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2节 光的反射
第四章 光现象
目录
CONTENT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定律
三、光路的可逆性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
2.
3.
4.
学习目标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能够看见物体,一定是因为有光的存在。那么光在传播的过程中有怎样的规律?有哪些应用呢?那我们为什么也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呢?从现在起一起学习。
一、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被介质表面反射回原介质中,这种传播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注意:传播方向在分界面上改变,返回到原先的介质中。
【思考】人为何能看见花草、书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
一、光的反射
(1)我们能够看到太阳、明亮的日光灯等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
(2)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
看到物体的原因
一、光的反射
O
法线N
入射角
i
反射角
r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反射面
入射点
一点,两角,三线
2.光的反射中的基本概念
注意:法线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加入的辅助线,本身不存在,因此画图时一定要画成虚线。
一、光的反射
A
B
α
N
β
法线
①入射点(O):光线射到反射面上的点。
②入射光线(AO):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
④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的光线。
⑤入射角(α):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⑥反射角(β):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③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
O
2.光的反射中的基本概念
二、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猜想:(1)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法线是对称的。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提出问题: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
平面镜
激光笔
实验器材:一块平面镜、红色激光笔、直尺、不同颜色的笔、量角器、一张可绕中线折转的白色硬纸板。
二、光的反射定律
进行实验
实验1: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法线两侧。
操作:使激光束沿着面板以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竖直方向ON的角度,分别记录表格中。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
二、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2: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操作:将反射光线所在一侧的纸板向后翻折,观看现象。
实验3: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操作: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记录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二、光的反射定律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当纸板EON和NOF在同一平面内时,能观察到反射光线,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的方向随着入射光线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3)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时,观察不到反射光的径迹,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分析论证:
二、光的反射定律
结论①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反射定律
结论②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结论③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分居法线的两侧
二、光的反射定律
1. 应在光线较暗的室内进行实验,以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2. 实验时,纸板与平面镜垂直,否则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
3. 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
实验注意事项:
(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版NOF向前或向后折,使其和纸板EON不在同一平面内,观察有无反射光径迹;(3)记录光路,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以分析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
4. 实验过程中严禁将激光对着人眼,以防灼伤眼睛。
5. 通过镜面对入射光线的反射作用,可以看出镜子有改变光路的作用。
二、光的反射定律
①对应关系:每一条反射光线对应一条入射光线
②因果关系: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叙述反射定律内容时必须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③两角关系: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已知入射光线作反射光线;
已知反射光线作入射光线;
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确定反射面的位置。
3.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
二、光的反射定律
4.光的反射作图
反射光线
B
入射角
i
r
反射角
入射点
O
入射光线
A
(1)作图步骤
作法线(虚线);
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
作反射光线(实线);
标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
所有实际传播的光(无论是反射光还是入射光)都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它的传播方向;法线用虚线,要垂直于反射面。
二、光的反射定律
A
O
A
O
B
(3)已知反射面、反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
30°
60°
60°
如图所示,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标上箭头。
(2)已知反射面、入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
30°
60°
30°
二、光的反射定律
先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此线即法线,过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交点(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一条直线
(4)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O
(5)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它将被垂直反射出去
入射角=

反射角=


例题图中MN为平面镜,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1.作出法线
2.标出反射角
3.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射角
4.标出入射角
30°
30°
三、光路的可逆性
讨论:如果让入射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平面镜上,我们会看到什么?
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O
A
N
B
i
r
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三、光路的可逆性
小猪在盯着我
小猫在偷吃鱼
生活中的光路可逆现象
镜子

崎岖的山路急转弯处往往安装一面镜子,可以使双方互相看到对面的公路状况及交通状况,保证安全。
光路的可逆性的利用
注意:光路可逆是一种路径上的可逆,而光线不可逆,所以“光路可逆”不能说成“光线可逆”。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一条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那么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会怎样呢?如图甲所示,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如图乙所示,平行光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上,观察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提出问题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让一束平行光斜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再反射到墙上。
现象:在墙上看到一个光斑
2.在平面镜上蒙一张白纸,重做实验。
现象:墙上看不到光斑
探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白纸
这是因为:平面镜的反射面比较光滑,反射光平行射出;白纸的表面凹凸不平,反射光散乱地反射到不同的方向。
-10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只能从一个方向看见物体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也相互平行地射出,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物体
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时,反射光会朝四面八方射出,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生活中哪些现象是镜面反射?哪些是漫反射?你能举出例子吗?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我们应该怎么走?
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思考:
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地面上发生漫反射。
当迎着月光走时,水面的反射光线相比地面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暗。当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几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地面上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进入人眼,人感觉地面相对于水面较亮。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污染
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墙面时,这些光滑的表面就会发生镜面反射,炫目的反射光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概念
光在传播过程中被介质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
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两角相等
在反射现象当中,光路是可逆的
两种反射
镜面反射
漫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反射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形影不离 B.射击瞄准 C.日食月食 D.镜花水月
2.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黑板“晃”眼处发生了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黑板“晃”眼处发生了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黑板“晃”眼处发生了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黑板“晃”眼处发生了镜面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
C
(1)∠FON是_____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反射
在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可逆的
4.晚上,小明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小块平面镜的镜面朝上平放在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这时人从侧旁观察到比较亮的是   (选填“白纸”或“平面镜”),这是因为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其表面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漫反射 
白纸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