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6.4探究滑动摩擦力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6.4探究滑动摩擦力教案

资源简介

沪粤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4节
6.4探究滑动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摩擦力,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②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③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④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
②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全过程,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③通观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生养学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②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③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能够利用所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知道生活中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
教学采用实验探索、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课前准备:
课件、两个相同啤酒瓶、润滑油、弹簧测力计、带钩木块、木板、毛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游戏互动环节:“捏啤酒瓶”(根据临场调整)
①男生“捏啤酒瓶”( 啤酒瓶颈部涂抹润滑油),提不起来。
②换成一个娇小女生“捏啤酒瓶”( 啤酒瓶颈部没有涂抹润滑油),提起来。
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
二、探究新知
3. PPT出示课本图片,后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的摩擦现象。引导学生从物体运动的状态对摩擦力进行归类并进一步指出,滑动摩擦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运动员能在冰上快速滑行 汽车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传送带能传送行李 登山是穿防滑靴
(设计意图:1、用新奇的魔术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2、熟悉的现象让学生从生活情境认识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互动的游戏会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
4、分析摩擦分类: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物体在滚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 叫做滚动摩擦。
静摩擦:
物体在要运动时(具有相对运动),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
演示: 观察牙刷毛的形变情况。
1. 毛刷在木板上滑动。(毛刷动,木板不动)
问题:牙刷向 运动,刷毛的向 弯曲。
2. 毛刷在木板上滑动。(毛刷不动,木板动)。
问题:木板向 运动。以木板为参照,牙刷向 运动,毛刷的刷毛
向 弯曲。
说明牙刷两次相对于木板都朝同一方向运动,相对于运动方向一致。
5.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和方向
问毛刷向 运动,牙刷的刷毛向 弯曲,说明刷毛受到向 的力?这个力有什么作用? (阻碍毛刷相对运动的)这个力是谁施加的?木板)
扫帚扫地时刷毛向哪个方向弯曲?
得出滑动摩擦力 定义: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问题:力有三个基本特征,那么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呢?从上面的演示中能看出来吗?
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滑动摩擦力方向吗?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6.演示好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毛刷与木板间不接触,观察刷毛的弯曲情况;
轻提毛刷,接触木板,观察刷毛的弯曲情况。
讨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压力 、相对运动
7.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有关。
(1)感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手掌分别轻压、重压在课桌面上推动,
手掌分别在油漆课桌面和木板上推动。
(2)提出问题: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猜想与假设
提示:在猜想过程中多思考这样猜想的原因和依据。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有关。
(4)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探究? 应用什么物理原理? 用到什么科学方法? 使用哪些物理仪器?实验的步骤如何? 设计好记录表格?
(5)要完成实验探究,如何测量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用手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沿桌面做匀速滑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拉动物块匀速运动 弹簧拉力 F拉 = 滑动摩擦力f滑动
(6)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关系。
再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思考:
如何改变压力? 如何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实验步骤: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表格
当压力大小一定时
接触面 测力计示数F1/N 测力计示数F2/N 测力计示数F3/N 摩擦力平均值f/N
当接触面为 时:
压力 测力计示数F1/N 测力计示数F2/N 测力计示数F3/N 摩擦力平均值f/N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从探究各个环节入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并指出探究环节的不足之处最终得出结论。
(7)分析论证,得出实验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间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 越大 。 当压力大小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 越大 。
(8) 交流评估:
思考:
①在上面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操作中有没有失误?应注意哪些事项?
② 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③ 实验还有没有不足?应如何改进?
④你组的实验结论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
8.阅读信息浏览:滚动摩擦
三、知识运用
1、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
摩擦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你能举些摩擦力的例子吗?哪些摩擦对人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手握筷子、笔时的摩擦 车的轴与轴承间的摩擦
刹车时,车与地面间的摩擦 拉笨重的物体,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
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机器之间的摩擦
有益摩擦要增大 有害摩擦要减小
理论要运用于实际。
2、练习
哪些是为了增大摩擦?哪些是为了减小摩擦?
3、观察视频,身边的摩擦力,扩大视野。
4、提炼总结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
1.增大压力 2.使接触面粗糙 3.用滑动代替滚
减小有害摩擦
1.减小压力 2.使接触面变光滑 ⑴加润滑剂 ⑵使接触面分离(形成一层气垫)
3.用滚动代替滑动
四、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摩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种摩擦:静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物体滑动时,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压力 相对运动
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五、作业:
1、作业:自我评价与作业
2、课外拓展:
观察自行车,看看自行车在设计、制造、使用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的知识。哪些地方是为了增大摩擦,哪些地方是为了减小摩擦?
2、准备一篇关于摩擦的习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