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如何落实红旗渠精神对青少年的教育”主题班会(十一)主题班会大比武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阳,到红旗渠进行考察,他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班会设计争做时代新人,传承红色精神【整体设计大纲】本次宣讲分为四个子目:一.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2022年10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安阳市林州红旗渠进行考察,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提到的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一段话引入。领袖提到的红旗渠精神又是什么呢?二.红旗引领,创造奇迹。把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分别进行详细解说。三.继往开来,精神引领。这种红旗渠精神,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发扬,给当代的少先队员提出要求。四.知识测试。更好的让少先队员掌握本课的知识。【班会讲课稿】各位同学好,我是安阳市第六十六中学红领巾宣讲员的张曼,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争做时代新人,传承红色精神》。2022年10月28号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南安阳红旗区进行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那么,我们伟大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这么说,关于红旗渠精神又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现在就来了解。首先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红旗渠。看完视频之后,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红旗渠。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在1994年之前的被称为林县,是一个历史上严重缺水的地区。1959年林县县委决定要把山西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解决缺水问题,被称为引漳入林。1960年2月正式动工,3月正式命名为“红旗渠”,寓意“高举红旗前进”。我们现在说的红旗渠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首先自力更生,那是林县人民的决心,我们来先看一组数据。1436-1949年在历史上领先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就有30多次,曾经发生“人相食”惨状,林县缺水,缺到怎样的程度?我们就算不了解林县历史上的一串数据,就当地谚语也可见一斑。林县女儿出嫁,流行一句话“不求家财万贯,只求有水洗脸”。大家想对于普通人来说,有水洗脸,再正常不过,但对于林县人民来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吃的水都不够用了,哪儿来用的。特别1959年林县一场大旱灾,之前修的水渠全部干枯水源需要重新寻找。这让林县县委下定决心要重整河山,修建红旗渠。可是如此一项如此巨大的工程需要巨额的投入,但是我国当年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很多大型工程纷纷下马,根本不可能有巨款资金投入,于是林县县委决定自力更生,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没有重型机械,我们就用钢钎铁锤;没有精密仪器,我们就用土法上马。硬靠“蚂蚁啃骨头”的韧劲,造出这条人工天河。第二,艰苦创业。当时林县是一个县,以一县之力却要完成跨省修河。红旗区的建立,他削平了1250多座山头。削平1250座山头,凿穿211条隧道,架设152条渡槽。红旗渠从上游到下游穿越太行山山脉,绵延1500公里。而且修河不是修路,他对漏水,落差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如果落差稍微有差池,那么渠修好了水引不过来就白修了。可是如此精密的一条河居然是靠林县人双手凿出,其艰难程度不言而喻。整个修渠过程中,先后有81人献出生命,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设计吴祖太,他在王家庄塌方事件中牺牲,年仅27岁,与此同时,伤者无数;铁姑娘为救工友被砸断右腿;共产党人任羊成凌空除险,被落石砸坏三颗牙,他当时拿出钳子,把牙连根拔掉,继续作业。这一幕幕不过是十年历程的一瞬间,而红旗渠精神绝不是完成一个水利工程,它铸就了一个感天地泣鬼神,艰苦创业的精神符号!第三,团结协作。今天你如果去红旗渠,你会发现每段工程的岩石上都镌刻着建造者的名字。这些名字来自于哪里?他来自于全县15个公社社区,你伫立河畔就能强烈的感受到当年那种“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智慧出智慧”的壮观场面。在那个时期,父子兵,兄弟党,铁姑娘,土专家,一个个英雄群体层出不穷,为什人民如此团结?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那党的领导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好着力?那是因为它的决策呼应了人民的心声。第四,无私奉献。自古以来修路挖河,都是苦在前,造福子孙的善事。以当年林县一个小小的县完成一项如此浩大的工程,家家户户可谓倾其所有,那么多人长达十年,献出青春,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么他们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经问过一个修渠人,他说“如果我们仅仅为了水,为了有水洗脸,那我们完全可以搬家,搬到有水的地方,我们没有搬,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乡。我们想让自己的家乡更美好,我们想让自己的子孙更幸福。”正如艾青说过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当1969年闸门开启的时候,漳河的水滚滚而来,无数人站在渠边嚎啕大哭。经过了十年。30万林县人参与其中,靠双凿出这条从山西到河南绵延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那么这种红旗渠精神,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发扬,接下来我将第三部分:继往开来,精神永恒。2021年的春天,我有幸带领我们班同学进行了红旗渠的研学旅。我们从山脚出发,一路沿途到达青年洞,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更加直观的感受了红旗局精神。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你的生活或者学习中怎样做,来发扬红旗渠精神?(畅所欲言)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我们少先队员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同学们我们正逢其时,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让我们不忘初心,接续奋进,共同奔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我的课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倾听。【课程测试题】1.红旗工程正式动工于那一年? ( B )A.1959年 B.1960年 C.1961年 D.1962年2.红旗渠的寓意是( A )A高举红旗前进 B.红旗代表党的领导C.发扬红旗精神 D.红旗迎风招展3.红旗渠精神有哪些( D )①自力更生 ②艰苦奋斗 ③团结协作 ④无私奉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 20世纪60年代,在粮食短缺、物资紧张的情况下,人们用原始的劳动工具,历经10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人工天河”了人间奇迹。请问红旗渠位于我国的哪个省( A )A.河南省 B.河北省 C江苏省 D.陕西省5.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用十年时间,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长达( C )公里的人工天河。A.15B.150 C.1500 D.25006.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 C )A.武汉长江大桥 B.佛子岭大坝 C.林县红旗渠 D.成渝铁路7.红旗渠工程,历时十年,主要依靠林县人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总投资的6865.64万元,自筹资金5839万元,占总数的85.06%。这突出表现了红旗渠人民的( A )的精神。A.自力更生 B.艰苦创业 C.无私奉献 D.团结协作8.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各个地方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努力为红旗渠建设贡献力量。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出表现了红旗渠人民的( C )精神A.自力更生 B.艰苦创业 C.无私奉献 D.团结协作9.红旗渠靠双手凿出这条从山西到河南1500公里“人工天河”,被称为( B )A.世界第七大奇迹 B.世界第八大奇迹C.中国第七大奇迹 D.中国第八大奇迹【班会总结】“新时代,少先队要高举队旗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这是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让我们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我们少先队员也要当好红旗渠精神的坚定传承者,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敢于担当、敢于拼搏,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要当好红旗渠精神的坚定传播者,履行好青年讲师团成员的宣讲职责,讲好老一辈人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故事,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发扬红旗渠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本次班会的主旨也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带给我们的少先队员的启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应该传承红色基因,把更多的红色故事分享给身边的同学,一起用红色精神的养分,时刻滋养着我们的梦想;应该用心听每一节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坚定理想信念,磨砺坚强意志,锻炼强壮体魄,用实际行动来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幸福不会空降,梦想需要奋斗,把握新时代的新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脚踏实地,努力奋斗。走在新的征途,不忘峥嵘岁月,争做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