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第15讲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2024高考一轮复习01复习目标02网络构建03知识梳理题型归纳04真题感悟目录CONTENTS内容索引知识考点 考点1:教材原型实验 考点2:创新实验方案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 知识点:实验方案的改进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考向1:实验原理与操作 考向1 实验原理的改进考向2 实验器材的创新考向2: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考向3 实验思路的创新考向4 实验目的的创新复习目标1、掌握实验的原理,通过采集的数据利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并会做出必要的误差分析。2、能够在原型实验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的改进或者创新,做出同类探究。考情分析网络构建01教材原型实验PART ONE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 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1.实验目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 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3.实验思路:(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将小车置于水平木板上,通过滑轮与小盘和砝码相连,小车可以在小盘和砝码的牵引下运动。①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②保持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 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2)物理量的测量①用天平测量质量:为了改变小车的质量,可以在小车中增减砝码的数量。②将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连在小车上,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③现实中,仅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几乎不存在。然而,一个单独的力的作用效果与跟它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合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因此,实验中作用力F的含义可以是物体所受的合力。用阻力补偿法确定小车受到的合力——小盘和砝码的牵引力。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 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4.进行实验①称量质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小车的质量。②安装器材——按如图所示装置安装器材(暂时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 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③阻力补偿法平衡摩擦及其他阻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反复移动薄木块的位置,直至小车能拉着纸带匀速下滑。此时,不要把悬挂砝码盘的细绳系在小车(木块)上,即不要给小车(木块)加任何牵引力,要让小车(木块)拖着纸带运动。④测量加速度1)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打出一条纸带。计算小盘和砝码的重力,由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并填入表中。改变小盘内砝码的个数,并多做几次实验。2)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在小车上放上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打出纸带。计算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并由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填入表中。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多做几次实验。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 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5.数据分析①利用Δx=aT2及逐差法求a。②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③以a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 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6.误差分析①实验原理不完善: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当小车质量M远大于砝码质量m时,砝码的总重力mg才可视为小车(木块)受到的拉力。②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a F图线将不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而是一条与F轴有交点的倾斜直线。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在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A.平衡摩擦力前,应将沙桶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系在木块上B.平衡摩擦力前,木块后面应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C.实验时,放开木块后立即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1 实验原理与操作BD(2)在探究“在外力一定时,木块的加速度与其质量关系”实验中,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实验获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实验小组完成实验操作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获得了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得出结论:在外力一定时,木块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1 实验原理与操作2.40C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1 实验原理与操作木块质量提升·必备题型归纳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2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B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2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0.50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2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0.2提升·必备题型归纳02创新实验方案PART ONE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 实验方案的改进1.实验装置的改进:弹簧测力计测量小车所受的拉力,钩码的质量不需要远小于小车质量,更无需测钩码的质量。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 实验方案的改进2.数据测量的改进:(1)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无须平衡摩擦力。(2)力传感器测量滑块所受的拉力,钩码的质量不需要远小于滑块质量,更无须测钩码的质量。(3)用光电门代替打点计时器,遮光条结合光电门测得滑块的末速度,由刻度尺读出遮光条中心初始位置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3.图甲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的实验方案,图乙是实验测量得到的纸带,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挂上托盘和砝码,调节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②取下托盘和砝码,测出其总质量为m,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a;③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1 实验原理的改进(1)纸带1是步骤①中打出的纸带,由此可以判断___________。A.调节后木板的倾角过小B.调节后木板的倾角过大C.调节后木板的倾角合适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1 实验原理的改进C(2)某次实验结束后,打出的纸带如图乙中纸带2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在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小车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1 实验原理的改进0.310.75(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实验中需要满足小车质量M远大于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B.实验中在作a-F图像时,把mg作为F值C.改变砝码质量再次实验时,斜面倾角需要重新进行调整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1 实验原理的改进BC提升·必备题型归纳2.气垫导轨是力学实验的重要装置之一。如图甲所示,气垫导轨水平放置,绕过定滑轮的细线,一端连接数目不同的同种钩码(图甲中只画出了一个),另一端与滑块(上面有遮光条)连接。由于滑块的速度不太大,因此便于验证规律或者测量物理量。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2 实验器材的创新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2 实验器材的创新(1)某次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若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此次测量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 mm。1.195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2 实验器材的创新提升·必备题型归纳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3 实验思路的创新0.6003.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3 实验思路的创新提升·必备题型归纳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4 实验目的的创新提升·必备题型归纳考向4 实验目的的创新A提升·必备题型归纳PART ONE真题感悟真题感悟真题感悟B小车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x遮光条的宽度d钩码有向下的加速度,拉力小于重力大于真题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