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阅读指导目录《边城》导读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阅读指导目录《边城》导读设计

资源简介

《边城》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我的边城我的梦。用转换视角的方式,以翠翠、傩送,天宝、爷爷、顺顺、大黄狗、杨马兵等角色的口吻,转化角度讲述《边城》故事。
二. 我的边城我的诗。用题签扉页的方式,来写一句话或一首三行诗,进一步了解主题。
三. 我的边城我的爱。用私享感悟的方式来展示对《边城》的个性解读。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的边城我的梦
用转换视角的方式,以翠翠、傩送,天宝、爷爷、顺顺、大黄狗、杨马兵等角色的口吻,转化角度讲述《边城》故事。
沈从文曾在《一种态度》中说:“中国伟大,是建筑在儒、墨、道诸家思想熏陶启迪上。《边城》中在老船夫和顺顺身上所体现的热忱质朴、仗义疏财的精神,大老、二老身上所体现的刚健有为、热情正直的品格,翠翠身上所体现的自然、健康、优美的生命形式,都是与中国原始的儒、道、墨哲学精神中所强调的本真意义上的人性观一脉相承;而在人事纠葛中边城人所奉行的万事“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产物之一。这些内容在布置任务之前,老师要适当加以点拨。
以下是学生的作品片段。
例一(翠翠的角度):
湘西小镇,名曰茶峒。溪如弓背,路如弓弦。白塔傍溪,塔下人家,我就是这人家里的和爷爷相依为命的姑娘。
当水气氤氲在平静的河面上,当夕阳的余晖缓缓消退,当小镇开始灯火阑珊,我第一次在河边遇到了傩送。
……
例二(傩送的角度):
“流啊流啊流啊流,
把我半夜睡不着一直听到鸡叫告诉她。
流啊流啊流啊流,
把我吃什么都是苦的味道告诉她,
流啊流啊流啊流,
把我薅草斩断了包谷苗告诉她,
流啊流啊流啊流,
把我抽烟拿反了把火头送进嘴里告诉她。”
夜晚,青浪滩上又传来了水手们深情的《水腔》,翠翠,那对面山上的虎耳草长大了吗?
……
例三(大黄狗的角度):
在我日日撒欢的茶垌里,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一家,有一位渡船几十多年的老船夫,陪伴他的唯一的亲人便他的孙女,是一个名为”翠翠“的女孩子。而我是老船夫孙女的唯一的朋友——大黄狗。
自从那年端午赛龙舟,翠翠遇见了那个岳云,她的眸子里就多了一些我看不懂的东西。我常常看见她莫名的笑了,但转瞬间又会淌下泪来。当我从一面篱笆间越过去,见到那些嫩紫色牵牛花上负着的露珠,便想:她是有什么不快事缠上了心吗?可她的泪珠又同这露珠一样美丽,就像那个夜晚我同她一起在水边等爷爷时,她眼睛里掉落的星星。
……
以上是几个学生写作片段的展示。设计分角色叙述故事情节,是要发掘出人物身上所隐藏的儒、道、墨这些古老的中国文化精神。同时这个环节也可以训练学生概括情节的能力,当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才能尽快走进《边城》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为下面探究《边城》的思想意蕴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二: 我的边城我的诗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在不同层次的读者中引起或相同的或不同的“共鸣”。自沈从文《边城》诞生以来,《边城》意蕴就在读者中产生了众多的分歧和争议。为此我设计了用题签扉页的方式,来写一句话或几句可以代表独特阅读体验的句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说主题意蕴。下面是几个扉页题签的例证。
例一: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边城》
邢雪莹题写理由:《边城》这部小说被誉为是歌咏人性美、人情美的田园牧歌,而它的美更在于它的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悲剧性。而这宿命其实又是爱的献祭。每一个人都抱着最美好的最纯洁的目的去爱、去成全,结果每一个善良的人又都成了悲剧的制造者。
例二: 人,诗意地栖居于河水之上。
——《边城》
尹玉凡题写理由:沈从文崇仰生命,赞美自然,在作家的直觉中,水是自然生命的原生母体,女性是人类生命的原生母体。水的包容,水的清澈、水的柔韧,水的绵长,构成了边城中一个个生动的个体。天宝,傩送都是水中的健儿,而翠翠又是水的精灵。他们诗意的栖居于水上,写成了这样鲜活的、一半是明媚一半是忧伤的水边的故事。
例三:我用手去触摸你的眼睛,太冷了。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边城》
李佳艺题写理由:边城可以满足我们对桃花源的一切期待,有着出色勇敢的青年和纯洁灵动的姑娘,但是,总会有所遗憾与误会发生,哪怕是在这无比美好的地方。边城中,翠翠也许要用尽一生去等候,我希望那远归的帆,不是遗落在水上的风筝,而是水边守望的女孩梦中的蝴蝶。
例四:我一直追寻着你心情的足迹,被所有的人误解我都要理解你。
——《边城》
李鑫题写理由:沈从文内心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现实中的世界却并不那么美好。古朴的湘西水乡也受到了来自城市商业文明的冲击,小说《边城》里曾多次提到有人问二老傩送是愿意要碾坊还是愿意要渡船,这在爱情选择上就体现为重利轻义还是重义轻利。但是我依然相信傩送是理解翠翠的,翠翠也一定是爱着傩送的,当时光带走所有的伤痛,渡船上唱歌的人会唱出一只小小鸟儿。
扉页题签设计任务,旨在发现学生自己眼中的《边城》。让学生每次打开书都是一次难以预估的旅程,也愿意无数次的去阅读一本书。
阅读是很私密的行为,每个人对阅读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整本书阅读时,老师不能把阅读的内涵外延都钉死了,否则这些孩子在课下,很难再轻松的捧起一本书。
活动三:我的边城我的爱。
每个阅读者对一本书关注的视角是各有不同的,如同通往花园的每一条交叉的小径,学生的研究也应该是各有侧重的。鉴于此,我让学生根据兴趣点分组来解读《边城》,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展示。
下面是用私享感悟的方式展示的对《边城》的个性解读。(小组分任务解读)
(一)导读语: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杨绛
明白你回来,所以我会等。
——第一阅读小组(《边城》中生命之忧与人性美)。
内容略。
(二)导读语: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沈从文
时有序 ,爱可期。
——第二阅读小组(《边城》里的主要人物分析)。
内容略。
(三)导读语:
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林清玄《玄想》
万物有心,温柔草木。
——第三阅读小组(《边城》里的环境描写分析)。
内容略。
(四)导读语: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林语堂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第四阅读小组(《边城》的悲剧美分析)。
内容略。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中还有很多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布置小组阅读任务时,还是对于主题、人物、和环境描写的鉴赏,有了侧重。但无论如何,《边城》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都不要停留于欣赏作品中诗画般的色彩和美好的人生形式,还需要透过故事的清新和文字的朴实去分析作品背后蕴藏着的热情和隐伏着的悲痛。让学生在温暖和美好的人性之中受到鼓舞,在蕴含的伤痛之中获得美的启迪!
结束语:愿读过《边城》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颗聆听阳光的心,都能在冰雪和寒风中,听到温暖。对于我来说,整本书阅读的来路和去路,都很远,但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一起在路上的,还有诗意语文人的春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