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共41张PPT)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共41张PPT)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 1 课时
沪粤版 物理
课堂导入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果然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鸟蛋”的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正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国家大剧院是什么原因被称作为“鸟蛋”?你知道吗?
一、平面镜
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平面镜。






平静水面
玻璃面
漆面地板
物距
像距


平面镜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模型
平静的水面把景物倒映在水中,更加迷人;小猫发现了镜子中的自己诧异地瞪大了眼睛。这些都是怎么回事?你有注意过镜子中的自己吗?
从生活现象出发
想一想


光屏
1.像和你自己,长得一样吗
2.当你面向镜子后退 1m 时,像后退的距离是否相同
3.能否用一光屏将自己的像承接
如何为你的回答佐证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猜想①: 像和物的大小可能相等。
猜想②: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猜想③:平面镜所成的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1.像和你自己,长得一样吗
2.当你面向镜子后退 1m 时,像后退的距离是否相同
3.能否用一光屏将自己的像承接
猜想①:像和物的大小可能相等。
猜想②: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猜想③:平面镜所成的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
用另一个相同的物体与像作比较
平面镜
用刻度尺测量出物距和像距后作比较
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
A
A的像
B
平面镜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将方格纸平放于桌面,用铅笔在方格纸中间画一条线,把玻璃板竖直固定在线的位置上。
(2)将小人A放在玻璃板前。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小人A的像。
(3)将小人B放在小人A像的位置上,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标记此时小人A、B的位置。改变小人A的位置,再次移动小人B,使其与A的像完全重合,重复步骤(4)。
(5)取走小人和玻璃板,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像与物的位置连起来,测量出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记录数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角度关系。
像与物完全重合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连线与镜面垂直
1、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
3、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实像或虚像)
相等
相等
虚像
对称
5.分析与论证
等大
等距
对称
虚像
6.评估
(1)实验中出现两个像干扰观察
(2)怎样才能让像成得更清晰
(3)……
想一想
1.像和你自己,长得一样吗
2.当你面向镜子后退 1m 时,像后退的距离是否相同
3.能否用一光屏将自己的像承接
一样
相同
不能
回到之前的问题,你现在能回答出正确答案了吗?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没放点燃的蜡烛时,我们却看到好像镜子后面有点燃的蜡烛,这是为什么?
平面镜成像原理
平面镜
S
S
>
>
>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
如右图,S 是光源,人能看到平面镜里的像是因为光从 S 发出,经平面镜反射进入眼睛形成视觉。
人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会误以为光是从 S’ 发出的,但是 S’ 本身不存在,所以叫虚像.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为虚像并不存在,所以用虚线表示
1.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蜡烛A的像都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A和B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
课堂练习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小阳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4)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像。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A
相等
不透过

②取等距离;
③画虚像。
A′
B′
作图方法:
①作垂线;
2.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按要求作图)
S′
3.如图1所示,牙医会借助平面镜来观察牙齿,请在图2中作出人眼通过平面镜看见牙齿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课堂小结
1、平面镜是指表面光滑平面的镜子
2、平面镜成像规律:
像与物大小相等(等大)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对称)
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虚像)
书本60页
4、5题
课后作业
1.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如左图所示,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为 _____。
2.检查视力时,要求人与视力表的距离是5m。现在使用一个平面镜,如右图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_____m,在平面镜中视力表上“E”所成的像与物体相比 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00
2
相等
练习巩固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题3图中三角形ABC所成的像,保留必要作图痕迹。
4.在题4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题3图
题4图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 2 课时
沪粤版 物理
扩大视野
三、平面镜的应用
观察自己的像确定动作是否到位
整理仪容仪表
牙医观察病人牙齿的背面
牙医用平面镜
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
例如: 汽车后视镜、街头路口的反射镜
作用:有发散作用,能扩大视野。
四、球面镜
凸面镜
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
例如:汽车头灯的反光装置、太阳灶
作用:有会聚作用
凹面镜
哈哈镜产生的影像变化
1.当你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2.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3.怎样能使像更加清晰,从而更好确定像的位置?
4.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代替厚玻璃板?
5. 玻璃板倾斜放置而非与工作台成垂直关系,该实验还能进行吗?
像的大小不变
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的两个面都能成像,厚玻璃板两个像的距离远,影响实验效果
如果不与工作台垂直放置,像将会悬空,玻璃板后的另一物体将无法与像重合
思维拓展
由物体的大小决定
调暗实验环境亮度、用手电筒照射成像的物体、更换颜色较暗的玻璃板
6.平面镜成像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7.放另一相同物体在像的位置,使它们完全重合来比较大小,此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8.玻璃板水平向左或向右移动,对像的位置有影响吗?
9.利用比自己身材小的镜子整理仪表时,所成的像是否完整?
光的反射
等效替代法
无影响,像的位置只与物体所处位置有关,物体位置不变,像的位置就不变
完整,像只与物体有关,物体完整,像就完整,观察不到完整的像是因为视角问题
思维拓展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小红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应选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该实验的光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


较黑暗
茶色玻璃板
光的反射
(2)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红认为选用较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效果更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选取两支___________的蜡烛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将____________(选填“点燃的”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__;多次实验,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完全相同
方便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不点燃的
完全重合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等效替代法
(4)小红在做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2cm,则像的位置_________(选填“向左移2cm”、“向右移2cm”或“不改变”);若蜡烛A水平向右移动,则像的位置将___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玻璃板与镜面不垂直
不改变
向右移动
不变
垂直
相等
(6)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7)把A置于距离玻璃板0.5m处,镜中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______m;图乙是小丁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______cm;
(8)小明想利用玻璃板整理仪表,但是玻璃板比他的身形小很多,玻璃板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完整的”或“不完整的”)。

不能

1.0
3.50
完整的
课堂小结
1、平面镜是指表面光滑平面的镜子
2、平面镜成像规律:
像与物大小相等(等大)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对称)
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虚像)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
4、平面镜的生活应用
5、凸面镜与凹面镜
课后作业
1.下列光现象及应用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不同的是(  )
A.凸面镜扩大视野
B.水中的“倒影”
C.自行车的尾灯
D.墙上的影子
D
练习巩固
2.如题2图是跳水运动员跳水时的情景。运动员距离水面3m时,她与水中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____m,水中的“她”是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形成的__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当运动员从跳下到入水前,她在水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题3图中虚线表示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镜的背面用阴影斜线表示。
题2图
题3图
6
虚像
不变
4.如题4图,AB,CD是由发光点S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
5.如题5图甲为荷花及其倒影的美景。请画出光从其中一朵荷花花尖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点A表示荷花在水中“花尖”的位置。
题4图
题5图
6.在图中画出,小妮从试鞋镜中看到鞋子上B点的光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