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理解物镜、目镜的作用。2、能说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以及像的实质。3、知道视角的概念,了解影响视角大小的因素。教学重难点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以及像的实质。教具准备1、辅助教具:显微镜、望远镜。教学媒体与资源1、多媒体课程课件、演示视频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播放课件,观看“微生物”及“探索宇宙”。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上,找到像痢疾菌、伤寒菌、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样本是找到抑制或杀死这些细菌或病毒的关键。而透望天空、漫步宇宙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那么,科学上进行这些显微、远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怎样的成像原理呢?本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一 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1)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显微镜成像原理(1)如下。3、显微镜原理(1)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实像。(2)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知识点二 望远镜1、望远镜的结构(1)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望远镜成像原理(1)如下。3、望远镜原理(1)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实像。(2)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知识点三 视角1、视角(1)视角是从眼睛的光心向观察物体的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2)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3)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4)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远处的物体视角小。(5)望远镜通过目镜可观察物体的虚像,视角增大了,好像物体被移近,从而使我们能看清远处的物体。2、望远镜对视角的利用(1)望远镜虽然没有把物体放大,但成的像离物体很近,增大了视角,所以感觉看到的物体放大了,变清楚了。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练习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总结其成像规律?思路:见板书。三、知识总结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显微镜和望远镜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工作原理,要想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先前知识,那就是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学生只有在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够上好本节课。在上本节课之前,务必要进行课前的复习准备工作。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的复习之后,学生在理解和应用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工作原理上就容易多了。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比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工作原理的不同,由此又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加参与度,提高兴趣。布置作业1、复习课本知识。2、完成教材P106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