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解开情绪的面纱——高中班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情绪心理】解开情绪的面纱——高中班会

资源简介

【情绪心理】解开情绪的面纱——高中班会
探索情绪智慧,拥抱积极心态!本次分享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情绪与观念之间的奥妙,揭示情绪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通过课程,学生不仅可以认识情绪,还掌握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课件设计合理,充分体现互动与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为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心理支持。
01
【课程设计思路】
No.1
课程信息
活动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方法:讲述、分享与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揭开情绪的面纱》表格(详见教案资料包)
No.2
设计理念
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艾丽斯提出的,他指出,人们情绪的产生不是直接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于人们对事件的解读和认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信念和想法来改变结果(这里的结果指情绪)。如何与我们的非理性信念进行驳斥呢?此教案结合了CBT中的苏格拉底式提问中的找证据和垂直向下技术。
A-B-C理论是CBT的核心,A是指既存的事实,事件,或一个人的行为,态度;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或一个人的反应,此反应可能是适当或不适当的;而B是一个人对既存事实,事件的信念。A并不能导致C,而是个人对缘起事件A的信念导致了情绪反应C。
No.3
教学目标
让学生意识到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解读。并发现我们的不合理信念以及如何产生合理的替代性想法。
No.4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协助学生了解情绪,信念与事件间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难点:如何运用两项提问技巧建立新的合理的替代性想法。
02
【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一、暖身活动:情绪猜猜猜
二、主题活动
1.觉察自己的情绪
2.认识情绪的来源
3.ABCDE认知训练法
三、总结
Part.1
暖身活动:情绪猜猜猜
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出现的表情,让他们猜出相对应的情绪,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同学们觉察他人的情绪。
引导语:情绪是指我们对所遇到的人或者事所产生的感受,是日常生活中是很正常也很重要的一种体验。从我们出生到现在,我们体验到了很多不同的情绪。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课前活动来看看你对情绪了解多少
Part.2
主题活动
1.觉察自己的情绪:
通过回忆最近一周所发生的事件,以及所体验到的情绪,让学生们觉察自己的情绪,这是认识情绪的第一步。
引导语:这个活动可以让我们初步了解到我们对他人情绪的察觉能力。回答正确的数量越多,代表你对他人情绪的察觉能力是越强的。觉察情绪是认识情绪的第一步,能准确的觉察他人和自己的情绪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在刚刚的活动环节,我们察觉了他人的情绪,接下来需要我们觉察自己的情绪。
2.认识情绪的来源:
通过同一个事件:“你这人真好!”让同学们分享,当听到这句话时,大家都有哪些情绪体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揭露出:情绪来源于我们的想法,来源于我们对事件的解读和认知。并用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为支撑,并且让同学们辨别出觉察自己的情绪的环节,相对应事件产生的自动化想法是什么,为如何调节情绪做准备。
引导语:
3.ABCDE认知训练法:
在理解情绪ABC理论的基础上,理解了: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引起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反驳不合理的自动化想法(B),从而得到新的替代性想法(D),并产生新的情绪或行为(E)。
这里告知学生两个提问技巧:找证据和追问法。这两个方法是来自己CBT中的苏格拉底式提问中的找证据和垂直向下技术。并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分析“跟朋友发生冲突”、“被父母批评”、“考试失利”这三个常会引起中学生负性情绪的普遍性事件。
通过在课堂上的练习,希望学生们能够运用这两项技巧去缓解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绪事件,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引导语:
Part.3
总结
在学生谈收获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察觉了自己的情绪,认识了自己的情绪,也学习了两种调试的情绪的小技巧。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
03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CBT中的找证据和垂直向下技术能够与不合理信念进行反驳,对于学生比较落地。有些学生还不一定能够立马产生合理的信念,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做练习。课程内容有点多,可以做两节课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