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光现象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2、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3、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举例。教学重难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教具准备1、辅助教具:薄玻璃板、支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一张、刻度尺、笔。教学媒体与资源1、多媒体课程课件、演示视频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播放课件,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平面镜。同学们,我们日产生活中有许多镜子,其实它们多数都是平面镜,平面镜就是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同学们能说出更多的平面镜的例子么?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平面镜又有什么应用呢?本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平面镜成像。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提出问题(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呢 像和物有什么关系呢?2、器材及装置(1)器材: 薄玻璃板、支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一张、刻度尺、笔。(2)装置: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像。3、设计实验表格(1)表格如下。4、进行实验(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吗?未点燃的蜡烛与像重合。(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吗?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5、记录实验数据(1)实验数据如下。6、实验结论(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问题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请同学们思考后抢答。思路: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透光、成像)。问题2、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请同学们思考后抢答。思路:比较像和物大小关系。问题3、使用刻度尺的目的?请同学们思考后抢答。思路:为了比较确定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问题4、光屏的作用?请同学们思考后抢答。思路:检验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知识点二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1、人眼视物(1)蜡烛发出的光,进入人眼,引起视觉,人看到蜡烛。(2)根据生活经验,人总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1)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2)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虚像是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知识点三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1、方法(1)作垂线。(2)取等距离。(3)画虚像。(4)例: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知识点四 平面镜的应用1、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知识点五 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像。(3)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2、凹面镜(1)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利用凹面镜可以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活动1、请同学们按小组讨论生活中关于平面镜及凹凸面镜的应用实例,由组员依次举例,看看哪组同学说的又多又准确。三、知识总结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这要求教师对教材及知识点有系统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课时抓住重点、游刃有余。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测在各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善于捕促学生的亮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建立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学生对平面镜可能提出许多教师想不到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小镜子能照出很大的像?摩托车旁的镜是不是平面镜?有时老师会有些紧张,总担心学生提出怪异的问题,这时教师的智慧和灵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老师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相关能力。布置作业1、复习课本知识。2、完成教材P80动手动脑学物理1—6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