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现代文阅读经典题型检测卷-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阅读鼹鼠的月亮河作者:王一梅您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那您知道我为什么是黑色的吗 米加这样问他的邻(lín líng)居刺猬先生刺猬先生愣了好一会儿,他觉得米加的这个问题在月亮河是没有人可以给他答案的。但是刺猬先生这样回答他:“有一天,你会习惯你和别人的不一样的。就像我浑(hùn hún)身都是刺,而我并不觉得我很丑。”糟糕的是,刺猬先生身上还有几根折断的刺,看起来让人觉得不怎么舒服。如果他没有刺,那还叫刺猬吗?“为什么我喜欢在白天睡觉?”米加接着又问。也没有人可以给他答案。但是刺猬先生笑了笑说:“这也没有什么。就像我喜欢在冬天睡觉,一直睡到春天,这不能说明我是懒(随 惰)的。”刺猬先生同时也是月亮河一带很勤劳的搬运工人,没有人会认为他懒惰。刺猬先生在搬运东西的时候,常常会碰伤他的刺。但是不到冬天,刺猬先生是不会休息的。米加更加觉得刺猬先生的话很对。他们开始在没有封顶的城堡里看天空。月亮总是很圆,有时候还会躲进云里;云总是很轻,有时候也会遮住月亮。但是,风一吹,云就飘走了。云和月亮,他们是在捉迷(臧 藏)吗?这样的夜晚,对于刺猬先生和米加都是很美好的。米加和刺猬先生说过话以后,心里觉得不那么寂寞了。慢慢地,米加开始有些不怎么在意自己是黑色的鼹鼠了。1.用“√”给文中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形。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舒服——( ) 反义词:勤劳——( )3.给第一段加上标点。4.刺猬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5.米加听完刺猬先生的话之后为什么觉得没那么寂寞了?( )A.因为刺猬先生身上有几根折断的刺。B.因为刺猬先生说话很好听。C.因为刺猬先生回答了米加的问题。D.因为刺猬先生很理解米加,米加觉得刺猬先生说得很对。细心读,认真写。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赏秋须到山林处。棋盘山上就有漫山遍野的丹枫,秋日叶子渐渐变红,在万绿丛中颜色更加嫣红。层林尽染,鸟语啁啾,红叶满山,黄花遍地,风景优美。而号称“花中隐士”的菊花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迎着凉风昂首怒放,成为秋日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 )(2)山上一层层的树木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3)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 )7.为什么说“花中隐士”菊花是秋日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呢?结合短文说说你的理解。课内片段阅读。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 )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 )的小鸟打招呼,向( )的老师问好,向( )的国旗敬礼。8.按原文内容填空。9.用“ ”画出文中的排比句。10.文段最后一句话写出了什么?11.说一说你心中的民族小学是什么样的。阅读思考。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12.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 、 、 。13.照样子,写词语。五光十色 一块块 阅读短文。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呜;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 我在歌唱 我很快乐14.这段话节选自 。15.给文段的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16.作者分别写了公园里 的叫声、树下 的叫声、水塘边 的叫声。17.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18.你还会听到什么小动物的叫声呢?仿照文中的样子试着写一写吧。坐在草地上,听听 ; , 。细心读,认真写。不听忠告的驴子①有一头驴子累极了,连走回自己驴圈的力气都没有了。②那是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所有的街道都覆满了冰雪。③“我要在这儿休息一下。”驴子说着就躺在地上。④一只小鸟拍着翅膀飞到它旁边,细声对它耳语:“驴子,你不是躺在街道上,而是躺在了结冰的湖上,可要小心啊!”⑤驴子累坏了,它不理会这忠告,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就睡着了。⑥它的体温一点儿一点儿地把冰融化掉,最后,“咔嗒”一声,冰面碎裂了。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从哪句话里可以看出驴子“累极了”,在文中用“_____”画出来。20.第⑤段加点的“这忠告”指的是 对 的忠告。21.“冰面碎裂了”驴子会惊醒吗?它会怎么做,又会怎么想呢?请发挥你的想象续写故事的结尾吧。阅读与理解。一颗小豌豆①有一只豌豆荚,里面住着五颗豌豆。它们马上就要成熟了,正在商量以后做什么。最小的豌豆默默地想,要是能为人们做件好事就太棒了!②第二天,豌豆荚被打开了,豌豆们被带到了不同酌地方。最小的豌豆落在了小楼窗台上的缝隙里。这里有点儿泥土,上面还长着青苔。小豌豆就在这里住下了。小楼里住着一个小姑娘,她病得很厉害。小脸瘦瘦的、黄黄的,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她不能出去玩,也没有朋友,什么也不能做,只能每天躺在床上。③春天到了,小豌豆长出了绿绿的小芽,小姑娘看见了,特别高兴。她请妈妈把她的床移到窗台旁边,她就这样看着小豌豆一天天长大,长出了叶子和藤。她还请妈妈在窗台上插了根小棍,让小豌豆的藤可以顺着往上爬。看着一个劲儿猛长的豌豆藤,小姑娘想:我也要跟你一样,长得又快又好。可不是嘛,小姑娘的脸色好多了,身体开始有了力气,还能自己坐起来呢!④过了几天,小姑娘清早醒来,发现小豌豆开花了。那是一朵粉红色的漂亮的小花。小姑娘太开心了,竟然慢慢地,慢慢地站了起来!就这样,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康复了。⑤小姑娘看着小豌豆,对它说:“____________”小豌豆呢,也很高兴。它想,我终于为人们做了一件好事,太棒了!22.小豌豆的梦想是( )。A.长得又快又好 B.能住进高楼里 C.能快点成熟 D.能为人们做件好事23.请用“________”画出具体描写“小姑娘病得很厉害”的句子。24.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小豌豆和小姑娘的变化。小豌豆:长出了绿绿的小芽→ →小姑娘:把床移到窗台旁边→ →25.展开想象,你觉得康复后的小姑娘会对小豌豆说些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6.你喜欢小豌豆吗?为什么?对比阅读。【句段1】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句段2】牛的胃共分为四室,前三室分别叫瘤(liú)胃、网胃和瓣胃,这三个胃没有消化功能。第四室叫皱胃,能分泌胃液进行消化。四个胃中瘤胃最大,具有大量贮(zhù)积、加工和发酵(jiào)食物的功能。27.阅读句段2,用“____”画出红头在牛的哪些胃里做了一次旅行。28.句段1是 对 说的话,从它说的话中我们能提炼出牛吃草先后三个不同的动作,分别是“ 、 、 ”。正是由于牛消化器官的特殊性和它吃食物的特性,才给了红头脱险的机会。29.从这两个句段中我们知道了牛有 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只有第 个胃是管消化的。通过对比阅读,我们知道只要红头不到牛的第 个胃,就暂时没有危险。试卷第2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1页参考答案:1.lín hún 惰 藏 2. 惬意懒惰 3.“ , ?” 。 4.刺猬先生是一个阳光并且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劝导别人的人。 5.D【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生字的字音把握以及字形的识记。在做字音类的题时,首先得记清汉字读音,有些汉字读音易混淆,所以需要分清前后鼻韵、平翘舌、鼻边音等。对于多音字的读音,解题时需要在词语或语境中区分汉字的不同读音所代表的不同意思。其中需要特别注意“邻居”的读音为前鼻音“lín”,其次要注意“捉迷藏”的“藏”以及“臧”字。藏cáng:1.隐蔽:躲~。2.收存:~书。藏zàng: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道~。3.西藏的简称:青~公路。4.藏族。5.古又同“脏(zàng)”。臧zāng:1.善;好。2.又同“藏”cáng。2.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先掌握所有标点符号的作用,再根据具体的语境对号入座。从语段一“米加这样问他的邻居刺猬先生。”可以看出这部分未加标点的属于语言的对话,并且属于提示语在后的类型。这部分需要重点注意“说”或“问”后应为句号。并且连续的问出现时,问号只在句尾使用,前面需要用逗号间隔。“您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出生的,那您知道我为什么是黑色的吗?”米加这样问他的邻居刺猬先生。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近义词以及反义词的积累与掌握。首先需要理解所给出的词语含义后再进行填写。①舒服:身心安恬称意;生命的自然状态及心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的感觉。②勤劳:指辛勤劳作,努力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中对人物形象进行总结。从“有一天,你会习惯你和别人的不一样的。就像我浑身都是刺,而我并不觉得我很丑。”、“米加和刺猬先生说过话以后,心里觉得不那么寂寞了。慢慢地,米加开始有些不怎么在意自己是黑色的鼹鼠了。”中可以看出通过刺猬先生说的话,米加不再介意自己的外形。他用机智的回答给米加带来了自信解除了芥蒂,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阳光的人。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有一天,你会习惯你和别人的不一样的。就像我浑身都是刺,而我并不觉得我很丑。”等回答米加的内容中看,可以看出刺猬先生很理解米加也让米加感觉到说的很对。6. 千姿百态 层林尽染 美不胜收 7.因为它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迎着凉风昂首怒放。【分析】6.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我们要结合全文理解,判断词语。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木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7.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读懂全文,借助文中关键字词句分析理解。因为号称“花中隐士”的菊花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迎着凉风昂首怒放,成为秋日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8.鲜艳 绚丽多彩 欢唱 敬爱 高高飘扬 9.同学们向在校园里……国旗敬礼。 10.写出了同学们的可爱,有礼貌。 11.美丽、富有朝气,是同学们学习知识的殿堂。【解析】8.本题主要考查默写课文。“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出自《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注意“绚、敬、爱、飘、扬”容易写错。9.本题主要考查对排比句的掌握。从“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可知,句子三个重复出现“向”,运用排比的手法。10.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句子写出了同学们非常有礼貌,热爱自己的国旗。11.本题为开放式题。写出自己心目中的民族小学的样子,言之有理即可,如:我心目中的民族小学是:各民族同学团结友爱、有礼貌、爱学习。12.深蓝 淡青 浅绿 杏黄 13. 五颜六色 万紫千红 四面八方 一片片 一张张 一只只【解析】12.略13.略14.《大自然的声音》 15.:“ , !” 16. 小鸟 小虫 青蛙 17.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18. 蟋蟀在弹琴 走在荷塘边 听青蛙咕咕呱呱地唱歌【分析】14.此题考查课文的识记能力,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要熟悉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在做中类型的题时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出自哪篇课文。这个文段出自课文《大自然的声音》。15.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16.此题考查短文的理解和检索能力,短文中“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呜;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可以看出公园里是小鸟的叫声,树下是小虫的叫声,水塘边是青蛙的叫声。17.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18.此题考查思维扩展能力,学生展开想象去写即可,注意语句通顺。19.连走回自己驴圈的力气都没有了。 20. 小鸟 驴子 21.驴子就突然间醒了过来,拼命地往岸上爬。【分析】19.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头驴子累极了,连走回自己驴圈的力气都没有了。”可知答案。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一只小鸟拍着翅膀飞到它旁边,细声对它耳语”可知“这忠告”指的是小鸟对驴子的忠告。21.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根据文章内容,结尾可以是驴子惊醒也可以是不惊醒,学生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即可。22.D 23.小脸瘦瘦的、黄黄的,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她不能出去玩,也没有朋友,什么也不能做,只能每天躺在床上。 24. 长出了叶子和藤 开出了粉红色的小花 自己坐起来 站了起来 25.小豌豆,谢谢你。在你的鼓励下,我终于恢复健康了! 26.示例:我喜欢小豌豆。因为小豌豆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我也想像它一样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解析】略27.瘤胃 网胃 28. 青头 红头 吞进 送回 细嚼慢咽 29. 四 四 四【解析】2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在牛肚子里旅行》全文主要讲述的是“一场在牛肚子里的旅行”。两只小蟋蟀青头和红头是很好的朋友,它们在捉迷藏的时候,红头不小心被大黄牛吃掉,它的小伙伴——青头勇敢而且机智,一边安慰红头不要慌张,一边奋不顾身地去救自己的小伙伴,最后红头得救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被卷进牛嘴——来到第一个胃——来到第二个胃——返回到牛嘴里。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蕴含着牛反刍的科学知识。结合语段2中“牛的胃共分为四室,前三室分别叫瘤胃、网胃和瓣胃”可知,牛的第一个胃叫“瘤胃”,第二个胃叫“网胃”,这两个胃就是红头旅行的地方。28.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句段1是红头被卷进牛肚子里后,青头对红头说的话,“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这句话说明牛吃草时先是将草吞进去,然后再送回嘴里,再细嚼慢咽。29.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由语段2“牛的胃共分为四室”可知,牛一共有四个胃,由“第四室叫皱胃,能分泌胃液进行消化”可知,牛的第四个胃是管消化的,由“牛的胃共分为四室,前三室分别叫瘤胃、网胃和瓣胃,这三个胃没有消化功能。第四室叫皱胃,能分泌胃液进行消化”可知,牛的前三个胃都没有消化功能,只有第四个胃有,所以只要红头不到牛的第四个胃,就暂时不会有危险。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