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红旗渠精神对青少年的教育”主题班会(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如何落实红旗渠精神对青少年的教育”主题班会(三)

资源简介

“如何落实红旗渠精神对青少年的教育”主题班会(三)
主题班会大比武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阳,到红旗渠进行考察,他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班会设计
一、背景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红旗渠精神更得扎根到广大青少年的内心。
四年级阶段的学生处于小学低学段向高学段过渡时期,学习的难度增大,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会选择打退堂鼓,甚至会因为挫折产生自卑的现象,对于班级的集体意识和无私奉献意识不足。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的心里变化。通过本节主题班会,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不服输、拼搏的良好思想观念。
二、班会目标
1.了解红旗渠修建的过程,感受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难。
2.了解红旗渠背后的动人事迹,让学生领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敢于斗天地的红旗渠精神内涵,提高民族自豪感。
3.懂得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去践行红旗渠精神。
三、班会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的英雄事迹。
四、班会过程
环节一:欣赏红旗渠之美——引思考
(一)视频导入
1.欣赏红旗渠美景
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生:红旗渠的风景真美呀,我也去过那里,好壮观的。)
2.引思考:渠水奔流,景色壮丽,除了感叹之外,你有问题?(红旗渠修建在悬崖峭壁间,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么长的渠,修了多长时间?为什么要把渠修建在半山腰?不能修在地面上吗?)
(板书标题一:欣赏红旗渠之美——引思考)
师: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这节班会课,都会帮助大家解决。
3.提出问题
知道吗?美丽壮观的红旗渠,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去年的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也来到了林州红旗渠参观。习总书记说:“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到底什么是红旗渠精神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红旗渠的历史。(板书标题二:了解红旗渠历史——悟精神)
环节二:了解红旗渠历史——悟精神
(一)视频了解建渠原因
1.看视频:接下来我们来通过小短片了解修渠的原因(播放视频)
2.交流原因:同学们你们知道当时的林县人们为什么要修建红旗渠吗?
生:我从视频中知道,那里常年不下雨
师:是,天干是一个原因。
生:我知道了那里地下都是石灰岩,没有隔水层,存不住地下水。
师:对呀,地旱。干旱严重影响了临仙人民生活。
3. 看图片:你看到什么?生:我看到了地上排了那么多的桶,我估计到了中午也会有人打不到水。生:我看到人挑水走在山路上,特别不好了,但还得走很远才能到家。
4. 是呀,有这样一个故事:儿媳妇自杀。再看一组数据。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总结:如此看来,不修渠就没有活路哇。在1959年,全国人民正在经历三年大旱的摧残,当然林县也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为了彻底结束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在当时年仅26岁的县委书记杨贵立下铮铮誓言:“如果修渠不成,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县人民谢罪!”在他的带领下,林县人民要在巍巍太行悬崖峭壁间修建一条引水渠,把山西浊漳河的水引入林县。
(二)感受建渠不易,感悟红旗渠精神
1.活动一:说一说遇到的困难
(1)讲述: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林县人民又是如何一个个克服的呢。
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资料,进行了了解。请大家来说一说吧。
(2)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预设:资金短缺 缺技术人员 粮食储备不足 水源太远,得凿大量隧道
(3)小结:
这些困难都难不倒林县人民,没有机械、工具就自己制,没有石灰、炸药就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2.通过数据感受“不易”
历时10年,10万修渠大军,靠着一钎,一锤,一双手,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在太行山上凿出一条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据计算,如果用开凿出来的土石筑一条高2米,宽3米的墙,其长度可以连通哈尔滨和广州,贯穿中国的南北。
(三)分享动人事迹
1.活动一:讲一讲动人的事迹
过渡:奇迹的背后一定有创造奇迹的人,创造奇迹的过程一定有动人的故事发生,我们来开一个小小的事迹分享会。
(1)学生讲故事
预设:任羊成、吴祖太事迹
(2)播放英雄事迹
“铁姑娘”李改云的事迹
(3)小结
一位位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是所有红旗渠建设者的缩影。动人的事迹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讲给身边人听。
(四)总结精神内涵
林县人民创造出了太行山上的人间奇迹。同学们,了解了红旗渠的历史,听了红旗渠儿女的英雄事迹,你觉得红旗渠精神到底是什么呢?
预设:
我从。。。。。所以我认为红旗渠精神就是: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有顽强意志、勤劳、无私奉献精神。是啊,在林县人民身上,我们为你看到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这些精神被精辟地概括成了十六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板书十六字精神)这十六字精神,更成为镌刻在太行山上的一座精神丰碑。世世代代鼓舞着林县人民、中国人民奋斗,前进。(课件)
(五)赞一赞红旗渠精神
过渡:同学们,我们班的4位同学准备了一段诗朗诵来赞美伟大的修渠人和红旗渠精神,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红旗渠》
是的,就是这些芸芸众生
将伟大书写在太行山上
雄壮的太行山
在他们面前低下了头颅
是的,这是一群战斗的人
他们的敌人,是肆虐的苍天,贫瘠的大地
是悬崖,是险峰
是大旱连年的魔咒
一群人走来了
他们不相信祖辈的宿命
他们不屈从自然的野性
他们不畏惧死亡的阻击
他们像一股洪流
向太行山,汇集
提起铁镶和铁锹
推着一辆辆独轮车
血肉之躯攀上太行之巅
绝望中打开了一丝缝隙
从八尺男儿到纤弱女子
从华发老者到青春年少
最原始的工具
引爆郁积太久的激情他们
义无反顾他们
生死忘却在烈日的炙烤下,
在寒风的肃杀中面对饥饿、疾病、死亡的围猎
完成了一次震撼世界的壮举
一道红旗渠
一座纪念碑
一片土地因为流水
变得充满生机
就这样,一块块石头
一群人
走进了历史。
让我们踏着他们的足迹前进,
奋斗在今朝,让历史告诉未来,让红旗渠精神永远飘扬!
环节三:汲取榜样力量——践行精神(板书标题三:汲取榜样力量——践行精神)
(1)老师讲述:习近平总书记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大家来看看,一代又一代人靠着红旗渠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1)看视频,了解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强,我很自豪很骄傲。
我们能生活在如此强盛的国家,都是因为有无数像红旗渠儿女一样的英雄们在默默的付出。
(2)交流身边有践行红旗渠精神的人。(孩子们,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人在默默地践行着红旗渠精神,请大家仔细想想,你想到了谁?)同学们、老师、自己爸爸妈妈、消防员、医护人员、科研人员、边防战士们等等说完整,你用精神评价。
(3)学生谈感悟
同学们,做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预设1:我们要传承红旗渠的精神,不怕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预设2: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我们都要不怕苦,不怕累,有了困难要想办法战胜困难。
(4)评价小结:看来同学们都深深的被红旗渠精神打动了,来,写下你的励志语来激励自己吧。
(二)写、贴励志卡(播放《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三)总结
请全体同学起立,用自己最洪亮的声音,我们一起来朗读红旗渠十六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同学们,让我们接过红旗渠精神的光辉旗帜,拿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永不服输的精神!在追梦路上奋勇前行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