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如何落实红旗渠精神对青少年的教育”主题班会(十二)主题班会大比武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阳,到红旗渠进行考察,他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班会设计班会背景和初衷背景一: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背景二:疫情过后,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畏难现象,在生活中出现消极情绪。初衷:借助本次班会帮助学生体会红旗渠精神,用红旗渠精神为青少年“强筋壮骨”,引导学生摒弃“骄娇”二气,树立远大理想,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工作:1.搜集歌曲《天河》、视频《定叫山河换新装》、纪录片《根脉》之《红旗渠精神》等资源;2.学生查阅红旗渠相关资料,并进行主持人竞选;3.情景剧《几十里取水》的剧本创作、排练;4.红旗渠研学准备工作。班会目标:1.帮助学生深刻体会红旗渠精神,用红旗渠精神为青少年“强筋壮骨”。2.引导学生摒弃“骄娇”二气,树立远大理想,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班会流程:一、情境再现了解修渠背景二、师生合作探究红旗渠精神三、结合实际践行红旗渠精神四、集体宣誓传承红旗渠精神一、情境再现了解修渠背景1.音频导入 激发兴趣:播放歌曲《天河》,告诉孩子们这条流进百姓心窝的天河就是红旗渠!今天班会的主题是“传承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少年”,两位学生主持人上台主持。2.学生主持 演绎故事学生主持人会引导学生通过听歌曲、看视频、演绎情景剧,了解历史上的林县,林县人民吃够了缺水的苦,决定劈开太行山,引漳入林,10万林县儿女历时十年创造了新中国的奇迹——红旗渠。设计意图:音频的导入,情景剧的演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强烈的代入感为后面的环节做足铺垫。二、师生合作探究红旗渠精神1.分享故事 总结精神四个学生代表上台讲述课前搜集的俢渠故事,通过感人的修渠故事逐步总结红旗渠精神,并把自己理解的红旗渠精神板书在黑板上。2.教师点评 对比归纳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比《愚公移山》的故事。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引导学生明白,红旗渠是把神话变为现实的人间奇迹,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三、结合实际践行红旗渠精神1.小组讨论 即兴发言学生代表结合自身,联系实际,即兴发言,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落实红旗渠精神谈自己的看法。2.教师寄语 殷切希望同学们,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超人,没有蜘蛛侠,也没有钢铁侠,但是每到关键时刻,我们的人民英雄就会挺身而出,面对重大灾难,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可见,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永远不过时。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镌刻在每一块太行山山石上,融入了每一滴红旗渠渠水中。愿孩子们能够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设计意图:这一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发言,教师寄语,激励学生要将红旗渠精神落到实处。四、集体宣誓传承红旗渠精神集体宣誓 共表决心设计意图:有了前面三个部分的铺垫,这一环节中我们采用集体宣誓的形式,共表决心。班会延伸: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红旗渠精神,我们把班会延伸到红旗渠畔,学生们真正从教室内走向教室外,实地参观红旗渠纪念馆,亲手推上小推车,亲身感受红旗渠精神。成效反思:本节班会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入了心,动了情。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为年代久远,学生阅历不足,一些学生还不能深刻体会红旗渠精神,课后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