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十章 电与磁第5节 磁生电教学目标1、知道法拉第实验的发现,知道磁能生电。2、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实例。3、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交变电流,知道发电机、电动机的区别。教学重难点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实例。教具准备1、辅助教具:电源、开关、导线、蹄形磁铁、直导体、灵敏电流计等。教学媒体与资源1、多媒体课程课件、演示视频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请同学们观看课件思考问题。通过奥斯特实验,我们知道了电能生磁,电和磁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反过来,磁能生电么?本节就让我们来学习磁生电。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一 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法拉第(1)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1821—1831年间,法拉第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1)器材:蹄形磁铁、灵敏电流计、导体、开关。(2)记录: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情况。(3)总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3、探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因素(1)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的关系。当磁感线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导体运动方向改变,感应电流方向也要发生改变。(2)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当导体运动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磁场方向改变,感应电流方向也要发生改变。知识点二 发电机1、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1)观察手摇发电机的构造,观察发电机对小灯泡亮度的影响。(2)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了电流。线圈转得越快,小灯泡越亮,说明感应电流越大。(3)检验手摇发电机电流方向的变化。二极管交替发光,说明产生的电流方向不停在改变。2、交变电流(1)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是交变电流,简称交流。(2)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作频率。(3)我国生产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即1s内线圈转动50圈),周期为0.02s;电流方向改变100次。3、发电机工作原理(1)发电机的构造:发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大型发电机一般采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2)当转子转到以磁感线垂直时,线圈没有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没有电流。这个位置也叫平衡位置。(3)当转子转过平衡位置时,线圈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有电流。(4)当转子继续向下旋转到达以磁感线垂直位置时,线圈没有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没有电流。这也相当于平衡位置。(5)当转子继续旋转时,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发生改变,线圈在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有电流。(6)当转子继续旋转,到达平衡位置,线圈没有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没有电流。线圈到达平衡位置,又继续下一个旋转。这也不断旋转,线圈中就不断有电流产生。4、发电机和电动机(1)原理。(2)能量转化。(3)类比应用。三、知识总结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学习的是磁生电,要注意对之前知识的复习,注意循序渐进和层层深入。注意重点知识的灌输,本节重点是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概念,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实例。讲课过程中,可结合教具讲解,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实验时要让同学们参与进来,进行自主探究。总结知识点时,可分类按知识树的模式进行,这样培养学生们总结归纳的能力。对于原理及影响因素等要加强讲解,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注意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注意发电机、电动机的对比。布置作业1、复习课本知识。2、完成教材P142动手动脑学物理1—6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