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学目标1、理解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特点。2、理解光纤通讯的原理和特点。3、理解网络通信的组成和通信形式。4、理解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激发科技创新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理解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特点,理解光纤通讯的原理和特点,理解网络通信的组成和通信形式。教具准备1、辅助教具:无。教学媒体与资源1、多媒体课程课件、演示视频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请同学们观看课件思考问题。信息理论表明:相同时间内,电视广播比电台广播能传递更多的信息。作为载体的电磁波,如何选择能在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更多呢?伴随科技发展,信息之路越来越宽,现代通信技术又有哪些新发明呢?本节就让我们来学习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一 微波通信1、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1)微波比中波、短波、长波的频率更高,一定时间内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2、微波的波长范围和频率范围是多少 (1)微波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105MHz之间,具有大致沿直线传播的特点。3、微波中继站的作用是什么 (1)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中继站可以把上一站传来的微波信号经过接收、放大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这就像接力赛跑一样,一站传一站,经过很多中继站可以把信息传递到远方。每隔50千米左右建立一个中继站,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就可以传递下去。4、微波通信的优缺点(1)优点:微波通信的频率高,传播信息容量大,且中继站用计算机监督控制。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倒换,自动报警,节约了人力资源。(2)缺点:微波传送距离越远,需要建立的中继站就越多, 势必会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在遇到雪山、大洋,要本无法建立中继站。问题1能否用月亮做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为什么?还有什么其他的好的方法?思路:可以考虑用月亮作为微波中继站。但月亮离地球太远,微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信号有衰减,时间有延迟,不能及时同步,并且只有当两地都能看到月亮的时候,两地间才可以实现通信。解决方案:人造卫星通信。知识点二 卫星通信1、卫星通信(1)通信卫星大多相对地球“静止”——同步卫星。(2)要想实现全球通信至少需要几颗同步卫星 用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3)用碟形天线(大锅)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4)卫星通信的优点: 远距离传递信息、通信容量大、干扰小、质量好、功效高。知识点三 光纤通信1、光纤通信(1)光是比微波频率高得多的电磁波。(2)光通信的“高速公路”更宽广,传递信息的容量较大。(3)利用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激光进行通信,效果很好。(4)光纤通讯技术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首次利用无线电波导通信的原理,提出了低损耗(20db/km)的光导纤维(简称光纤)的概念。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损耗为20db/km的石英光纤,它是一种理想的传输介质。1970年,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荡的半导体激光器(LD)从此,开始了光纤通信迅速发展的时代。(5)各种光导纤维及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6)光纤通信的优点:传输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很大;光纤衰减小,无中继设备,传输距离远;频率稳定,信号传输质量高;光纤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知识点四 网络通信1、网络通信(1)甲输入信息并发送―――信息被传送到与甲的计算机相联系的服务器A;服务器A将信息传送到与乙计算机相连接的服务器B;服务器B将信息再传送到乙计算机中,在相关的聊天软件中显现出来。(2)通过因特网可以收发电子邮件,看到不断更新的新闻,查到所需的各种资料。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送越来越大的信息量,信息传送的速度甚至能够满足电视等活动画面的需要,我们已经可以轻松地在网上看电视以及购物了。(3)常见的网络通信模式。三、知识总结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学习的是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但是具体的工作原理等并不被我们所熟知,所以通过学习本节要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注意重点知识的讲解,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特点,理解光纤通讯的原理和特点,理解网络通信的组成和通信形式。课堂上要向学生们说明本章本节虽然知识点不多,考点相对较少,但是也很重要,不可轻视。总结知识点时,可分类按知识树的模式进行,这样培养学生们总结归纳的能力。布置作业1、复习课本知识。2、完成教材P163动手动脑学物理1—3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