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思维导图)(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思维导图)(含解析)

资源简介

语言表达
1.下面是关于大脑功能的思维导图,请将导图内容转述为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2.下面是关于《乡土中国》一书的一张思维导图,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思维导图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3.图文转换。
一词多义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看似纷繁复杂,其实也有规律可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并不是孤立的,其间存在着各种联系。抓住了义项间的联系,就能更好地理解多义词。
以“伐”字为例。《汉语大词典》中“伐”的解释有:砍头;败坏;砍斫;自夸;击刺;攻打;平毁;记功;敲击;为自己记功;批评。请依据下面的思维导图说明这些义项之间的联系。(不超过150字)
4.阅读以下《乡土中国》第二章《文字下乡》的思维导图,概述“从空间格局看,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字数在100字以内。
5.梳理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相关语句,完成关于“运动后科学饮水”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8个字。
运动后如何科学饮水?了解误区后需要牢记两个原则:一是水温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冰,最好在20到22摄氏度之间;二是运动前1小时可补充不超过500ml的水让身体逐步适应,运动过程中可每15分钟补充150m1左右的水,运动结束后再适度补充500m1左右的水。
6.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完成关于“杜甫七绝”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10个字。
盛唐七绝在传统题材里充分展现了以浅语倾诉深情的特长,使七绝突破南朝初唐七绝含蕴浅狭的藩篱,固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但七绝这种体式的表现潜能尚未充分得到开掘,杜甫发现了这种诗体还有适宜于表现多种生活情趣的潜力。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在于大多数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愉的状态中。这一特点目前尚未见研究者论及,却是考察杜甫七绝“别趣”的重要出发点。与其情绪状态相应,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也多数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
7.阅读《乡土中国》一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特点,请根据以下思维导图,概述“乡土本色”的特点。(150字以内)
8.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从三个角度概括西方社会和中国乡土社会两种社会格局的不同之处。
9.看图,回答问题。
星期六,爸爸开车和小明一起从家外出,小明要去学校参加课外活动,爸爸要去菜市场买菜。
上面是他们行走的路线和所用时间,他们办完这些事回到家,至少需要多少分钟?请说明其具体行动安排和路线。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符合逻辑。
10.下图是小明在考试前进行数学复习时所整理的关于导数的知识结构图,请把这个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导数 导数的概念 导数的几何意义、物理意义
导数的运算 常见函数的导数
导数的运算法则
导数的运用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极值
函数的最值
11.下面是介绍“元宵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12.下面是某公司发布的新商标申请代办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字。

13.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下图为共享经济的简易说明图,请根据该图给共享经济下一个定义。(不超过80字)

14.下面是某校进行的“2019感动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比赛的初步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15.下面是如何写好演讲稿的图示,请把图示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16.下面是介绍“四大名著”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17.下图是关于“派遣烦恼的方法与效果"的抽样调查结果图,按要求完成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图中显示的调查结果。要求:内容完整,表达简明、准确,语言连贯,不要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110个字。
(2)作为高三的学子,正处于青春的敏感期中,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会有更多的烦恼。结合实际,分析调查结果,给予高三的学子两条合理的排忧“小贴士”(每条字数不超过15字)。
18.“一带一路”倡议关乎中国的经济整合,阅读下图的“一带一路”倡议简易说明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这幅简易说明图主要从□□、原则和□□三个角度呈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请用两个词语概括。
(2)请根据该图将“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义补充完整。不超过80字。
“ 一 带 一 路 ” 是 一 个 由 中 国 倡 导 的 ,
80
19.请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分别从三个角度概括西方社会和中国乡土社会这两种社会格局的不同之处(每个角度不超过50字)。
20.下面是某市图书馆办理新式读者证的流程图。请把该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洁,不超过130字。
21.“一带一路”是一种经济整合大战略,下图为“一带一路”的简易说明图,请根据该图给“一带一路”下一个定义,不超过80个字。
22.下面是某中学以“认识纸张”为主题活动的初步构思方案,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23.下面是介绍“重阳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五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4个字)
24.下图是某医院的“就诊流程图”,请把这个图示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25.下面是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主人公简·爱和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主人公苔丝的性格特征的比较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说明,要求采用“总—分”式,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26.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来介绍“心碎综合征”。要求要点完备,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心碎综合征是 的一种病理现象。
27.小明近来有点闷闷不乐,作为好朋友,李涛想宽慰他。下面是谈话前李涛设计的对话要点,请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语句。
28.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请根据图表内容对其中空白处,合理推断,填入恰当的词语。
29.下图是小明参加“香港一日游”活动前画出的思维导图,请把这个思维导图转写成一段话,介绍小明此次旅游的计划安排,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30.下面是我校老师绘制的一张思维导图,描绘了“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的作用”,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参考答案:
1.人的左脑处理与意识、学术、语言相关的活动,负责语言操作、逻辑推理,思维具有逻辑性、顺序性;人的右脑处理与本能、创造、艺术相关的活动,擅长灵感、顿悟等形象思维,有从整体到局部、从模糊到清晰的特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首先明确,这是关于大脑功能的思维导图,所以图中以“大脑功能”为标志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代表人的左脑和右脑;然后按照左、右脑的顺序分别介绍两侧的功能。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分别是左、右脑具有概括性的特征,解说时注意与其它功能的包含关系;注意对图表中的内容要解说全面,增添动词谓语,准确解说功能性质;还要注意语言连贯。
2. 感情 主轴是父子、婆媳,配轴是夫妇 ③纪律(家法)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可知西洋家庭团体中,两性之间的感情很重要,所以填:感情。
第二空“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可知在乡土社会中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夫妇成了配轴,结合表格中西方“主轴是夫妇,配轴是子女”的句式,这里可以填:主轴是父子、婆媳,配轴是夫妇。
第三空结合“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可知乡土社会中家庭讲究纪律、家法,所以这里填:纪律(家法)。
3.“伐”的本义是“砍头”,由动作的相关性引申出“砍斫”“击刺”“敲击”;再由“击刺”的意义相似性引申出“批评”,由动作相关性引申出“攻打”;)而由“攻打”的结果引申出“败坏”“平毁”“记功”之义;由扩大“记功”的对象引申出“为自己记功”,进而引申出“自夸”。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首先整体把握思维导图,如本题以“伐”字为例,解说古汉语中的多义显现,本图用于说明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然后根据提示找到思维导图的起点“伐”,解说“伐”的本义为“砍头”,再按照箭头所示的方向解说其引申义以及引申义项之间的复杂关系。注意解说出引申义与本义、引申义与引申义之间的相关性,还要注意解说图示中的并列关系,如本图由“攻打”这一义项共引申出三个并列义项,“败坏”“平毁”“记功”等。
4.乡下人没机会学习,也没有识字环境。且文字有“间接接触,词不达意”“难尽合当时当地的圈局”“文字运用须讲究文法”等局限。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有多种传情达意的象征体系,可以当面表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分析思维导图,从三个部分分析“文字下乡”,即“乡下人不愚”“文字的局限”“‘面对面的社群’直接会意”等。
“乡下人不愚”的原因是“不需要文字”“没机会学习”“没识字环境”。“‘面对面的社群’直接会意”体现在“多种传情达意的象征体系,如语言、动作、表情等”。
分析“文字的局限”的体现为“间接接触,词不达意”“难尽合当时当地的圈局”“文字运用须讲究文法”等,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熟人社会,人们可以当面表达,不必求助于文字。最后得出结论“从空间格局看,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抓住“乡下人不愚”“文字的局限”等分析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
5.①水温要适中;②分时段补水;③抓住三个时间节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两个原则中的第一个原则“水温……最好在20到22摄氏度之间”可概括为“水温要适中”;
第二处,根据第二个原则中“运动前1小时”“运动中”“运动结束后”可知,饮水要在运动的三个不同阶段进行,因此第二空可概括为“分时段补水”;
第三处,而“运动前1小时”“运动中”“运动结束后”是提醒运动者喝水时要注意三个运动的不同节点,因此第三空可概括为“抓住三个时间节点”。
6.①杜甫其他诗体
②抒情基调
③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等
④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等
⑤别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图文转换的能力。
由“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可知,杜甫的诗作可以分为“七绝”和“其他诗体”,故①填写“杜甫其他诗体”。
由②上面的“情绪状态”可知,此处填写的内容应是杜甫七绝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与其情绪状态相应,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也多数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分析可知,②应填写“抒情基调”。
由“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在于大多数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愉的状态中”可知,③应填写“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等”。
由“与其情绪状态相应,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也多数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可知,④应填写“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等”。
⑤应是对杜甫七绝的总体评价,由“这一特点目前尚未见研究者论及,却是考察杜甫七绝‘别趣’的重要出发点”可知,⑤应填写“别趣”。
7.示例:乡土本色的特点一是土气,人们种地谋生,信仰土地神,人也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故而定居是常态,但人口并不固定;二是聚居,人们因小农经营、水利、安全、土地平等继承等原因聚村而居,并具有社区性,即村落内部人人熟悉,但村与村之间存在隔膜;三是熟悉,人们遵循礼俗和规矩来处理事情,信任来源于对规矩的熟悉而非契约,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只认识个别具体的事物,不追求抽象的普遍原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要求学生既要熟悉《乡土中国》的内容,又要能够把思维导图用连贯流畅的语言组成通顺的语段。
首先明确,乡土本色有三大特点:土气、聚居和熟悉。其次,要结合三大特点后给的提示,梳理其特点的具体成因。如土气是因为人们靠种地为生,所以粘着在土地上,形成定居的常态;聚居也是因为土地、农业、安全等原因,同时聚居形成了村内熟悉而村间隔膜的社区性特点;熟悉,既然人们都离不开土地,生于斯长于斯终于斯,所见的人和所接受的教育都是熟悉的,就此形成了礼俗社会、熟人社会,且因为一切事务的处理只需要遵循礼俗和规矩,依靠熟悉的事例,故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个别的,不追求抽象的普遍原则。总之,学生可先总可分,也可一一分说,合理表达即可。
8.(1)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依靠“法”维持。中国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依靠“礼”维持。
(2)西方社会的团体成员地位平等,主张个人主义。中国乡土社会的成员是等差次序,以“己”为中心,主张自我主义。
(3)西方社会的团体,界限分明。中国传统社会的群体,界限具有伸缩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观察这幅思维导图,中间是“社会结构模式”,左边是“差序格局”,右边是“团体格局”。“差序格局”是“乡土社会的结构模式”,包括四个特点,分别是“1、一切价值以‘己’为中心主张自我主义”“2、维系着成员之间的等差次序”“3、‘自己’关系是相对的,具有伸缩性”“4、依靠‘礼’维持这一格局”。“团体格局”是“西方社会的结构模式”,也包括四个特点,分别是“1、在团体内的人,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主张个人主义”“2、人人平等,一视同仁”“3、团体界限分明”'4、依靠‘法’维持这一格局”。
然后找出两种社会格局的不同之处:
第一个可从“格局”特点以及靠什么维持“格局”的角度说明。
第二个可从成员间的关系以及成员的主张角度说明。
第三个可从团体(群体)的特点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回答“中国乡土社会”的“自己”关系时,不能照抄“‘自己’关系是相对的,具有伸缩性”,因为“自己”关系应理解为“群己”关系,所以应回答“中国传统社会的群体,界限具有伸缩性”。
9.(1)至少需要64分钟。
(2)爸爸先开车4分钟和小明一起从家到中心广场,再让小明步行13分钟到学校,参加40分钟的活动。同时爸爸从中心广场开车5分钟去菜市场,买菜花费40分钟。
(3)买完菜后爸爸从菜市场开车到学校接正好活动完毕的小明。最后爸爸开车带小明从学校经中心广场到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题目中爸爸开车和小明一起从家外出,小明要去学校参加课外活动,爸爸要去菜市场买菜。要求我们分析他们办完这些事回到家,至少需要多长时间。其中最合理的路线是:爸爸先开车和小明一起从家到中心广场,然后让小明步行到校参加活动。同时爸爸从中心广场开车去菜市场买菜,然后爸爸从菜市场开车到学校接正好活动完毕的小明。最后爸爸开车带小明从学校经中心广场到家。由此可知最少用时为:4+13+40+3+4=64分钟。
答题时注意语言要简练,条理必须清晰,叙述要符合逻辑。
10.导数涉及三个内容:首先要了解导数的概念,弄清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其次要学会导数的运算,了解常见函数的导数,理解导数的运算法则;最后要掌握导数的运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和函数的最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本图表的特点是从左到右是由总到分的关系,第二栏从上到下是有关“导数”知识的由浅入深的知识点。因此在图文转换中,要注意逻辑先后顺序是由左向右,从上到下。最左边一栏的“导数”提示了数学复习的内容。第二栏一共三个关于导数的知识点,从上到下解读,第一个要复习的是“导数的概念”,对应的要弄清楚的知识是“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第二个知识点是“导数的运算”,需要了解复习常见函数的导数,理解导数的运算法则;第三个知识点是“导数的运用”,故应学会“导数的运算”,包括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和函数的最值。
11.①正月十五②别称(他称,又名)③习俗(风俗)④吃元宵(汤圆)⑤影响(地位、意义)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第一处是常识,元宵节的时间,“正月十五”;第二处根据“上元节”“元夕”“灯节”,可知是元宵节的其他名字,即“别称”;第三个空对应“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可知是概括这几项的词语,即“习俗”;地四处和“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并列关系,是元宵节的活动,即“吃元宵”;第五处根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填入“影响”。
12.申请人通过我方提交商标申请,商标局受理申请后,若通过则发布初审公告。无异议后核准注册,发证;若有异议,异议不成立则核准注册后发证,异议成立则不予注册。若未通过受理申请,则驳回请求,可请求复审,由商标局做出终局决定。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此题是框架示意图转换题。做此题,考生要整体把握图片,结合题干要求确定叙述对象及叙述中心。读懂框架关系,理解每层点的具体内容。特别注意箭头横线或框线,它们提示着发展的趋势、走向或范围;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确定叙述顺序,注意箭头横线的箭头或框线以及横线上的词语。适当增补字词,组织语言叙述。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不能被遗漏。
具体而言,第一步是看图。这是新商标申请代办流程图,首先理清逻辑关系,图中由总到分形成二级信息,显示新商标申请代办流程图的要求,先是“通过我方提交申请”,然后“商标局受理申请”然后各自按照箭头指示的要求去做;第二步是用文字简明表达。限于题干所要求的字数,在用文字表达的时候,无法写出全部可能的细节,只能把所给信息用连贯的话语连缀起来表达。所以,首先可写出最大的一级信息内容,也就是“申请人通过我方提交商标申请,商标局受理申请后”之类的文句为起始语,然后表述为“若通过则发布初审公告”,表述时要特别注意初审公告后,如果有人提出异议之后的流程表述。表述时注意箭头走向,按照箭头指示进行表述;若未通过受理申请,则驳回请求,可请求复审,由商标局做出终局决定。注意不要有所遗漏,内容要完整,表述要准确,语言连贯
13.共享经济是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将自己的闲置物品的使用权通过中间第三方平台转移给陌生人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下定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对象、主题;其次要根据文字提示,梳理图表分支内容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取要点,给指定对象下定义,注意选择合适的甚至专业的语言流畅、准确地整合成一个单句。“下定义”常用公式: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通常表述为: “XXX(被定义概念)是……(种差)的……(邻近属概念)”或者“……(种差)的……(邻近属概念)叫XXX(被定义概念)”。
本题要求根据思维导图给“共享经济”下定义。首先,整体阅读可知,此图要素有“报酬为主要目”“闲置物品”“使用权转移”“中间第三方平台”“陌生人”;然后,理清相互关系,“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将自己的闲置物品的使用权通过中间第三方平台转移给陌生人”;再根据题干提示信息“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确定“临近的属概念”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此外,作答时需添加“闲置物品”的主体对象“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表述时确保是单句的形式。
14.“2018感动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比赛分征稿、评比、颁奖3个环节。征稿每班初选5篇,全校复选50篇,设一等奖15篇,二等奖35篇,获奖作品集结成册。由学生代表、老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评委评比。颁发的奖品为荣誉证书和有益图书。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认真看图,仔细观察,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读懂图示的意思。答题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即可。
这是某校进行的“2019感动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比赛的初步构思图,根据由上到下,由左至右的顺序将构思图中的信息表述完整即可,先从上往下说,看到的信息是:“2018感动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比赛分征稿、评比、颁奖3个环节。再从左至右说,先说征稿,每班初选5篇,全校复选50篇,设一等奖15篇,二等奖35篇,获奖作品集结成册。再说评比,由学生代表、老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评委评比。最后说颁奖,颁发的奖品为荣誉证书和有益图书。
15.答案示例:如何写好演讲稿涉及三个方面:明确前提,要有对象意识,分析听众的身份、需求等;把握听的规律,要善于运用反复等手法,让听众更容易听明白演讲者的观点和内容;增强感染力,要善于运用技巧,开好场,形成气势,合理设计高潮。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本体是如何写好演讲稿的图示,如何写好演讲稿涉及三个方面:“明确前提”“把握听的规律”“增强感染力”,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表达清楚。“明确前提”,要注意“要有对象意识,分析听众的身份、需求等”;“把握听的规律”,要注意“要善于运用反复等手法,让听众更容易听明白演讲者的观点和内容”;“增强感染力”,要注意“要善于运用技巧,开好场,形成气势,合理设计高潮”。按照次序依次表达,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图(表)文转换解题方法:
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
16. 罗贯中 刘玄德三顾草庐 《水浒传》 吴用智取生辰纲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认真阅读题干要求,弄清主题,看清要求,尤其是字数限制等细节;然后仔细阅读示意图,注意箭头方向,看明白几个关键词的关系;表述时找准顺序,注意表达简洁和连贯。
本题考的是四大名著,我们学生应该要掌握四大名著的作者,篇名和相关的比较出名的情节等。仔细看思维导图,中间是“四大名著”,第一轮箭头指向的是“四大名著”的作者,第二轮箭头指向的是“四大名著”的篇名,第三轮箭头指向的是“四大名著”的目录,这些目录是一些故事情节。
第①处,指向的是“四大名著”的作者,所以填《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
第②处是对《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的填写,;图表里的情节是“关云长挂印封金”“孔明挥泪斩马谡”,这两个情节都是何人做了何事,那么在填的时候就选择目录里是何人做了何事的就可以了,如“关云长单刀赴会”“曹孟德大战吕布”“刘玄德三顾草庐”等。
第③处,根据图表指向的是“四大名著”的篇名,应该填施耐庵的作品《水浒传》;
第④处是《水浒传》的相关情节的填写,图表里的情节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两个情节都是何人做了何事,那么在填的时候就选择目录里是何人做了何事的就可以了,如“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吴用智取生辰纲”“宋公明一打祝家庄”等。
第⑤处是《红楼梦》的相关情节的填写,图表里的情节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王熙凤协理宁府”,这两个情节都是何人做了何事,那么在填的时候就选择目录里是何人做了何事的就可以了,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林黛玉重建桃花社”“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等。
17.(1)排遣烦恼的方式分自我承受、工作运动、父母谈心、朋友交流四类。其中绝大部分人通过自我承受、工作运动排遣,依靠父母.朋友的很少;从效果来看,借助工作运动和父母成功排遣的古大多数(或“均超半数”,或“都约占六成”);求助朋友的,面谈效果远超网聊。
(2)①沟通化解烦恼,面对面才能心与心。②文体合理安排,运动释放压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表达应用的能力。这是一道图文转化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图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答题时首先立足于统计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根据题干可知,本图是有关“派遣烦恼的方式与效果”的,所以,有两个核心的话题,一个是“派遣烦恼的方式”,另一个是“派遣烦恼的效果”,由“派遣烦恼的方式”延伸出去的线条就是方式,即有四种方式:自我承受、朋友交谈、父母谈心、工作运动。其中采取自我承受和工作运动两种方式排遣烦恼的人比例占了绝大部分;而依靠父母、朋友排遣烦恼的很少。再从“派遣烦恼的效果”来看,依靠工作运动和父母谈心而成功的人比例很高。朋友谈心的效果中面谈的效果很好,成功比例很高;而网聊效果很差,甚至绝大多数人变得更烦恼了。组织语言时要注意内容、顺序和字数。
18.(1)地域 目的(或宗旨)
(2)横贯亚欧非大陆,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旨在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的经济整合大战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本题所提供的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简易说明图,共有两问。
第一问,要求说明图呈现的主要内容的三个角度,认真审图,不难看出,图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一带一路”倡议被定义的概念,两边部分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阐述,左边“中国”“亚欧非大陆”是“一带一路”倡议设计的地域,“共商、共享、共建”是秉持的原则,右边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原则”已经给出,其余的两个应该是地域、目的。
第二问,要求考生根据该图将“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义补充完整。不超过80字。这就要注意下定义的模式,即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
从图上来看,图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间部分“一带一路”倡议是被定义的概念,两边部分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阐述,左边“中国”“亚欧非大陆”是“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区域,“共商、共享、共建”是秉持的原则,右边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即“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最后还要确定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题干已经提供了属概念,即“经济整合大战略”。明确了这些内容,按照下定义的模式进行填写,填写种差的时候要注意顺序,一般是涉及区域、秉持原则、达到的目的。
19.(1)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依靠“法”维持。中国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依靠“礼”维持。(2)西方社会的团体成员地位平等,主张个人主义。中国乡土社会的成员是等差次序,以“己”为中心,主张自我主义。(3)西方社会的团体,界限分明。中国传统社会的群体,界限具有伸缩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
第一个可从“格局”特点以及靠什么维持“格局”的角度说明。第二个可从成员间的关系以及成员的主张角度说明。第三个可从团体(群体)的特点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回答“中国乡土社会”的“自己”关系时,不能照抄“‘自己’关系是相对的,具有伸缩性”,因为“自己”关系应理解为“群己”关系,所以应回答“中国传统社会的群体,界限具有伸缩性”。
【点睛】流程图做题注意:
1、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2、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①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
②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
③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
3、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等。根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
20.无读者证的市民可直接办理。有读者证无押金且无逾期、遗失书刊的市民可直接办理,但有逾期、遗失书刊的需先到借阅部处理方可办理。有读者证有押金且无逾期、遗失书刊的需先到办证处退还押金再办理,但有逾期、遗失书刊的则需先到借阅部处理,再到办证处退还押金才可办理。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此题属于框架示意图转换思路图,考生要从整体把握图片,结合题干要求确定叙述对象及叙述中心。此外,读懂框架关系,理解每层点的具体内容。特别注意箭头横线或框线,它们提示着发展的趋势、走向或范围;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确定叙述顺序,注意箭头横线的箭头或框线以及横线上的词语。适当增补字词,组织语言叙述。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不能被遗漏。
具体而言,对于本流程图,要先分清各种读者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依次讲清流程。无读者证的,直接办理新证。有读者证无押金的,有两种情况,要注意其中虚线部分流程的表达。有读者证有押金的也有两种情况。为了表述简洁,要适当使用连接词如“但”“同时”等,把同一种读者类型的不同情况合并在一起表述。
【点睛】作答流程图类试题时要注意:①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②把握概念间的关系,如方框内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带箭头的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③分析概念在该事件或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据此选定过渡词或关联词实施连缀。
21.“一带一路”是(一种)由中国提出的,贯穿亚欧非大陆,秉着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旨在(以)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为目的)的经济整合大战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是看图的类型,二是看题目的要求。如本题所给的图是有关“一带一路”的简易说明图,这就要求考生分析组成的部分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题干要求“根据该图给‘一带一路’下一个定义”,这就要注意下定义的模式,即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从图上来看,图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间部分“一带一路”是被定义的概念,两边部分是对“一带一路”的阐述,左边“中国”“亚欧非大陆”是“一带一路”涉及的区域,“共商、共享、共建”是秉持的原则,右边是“一带一路”的目的,即“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最后还要确定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题干已经提供了属概念,即“经济整合大战略”。明确了这些内容,按照下定义的模式进行填写,填写种差的时候要注意顺序,一般是涉及区域、秉持原则、达到的目的。
22.本活动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两个活动。专题一是寻找身边的纸制品并比较其特点,专题二是认识纸的用途和制作贴画,专题三是了解造纸过程和动手造一张再生纸,专题四是讨论废纸的利用和制作纸盘。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初步构思框架来写一段话;二要充分利用试题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要求。本题的陈述对象是“纸”,分别从种类、用途、来源和利用四个专题来了解纸,每个专题又分了两个活动,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连贯起来即可。
【点睛】解答本题时,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其次,读懂框架关系及流程,要尽量把它们体现在答案中。即要准确把握概念间的关系:图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结构图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箭头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然后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关系。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
23.参考答案:①九月初九(答“九月九日”亦可答9月9号不给分)②起源(源由)③别称④习俗(庆祝形式)⑤秋游赏菊(答出赏菊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图的类型,然后根据图的特点以及题干的要求进行答题。如本题所给的是“重阳节的思维导图”,要求根据图表合理推断将“五处空白”填补出来。作为思维导图,考生要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第一处是对前面“时间”的解说,此处需要填入“重阳节”的时间;第二处是领起后面“古代季秋丰收,祭天祭祖活动”,这应是重阳节的来源或缘由;第三处是领起下面三个内容,即“敬老节”“晒秋节”“登高节”,而这三者都是重阳节的别称;第四处是领起后面四个内容,其中已经给出了三个,即“登高祈福”“配插茱萸”“宴饮求寿”,这些都是重阳节的习俗;第五处,该处与下面三个重阳节习俗并列,可见其中也应该填入具体的重阳节的习俗
24.病人在门诊挂号,经医生检查、诊断后,需要住院的,拿医生开的住院单去挂号收费处缴费住院;不需要住院的,拿医生开的处方去缴费取药后离院,如需输液,就到急诊科输液后离院。
【详解】此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这类流程图属于图示转化为文字的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图示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本题是描述某医院的“就诊流程图”,说明病人都要经过挂号、诊断,然后分为住院和不住院两种情况。本题要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另外,要注意叙述的条理性,要按一定的顺序说明。
【点睛】图文转化题中的流程图题,是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意思,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和内在逻辑性表述出来。叙述流程时,适当补充字词使语句更衔接、连贯。
25.简·爱和苔丝的性格特征有同有异。相同点是两人都具有善良、独立、坚强的性格特征。不同点是简爱具有抗争、平等意识,而苔丝却天真、顺从,缺乏自信,缺乏平等意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分析所给图的类型,然后分析题干的要求,根据不同图的特点以及题干的要求进行拟写。如本题“下面是夏洛蒂 勃朗特《简 爱》主人公简 爱和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主人公苔丝的性格特征的比较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说明,要求采用‘总—分’式,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这属于思维导图的转换,要求采用“总分”式进行表述,这就要求先根据图观察到总的是什么,再看分的是什么。从图以及题干来看,这是“夏洛蒂 勃朗特《简 爱》主人公简 爱和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主人公苔丝的性格特征的比较图”,这是两个人的比较图,从图上来看,二人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这可以作为总说,然后分别陈述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可以作为分说。从图上来看,二人中间的三个内容应是共性,即“善良”“独立”“坚强”,两边的是不同之处,如简爱具有“抗争意识”和“平等意识”,而苔丝则天真顺从、缺乏自信,也缺乏平等意识。
26.心碎综合征是人在过度的心理或生理应激下,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引起大量儿茶酚胺快速释放造成心肌毒性反应,出现类似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症状的一种病理现象。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图文转化的形式考查。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图表的说明,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来介绍‘心碎综合征’”,本题采用填空的形式考查,降低了难度。其实是给“心碎综合征”下定义,明确句子主干后,还要抓住关键词语,如“机理”“症状”“本质”“原因”等,表述要准确简明。需要注意“机理”包括的内容“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大量儿茶酚胺快速释放”“心肌毒性反应”等。用概括性的语言,准确表述。
27.(1)能!
(2)那你还担心什么呢?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图文转换包括图、表转换,看似只是两种形式的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多种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能力,更涉及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图表类题解答:要看清题目要求;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答题步骤可分为: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本题中,题干中“小明近来有点闷闷不乐,作为好朋友,李涛想宽慰他”可知,最后汇总(2)都是对小明的“安慰”;由图中“你生活中有烦恼吗?”的回答是“有”和“没有”可知,“你能解决这些烦恼吗?”的回答是能与不能,所以(1)的答案为:能!
28.(1)①(农历)五月初五(2)②起源(或:由来、来由)(3)③别称 (4)④习俗 (5)⑤划龙舟(或挂菖蒲、女儿回娘家、桂钟馗像等其他端午节活动均可)(6)⑥影响(或:价值、作用、地位、意义)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构思框架来合理推断,充分利用试题材料,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要求。本题的陈述对象是“端午节”,①处根据上一级“时间”的提示,此处应该填“端午节时间”。②处根据下一级“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等不同说法”的提示,可知此处应该是端午节的“起源”。③处根据下一级的“龙舟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的提示,可知此处是端午节的“别称”。④处根据下一级“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带”的提示,可知此处为端午节的“习俗”。⑤处应该跟“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带”等并列,是端午节的习俗。⑥处根据下一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的提示,此处应该为端午节的’“影响”。
【点睛】解答本题时,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其次,读懂框架关系及流程,要尽量把它们体现在答案中。即要准确把握概念间的关系:图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结构图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箭头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然后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关系。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
29.出发前准备好钱包和背包。在罗湖口岸通关后,前往香港罗湖地铁站,乘坐港铁抵达金紫荆花广场;观赏维多利亚夜景后,返回香港罗湖地铁站,通关返回。游玩期间,购买衣服和化妆品,品尝澳洲牛奶和九记牛腩。
【详解】此题考核图文转换能力,题干要求用一段话介绍,根据思维导图,可以看出左侧是旅游前的“准备”,这一点可简单概括;右侧是具体的行程,应详细介绍,尤其是“通关”这一环节,宜准确说明,注意准确表述图中“通关”与“行程”这两部分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重点注意行程的顺序:前往香港罗湖地铁站——乘坐港铁抵达金紫荆花广场——观赏维多利亚夜景后——返回香港罗湖地铁站。
30.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通过关键词产生连接,促进理解与创新,形成整体认知;它通过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促进意义学习,建立对书本的知识架构;它通过颜色、图像、线条有效地刺激大脑,加深读者的记忆和理解。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答思维导图类试题,要分清导图各分支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内在顺序,保持内容的完整性,同时注意字数要求。题中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分为整体认知、建立知识架构和有效刺激大脑三个分支,思路清晰可以依次表述;但在表述每一个分支的形成时要注意结合导图中箭头、括号等标示的顺序先由细枝再到主干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