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复备人: 复备时间:
学科 道德与法治 设计者 单位
年级 八年级 来源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课时 1
【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是:“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1.能够认识到基本政治制度是为了确保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情感。 2.通过学习能够弄明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3.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
【德育融合点】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对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知之甚少,对其内容、优越性、作用,更是知识匮乏。本节课着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认知这些基本政治制度,增强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从而引领学生以实际行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感受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评价任务设计】 1、认同中国基本政治制度是为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能够理解国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意义。(评价能力目标) 3、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掌握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评价知识目标)
【主问题设计】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2、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各有怎样的意义?
【教学活动】 新课导入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京开幕。 学习目标及自学指导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2.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各有怎样的意义? 三、新课讲授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 中共中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建议,民主党派围绕这一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了什么 我国各民主党派 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不是国家机关) 总结一: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哪些? 总结二: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活动二:3分钟读懂政协: 总结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主题、职能?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团结、民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总结四: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活动三: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 总结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总结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总结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形式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组织形式: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活动四: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 总结八: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五、总结提升 六、小结练习 【主问题处理过程】 通过目标,可找出本节课重难点,让同学自己找即可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①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成果与评价】 这说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二者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互相监督。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我感、我思、我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