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讲义第13讲 运动图像 平均速度基本概念例题:下表是一次实验中记录的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有关数据,请在图中描出各点,并做出s-t图像。时间t/秒 1 2 3 4 5 6 7 8路程S/米 5 10 15 20 25 30 35 40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图像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匀速直线运动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是s=vt,它是一种正比例函数,s-t图像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和时间无关,v-t图像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68图52612t/秒甲a乙s/米48100)例1.甲、乙两小车沿同一方向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小车乙的速度为 米/秒。若以小车甲为参照物,小车乙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当运动8秒时,甲、乙之间相距__________米。例2.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a和b所示,则可知( )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B.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经过6秒,甲车在乙车前面0.6米处D.通过4.8米的路程,甲车比乙车少用时5秒例3. 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 (A)、(B)所示。(1)观察图 (A)可知,甲车在做_______运动。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_秒。(2)观察图 (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米。(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例4. 解释下列图像含义A图显示该运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显示该运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C图显示该运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图显示该运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速运动变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速度:为了粗略的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引入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如果运动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总路程为s,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瞬时速度:物体运动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汽车在开始一段时间中行驶的1200米,平均速度为10米/秒,接着汽车又以15米/秒的平均速度行驶3分钟,求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一辆汽车在长为150km的公路上行驶,如果要求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50km/h,已知在前70km路程中,汽车用了1h,则剩下的路程中汽车必须以_________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巩固练习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距2米。P、Q间的距离为( )(t/秒1224866248100甲s/米612351281644乙0s/米t/秒图2(a)(b))A.一定是8米B.一定是18米C.可能是14米D.可能是16米甲、乙两物体先后从某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同向运动,甲比乙先运动4秒,速度为0.4米/秒。甲运动10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在图9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 )A.一定是aB.一定是cC.可能是bD.可能是a或c(61232.4甲车1.8s/米1.20.66450t/秒)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其中甲车的s–t图像如图1所示。若运动3秒时两车的距离为0.6米,则运动6秒时,乙车距出发点的距离为( )A.一定为3.6米B.可能为3.0米C.一定为1.8米D.可能为1.2米(图 1123404.08.0t/秒甲车乙车)甲、乙两车的s-t 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为零。C.经过2秒,甲、乙两车相距8米。D.经过4秒,甲、乙两车通过路程均为8米。(1224681000.20.40.60.8t/秒甲乙图5)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像,如图5所示。乙的速度为 米/秒;运动6秒时,甲、乙的距离为0.9米,甲、乙的运动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若运动12秒时,丙、乙两车相距0.5米,则丙的速度 甲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有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与乌龟的s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兔子与乌龟在赛程内曾有两次相遇在0至t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整个赛程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前4s内( )A. 乙比甲运动得快B. 2s末乙追上甲C.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远某人上午8:00从起点出发,途径三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较平直的路,最后是一段下坡路,三路段的长度均相同,在三个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1:2:3,此人中午12:00正好到达终点。则上午10:00时他行进在( )A. 上坡路段 B. 平直路段C. 下坡路段 D. 无法判断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A.0~t1 = B.t1~t2 =C.t1~t2 > D.t1~t2 <在一静水湖的南北两岸,有两只船同时相向开出,各以其速度垂直于湖岸匀速驶向对岸.两船在离北岸800米处迎面相会,相会后继续驶向对岸.靠岸后立即返航,两船又在离南岸600米处迎面相会.若不计两船靠岸时间,求湖宽。拓展提高位移(displacement):用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定义: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的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1时间内,A车的速度小于B车的速度B.0~70s的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C.t2~t3时间内,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西运动D.从最开始到最后停止的时间内,A、B两车会遇到两次A、B是一条平直公路边上的两块路牌,一只小鸟和一辆小车同时分别由A、B两路牌相向运动,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A并停留在路牌处;再过一段时间,小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2=2t1.则( )A.小鸟与汽车速度大小之比为2:1B.小鸟与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3:1C.小鸟到达A时,汽车到达AB中点D.从出发到相遇这段时间内,小鸟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1公共汽车站每隔t0开出一辆汽车,汽车始终沿直线运动,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汽车出站后,与前方相邻汽车之间的距离( )A.先减小,后保持不变B.先增大,后保持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的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则被测车的车速是多少?八年级物理基础讲义(答案)第13讲 运动图像 平均速度巩固练习1.C 2.B 3.D 4.B5.0.05;相反;小于6.B 7.D 8.A 9.AD10.1800m拓展提高1.C2.D3.C4.D5.20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3讲 运动图像 平均速度.docx 第13讲 运动图像 平均速度_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