建议:因人而异,每人传接 20 次/组,3 组。注意事项:手要伸到腿的后面,方便后面的人接。练习 3:头上、胯下交替传接球游戏动作方法:两人一组,一人头上一人胯下传接球后,从体侧交接球(左右依次转体),再继续进行头上、胯下传接球,以此类推,反复练习。练习建议:2 分钟/组(练习一组休息 1 分钟),共 3 组。注意事项:传接动作规范,传球以后迅速回到队尾,球不能落地,同时,注意安全,不要碰撞。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1.双手持球的动作 优秀:手递手传接球动作正确且熟练,传 自评方法正确,交接球 接球连贯、稳定。 师评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连贯、球定。良好:手递手传接球动作正确且熟练,传2.动作技能的协调 接球较连贯、稳定。性。合格:手递手传接球动作正确且较熟练,传接球较连贯、稳定。待进步:手递手传接球动作较正确,不熟练,传接球不连贯、稳定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动作要点进行设计。通过手递手传接球游戏,让学生熟练掌握双手持球的动作方法,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小篮球运动兴趣。第 7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近距离投篮进筐练习动作方法:双手持小篮球与体前,双腿微屈开立,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然后双脚蹬地,最后用腕、指将球投向距离投掷线 2 米远的篮筐里。练习建议:(1).没有篮筐的用铁环、呼啦圈、绳或地上画圈等做篮筐。(2).球性薄弱的同学可先做徒手投篮练习,或者用大篮筐进行投篮练习。(3).练习次数 20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上下肢协调用力,将球投出。练习 2:远距离投球进筐练习动作方法:双手持小篮球于体前,学生在距离篮筐 3 米处原地双手将球投入篮筐内。练习建议: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球筐,20 次/组,共 3 组。注意事项:全身协调用力,动作协调连贯。练习 3:趣味投篮游戏动作方法:学生距离篮筐 2——3 米处,用单手或双手将球抛掷或投于篮筐中。练习建议:20 次/组,每一种投篮方式都练习一组,看哪种方式命中率高。注意事项:上下肢协调用力,动作协调连贯。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投篮方法正确, 优秀:双臂协调用力,动作熟练,投球动 自评知道用腕、指投球。 作正确,命中率高。 师评2.动作技能的协调 良好:双臂协调用力,动作连贯,投球球性。较好,命中率较高。合格:双臂用力较协调,动作较熟练,命中率一般。待进步:身体协调性差,动作较僵硬,命中率较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动作要点进行设计。通过投篮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双手在体前由下向前上方投篮的动作方法,让学生体验全身协调用力的动作过程,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满足孩子投篮成功后的喜悦感。第 8 课时1.作业内容练习 1:投活动篮游戏动作方法:家长用双手持呼啦圈或铁环等代替活动篮。孩子自然姿势站立,持球于体前,双手将球投进活动篮圈内。练习建议:投活动篮距离适中。注意事项:投篮人判断准确,接球人主动接球。练习 2:亲子趣味比赛游戏动作方法:在规定距离、规定时间内,家长与孩子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投活动篮游戏,家长每 12 球为一局,孩子每 15 球为一局,看谁投进的球多。练习建议:三局两胜注意事项:上下肢协调用力将球投出。2.时间要求:20 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1.投 篮人 判断 准 优秀:双臂协调用力,动作熟练,投篮动 自评确,动作方法正确, 作正确,命中率高。 师评评价标准评价形式命中率高。良好:双臂协调用力,动作连贯,投篮动2.动作技能的协调 作正确,命中率较高。性。合格:双臂用力较协调,动作较熟练,命中率一般。待进步:身体协调性差,动作较僵硬,命中率较低。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本节课的作业目标和动作要点进行设计,通过投活动篮游戏,进一步熟悉球性,发展学生的判断力,提高投球的准确性以及上下肢协调用力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1.评价内容: 抛接球比多评价方法:1 分钟抛接球击掌 2 次接球计数。评价标准:等级达标优秀良好及格待进步40 个以上25 — — 4010 — — 24 9 个以下个个五指自然分开,双五指自然分开, 整 个 抛 接 球 动 整个动作基本技评 臂由下向上协调用双臂由能下向上 作基 本能完成, 能 完力抛球,指尖向上主协调用力抛球, 协调用力较正确,成,全身不会动接球,动作协调连指尖向上能主动 抛接球稳定性一贯,击掌节奏好,活接球,动作协调 般,球的落点分协调用力,抛接球不稳定,落点分散。连贯,击掌节奏动范围小。散。好,活动范较小。2.评价内容:原地拍球比多评价方法 1 分钟原地拍球计数,3 次取最好成绩。评价标准:等级达标优秀良好及格待进步50 次以上40——50 次15——39 次14 次以下能用手指、掌部(掌 能用手指、掌部 基本会做出拍心空出)协调连贯 (掌心空出)协 球动作,协调用的压按球,拍球动 调连贯的压按 力一般,拍球稳作正确且熟练,控 球,拍球动作正 定性一般,控球球能力强,球落点 确且熟练,控球 能力较好。基本会做出拍球动作,协调用力一般,拍球稳定性差,控球能力较差。技评稳定。能力强,球落点较稳定。3.评价内容:双手投篮进筐评价方法:规定距离,共 10 球。评价标准: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进步达标投中 6 个球以上投中 4——6 个球 投中 2——3 个 投中 0——1 个球 球全身协调用力,双 全身协调用力, 全 身 能 协 调 用动作不协调,投手持球动作正确, 双手持球动作 力,双手持球动作篮动作不正确,投篮动作正确连贯 正确,投篮动作 正确,投篮动作较命中率低。技评正确,命中率一般。且熟练,命中率高。 正确且连贯,命中率较高。(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 对应单元检 对应学测作业目标难度来源完成时间40 分钟了解 理解 应用123实践 1√√√易选编选编选编实践 2、3实践 2、3中等中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