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题:《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B.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C.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观察,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B.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力的利与弊的分析,养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解释生活中与摩擦有关的现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长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钩码、跳绳、滑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拔河游戏,男生与女生拔河刚开始男生赢,老师提供道具滑板给男生使用,女生轻松胜利,引出本节课摩擦力。学习了本节课同学们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
二、进入新课
(一)摩擦力定义
1、提供日常生活用到摩擦力的图片,让同学们了解摩擦力随处可见。
2、对摩擦力简要分类:滑动、滚动、静摩擦,并分别举出对应实例。
3、先让同学说出摩擦力产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老师补充给出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4、总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且有压力(2)接触面粗糙。
(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5、给出生活中摔倒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得出他们摔倒的原因摩擦力小,引出如何测摩擦力?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等问题。
(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
先让学生知道如何测量摩擦力?
当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这时
摩擦力 f = 拉力F
告诉学生利用二力平衡知识。
做实验前多媒体上出示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1、用什么工具测摩擦力?怎样测?2、怎样改变木块的压力大小?
3、用到什么科学方法?等等。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
1、提出问题: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2、猜想与假设: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大小、运动的速度有关
3、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4、评估与讨论
实验设计中有没有失误之处?怎样弥补不足?等问题。
5、归纳与总结: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提醒大家注意控制变量法。
(三)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和减小有害摩擦方法
你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既然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离不开摩擦力,摩擦力有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有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怎么办呢?对我们有利的我们就要加以利用,有害的我们就要加以防止。怎样利用有益摩擦防止有害摩擦呢?
引出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压力
出示图片如何增大摩擦力。
知道了增大摩擦的方法类比如何减小有害摩擦?
1、减小压力;2、使接触面光滑;
3、变滑动为滚动;
4、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加气垫、电磁场使接触面分离
(4)小结本课
(4)布置课外作业
1、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2、没有摩擦的世界将怎样?请你列举几个场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