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粤教版—物理—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陈允怡—教学设计课题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单元5学科物理年级高二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转点础识从内容上来非常推象,从掌握知识的角度理野,记忆的成分较多。 涉及较多的物理概念和物理思想,可以多方面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本节内容在章中的地位。本节课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是第 1 节的内容延续和拓展。是高考中是热点问题之一。教 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引导理解衰变规律和衰变实质。通过阅读教材、问题引领、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巩固训练等手段完成。另外,通过讨论辨析了电荷数守恒和质子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和质量守恒。二是学习半衰期及其物理意义。通过读图、总结衰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用类比法突破难点。物理观念:1、了解放射性现象,明确放射性现象是由原子核变化引起。2、知道三种射线的特性3、知道半衰期的概念科学思维:核 心素养1、放射性现象是由原子核变化引起,培养分析、推理能力2、理解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期的计算方法,培养分析、推理能力。科学探究:通过学习科学家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探究,学会观察和思考,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会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家探索科学规律的艰辛和科学研究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理解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期的计算方法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放射性现象是由原子核变化引起,培养分析、推理能力理解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期的计算方法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教学过程重点难点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一、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1、贝可勒尔发现放射性现象了解贝克贝可勒尔断定,含铀的物质能自发地产生一种 勒尔发现放射 学会坚持实事求射线,这种射线是不同于 X 射线的新射线,是从原 性 现 象 的 过 是的科学态度,子核内部发射出来的,而且它同样可使底片感光。 程。这是科学界最早发现的放射性现象,铀也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放射性元素。从此对原子核的研究掀开新篇章。体验科学家探索科学规律的艰辛和科学研究的价值。讲授新课一、放射性现象的发现2、居里夫妇研究放射性现象播放视频:《放射性物质》片段观 看 视 播放视频,引发频,了解居里 学生兴趣。夫妇研究放射性 现 象 的 过程。为了表彰在放射性的研究做出的贡献,贝可勒尔与居里夫妇被授予 190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居里夫妇合力攻关发现两种新元素钋(波兰的意思)和镭。居里夫人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11 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学奖。4、定义:史实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的艰辛,科学研究严谨,科学家爱国情怀。物质放射出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 82 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发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 83 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能自发的放出射线的元素叫做天然放射性元素5、提问:元素的放射性是原子的性质还是原子核的性质以思考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 学 习 的 参 与学生思考实验表明如果一种元素具有放射性那么不论它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某种化合物的形式讨论的理解射存在放射性都不受影响即放射性与元素所处的化 线来源于原子 度。学状态无关。实验还表明放射性的强度不受温度外界压强核原子核具影响即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也无关。分析论证:元素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有内部结构结论:因此可以断定射线来源于原子核原子核具有内部结构二、原子核衰变1、三种射线的本质提问 1: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放射出的射线是总结规律,发现本质,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 质 的 思 维 习惯。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发展。同种物质射线的电性 通 过 提 出 问题,讨论思考分析,了解衰变的定义和种类。 射将带正电的射线命名为ɑ射线将带负电的射线命名为β射线将不带电的射线命名为 r 射线提问 2:三种射线在穿透本领上有明显区别吗可得出贯穿本领不同a 射线穿透能力最弱r 射线穿透能力最强提问 3:为什么ɑ射线在云室中径迹是粗而直β射线是细而弯?通过思考分析:因为ɑ射线能将更多的气体分子电离所以轨迹比较粗。ɑ粒子的质量较β粒子大得多运动方向不易改变,所以轨迹为直线。讨论,探究衰总结三种射线的特点:ɑ射线本质是氦核变的规律。β射线本质是电子r 射线本质是光子2、衰变分类(1)定义: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粒子而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过程叫衰变了解衰变的分类(2)按照放出粒子的种类衰变分类为α衰变是放出α粒子变成新原子核β衰变是放出β粒子变成新原子核γ衰变是伴随α衰变和β衰变发生三、半衰期了解衰变的分类通过练习让学生掌 握 衰 变 的 分类。提出问题:这是 14C 元素衰变曲线观 察 实 验 数据,分析讨论, 通过学习科学家得出结论。对放射性元素衰变 半 衰 期 的 探究,学会观察和思考,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请问 14C 元素衰变时间存在什么规律分析讨论结论: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是稳定的。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叫这种元素的半衰期。2、半衰期有什么特点(1)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不同。(2)半衰期描述的是统计规律,研究单个原子核无法预测。(3)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请同学们看看以下情境一根据半衰期指原子核半数衰变的时间由衰变图可看出氡原子核的半衰期是 3.8 天。经过两个半衰期未衰变的原子核还有四分之一科 研 实 际 情景,灵活运用。我们思考未衰变原子核质量与衰变前原子核拓展半衰期的规律公式,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质量、衰变时间及半衰期间存在什么规律拓展半衰t 1 Tm m 0 期的规律公式 2 请同学们看看以下情境二了解“碳-由此推算古城遗址的年代科研实际情景,了解“碳-14 计年法”14 计年法”,拓展知识面。这个方法是美国科学家维拉·黎比运用半衰期的原理发明“碳-14 计年法”估算出始祖鸟的年龄并因此荣获了 1960 年的诺贝尔奖。3、日常检测辐射可以使用辐射监测仪了解日常检测辐射方法了解日常检测辐射方法4、完成课堂反馈:完 成 课 堂 练习。课堂总结总计本节课学帮助学生梳习的知识点。 理本节课知识,建立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