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资源简介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空观念
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的调整土地政策、开展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等措施,知道根据地军民进行的反“扫荡”斗争,记住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理解中共七大的最重要的成就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背景,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而不是局部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角度观察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
通过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留下的思考,结合当代日本应当如何反省这场战争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眼光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讲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争议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
重点:全民族抗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这首歌大家听过吗?一般是在什么场合听到这首歌?过年的时候。这首歌其实本来不是一首简单的拜年歌曲,而是一首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原先的旋律也不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再听一段原版歌曲。我们发现原版的歌曲旋律更加低沉。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在抗战胜利的第一个农历新年,陈歌辛创作了这首恭喜恭喜。歌词里说恭喜恭喜恭喜你,并不是恭喜你发财,而是恭喜你还活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八上历史的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教材引导 自主学习
(一)全民坚持抗战
我们先通过时间轴梳理一下抗战经过。
1931.9,九一八事变爆发,东三省沦陷
1937.7,七七事变爆发,北平,天津沦陷
1937.8,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沦陷;
1937.12,南京沦陷,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
1938.5,徐州会战爆发,徐州沦陷
1938.10,广州、武汉沦陷,此时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时,日军的侵华战线已经从东北纵贯的华南长达几千公里。
由于战线太长,国内资源匮乏以及兵力不足等原因,这个时候的日军开始改变了侵华策略。同学们,现在请你阅读课文的104页,找一找,1938年10月份之后,日本对侵华政策做了哪些改变?你们找到了吗?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日本对国民党采取了政治诱降为主,辅之以军事打击的策略。对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却是加紧进攻。对日军的占领区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同学们,你思考一下,日军改变侵华策略的目的是什么呢?
对,日本之所以改变侵华策略,就是要分化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逼迫中国尽快投降,以掠夺更多的侵略权益。
那么在日军侵华策略改变之后,中国各方的态度如何?国内又出现了哪些政治事件呢?
在日军的侵华政策的分化瓦解之下,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分裂。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做了可耻的汉奸,卖国贼。
我们再来看国民党内部的顽固派。在抗战大局面前,国民党顽固派,却对中国共产党,在黄河以南的新四军等抗日力量耿耿于怀。竟然限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在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顾全抗日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了黄河以北。1941年1月,向英率领新四军军部和部队九千余人北移。在进入到安徽茂名地区时,却突然遭到事先埋伏在这里的优势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袭击。经过七昼夜,艰苦卓绝的奋战,但终以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两千余人突围成功外,大部分牺牲。军长叶挺在谈判时被国民党扣押,副军长项英在突围时被叛徒杀害。而蒋介石却反诬新四军叛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马上进行了坚决回击。在苏北重建新四军军部,并在全国范围内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图谋,周恩来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亲笔题词。同时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破坏团结抗战的图谋。皖南事变的发生,也证实了毛泽东所说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完的主张。而中国共产党不愧为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我们再来看,面对日军侵华策略的改变,共产党的敌后抗战根据地,是如何应对的呢?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我们一方面坚持抗战,一方面掀起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开荒、种地、纺线、织布,以打破敌人的军事和经济封锁。毛泽东还为生产运动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抗日战争中,有叛国的汉奸,有为虎作伥的伪军,但是更多的中国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抗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们来认识两位将军。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他身上多处中弹,但依然坚持在前线指挥,并将自己的卫队全部派了个前线,最终他壮烈殉国。右侧凸兵中的人物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1942年,在反扫荡战斗中壮烈牺牲。
当时不管是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还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抗日英雄,浴血奋战,不畏牺牲,他们无愧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除了在前线英勇抗战的军人,其实在全国各界,还有很多的抗日群体都参与了抗战。
同学们,现在请你阅读课文的105页,找一找还有哪些群体参与了抗战呢?你在找的时候,注意体会一下,为什么说我们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呢?你找到哪些抗日群体呢?你来说?有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人、海外华侨、文艺界人士,还有少数民族群体等等。
在抗日战争中,很多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奔赴抗日的前线。而很多中国的妇女也走出家庭,有的直接参战,巾帼不让须眉,更多的各界普通妇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为抗战做着贡献。后方的工人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抗战物资。海外的华侨有的回国参战,更多的华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募捐,支援国内的抗战。文艺界人士则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作品来激励人们的抗战意志。
还有少数民族的群众们,他们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抗战活动。比如在河北中部就活跃着一支回民支队,他们拥有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同仇敌忾的各个群体的抗战表明,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来入侵时的强大民族凝聚力。
可以说,日本侵略者已经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二)中共七大
正是全民族坚持抗战的不懈努力才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在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刻,为了争取最后的胜利,中共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归纳一下中共七大有哪些内容呢?同学们都归纳差不多了,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做会议小记者,来为我们上台介绍这次会议内容 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 这位女同学,你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大家好,我是七大会议小记者,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这次会议内容1945年4月,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大会总结了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也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中共中央主席,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我的介绍完毕。
谢谢这位同学的精彩播报,你表达全面,清晰,老师为你鼓掌,请坐。
那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何意义呢大家结合材料思考一下。第二排第二列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谈到中共七大的召开为最后的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向。请坐。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而在军事上,中国配合国际战场,展开战略反攻,下面我们一起结合图片和材料通过时间轴来梳理一下反攻进程。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已经处在劣势,败局已定。而在英国和美国的连续打击之下,日本在太平战场也是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宣布投降。
1944年,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率先发起了局部的反攻。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枚原子弹。1945年8月,苏联在结束对德作战三个月后也宣布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全国的抗日力量掀起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负隅顽抗的日本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举行了日本的投降仪式。在同年的10月25日被日本割去了整整50年的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抗日胜利的时刻,举国欢腾,人们欢呼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了,那么这场战争我们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呢?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中国有哪些伟大的历史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小组分析讨论。前三组讨论第一个问题,后三组讨论第二个问题。
大家声音渐渐小了,有哪组派代表来说一下 三组?三组同学认为之前学习过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达成,以及中国各阶层、各派别、各团体、各民族的抗日。这些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入侵时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空前加强。所以说抗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空前的民族觉醒与民族团结。
还有别的原因吗?一组?
在抗日战争中,据统计,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22次大型会战。重要的战斗有1100余次,小规模的战斗达到5万多次。陆军的伤亡失踪近320万人,可谓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再来看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种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上对敌发起主动作战,大小战斗共达12.5万次,最多时投入兵力达九十多万,正规军和两百多万民兵。而且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我们的敌后战场上升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担负起抗击一大部分侵华日军主力的作战任务。
同时刚刚我们还提到,除了中国的前线抗战的军人之外,在中国内地咱们的各阶层、各团体、各派别、各少数民族也都在进行应用的看。所以我们抗日战争是离不开我们中华民族各阶层人民的英勇抗争的。
所以我们下面来总结一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根本原因。
通过我们之前的讲解,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当然,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抗日战争也离不开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抗日战争胜利有什么伟大意义呢?同学们阅读材料,小组分析讨论。大家声音渐渐小了,有哪组派代表来说一下 五组?
五组同学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中,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离不开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而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斗争。请坐。
还有小组要补充吗 六组,好,请坐。六组同学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2015年9月3日,我们国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4年,我们国家将9月3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
因为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依然是激励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我们需要铭记历史,铭记抗日战争,但是我们更需要去铭记更古不变的抗战精神。因为在新时代里,我们依然需要这样伟大的精神。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伟大的抗战精神吧!
抗战精神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抗战精神就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抗战精神也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抗战精神更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四、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平型关大捷、敌后游击战、百团大战等是共产党和人民的抗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是国民党的抗战;还有爱国华侨对抗战的贡献等,说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得来的,它改变了百年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历史。美国在太平洋战场打击日军、苏联红军进攻东北的日军、加拿大白求恩大夫志愿援华等,说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间的有力配合和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这是取胜的最根本原因。
习近平在纪念抗战胜利周年时强调“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同学们,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战争虽然过去了七十多年,我们身处和平,但我们不能丢失的是中国力量。同学们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开拓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用民族精神汇聚中国力量,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铭记历史,不忘身上肩负着使命,居安思危,从自身做起。
从课堂学生表现来看,本节课的效果比较显著,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比较明确,知识的迁移能力也有所增强。由此可见在历史复习课中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是有助于增强复习效果的。由于上本课时,是首次将知识可视化工具用于复习课的教学,所以部分学生对如何运用这一工具还不是很清楚,如果在课前能对学生进行一些这方面的培训,则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