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2、了解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3、理解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教学重难点1、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了解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理解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教具准备1、辅助教具:无。教学媒体与资源1、多媒体课程课件、演示视频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请同学们观看课件思考问题。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听广播、看电视,那些图像和声音是怎样传过来的?无线电信号是如何发射的?又是如何接收的?本节就让我们来学习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一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1)麦克风——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2)调制器——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3)天 线——产生电磁波将高频载波信号发射到空中。2、收音机负责信号的接收与还原(1)天 线——接收各种各样的电磁波。(2)调谐器——选择需要电台的载波信号(解调)。(3)解 调——从载波信号中复原音频信号。(4)扬声器——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知识点二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1、图像信号发射工作过程(1)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和声音信号。(2)摄像机——将图像转换成电信号。(3)发射机——将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4)天 线——将高频信号发射到空中。2、电视接收机工作过程(1)天线——接收包含声、像信息的高频信号。(2)接 收 机——取出并放大图像和音频电信号。(3)显 示 器——复原图像信号。(4)音频放大——将微弱音频电信号放大并输出。3、拓展(1)摄像机在工作时同时也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视机接收到的高频电信号中,包括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其中声音信号在扬声器中还原成声音。(2)任何一个频道都包含一定的频率范围,如果两频道的频率过于接近,电视或收音机在接收时会出现“串台”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相关部门会给各个电台或电视台划分专门的频率范围,这就是不同的电视台有不同的频道的原因。4、科学世界(1)科学世界。知识点三 移动电话1、移动电话:(发射接收二合一)(1)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2)基地台的天线。(3)工作原理:移动电话相当于是无线电台 , 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送来的信息。(4)设立基地台的原因:手持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基地台转接。(5)手机和座机借助基地台进行交流。(6)手机和手机通过基地台进行沟通。(7)移动电话工作过程。2、无绳电话(1)座机接在市话网上,相当于小型基地台;工作区域在几十米至几百米的范围。三、知识总结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学习的是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但是具体的工作原理等并不被我们所熟知,所以通过学习本节要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注意重点知识的讲解,本节的重点是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了解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理解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课堂上要向学生们说明本章本节虽然知识点不多,考点相对较少,但是也很重要,不可轻视。总结知识点时,可分类按知识树的模式进行,这样培养学生们总结归纳的能力。布置作业1、复习课本知识。2、完成教材P157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