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班会设计-- “独一无二”的我与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主题班会设计-- “独一无二”的我与家

资源简介

小学主题班会设计-- “独一无二”的我与家
班会背景:
目前正处于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期间,为了尽早取得抗疫成功,全国人民都配合执行抗疫情期间的各项要求,宅在家中有效阻断疫情的传播。因此,这段时间是大部分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一起在家里相处最长的时间。但是这段时间的相处却是使三种家庭容易出现内部问题的。一是平时不注重健康锻炼的家庭,导致家庭成员的精神萎靡和健康下降;二是夫妻(父母)不和睦的家庭,导致家里的气氛紧张,子女生活在剑拔弩张之中;三是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导致家庭相处不融洽,孩子和父母相悖而行。据于这些情况,也结合遇到个别中、高年级学生的求助:父母不理解我的想法,没有自己支配的学习和娱乐时间;父母吵架等问题而苦恼……他们面对以上问题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或是家长求助孩子不听话、存在叛逆的心理求助等问题。为此,设计了本活动,目的是让家庭成员了解个体个性的差异,学会相互容纳,让孩子遇到问题也学会有勇气和家长沟通、解决,也想让父母认识到他们和谐亲密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让大家都为建构一个和谐的家庭而付出努力。
班会对象:
小学中年级学生和家长。
设计理念:
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因此会形成不同的相处方式和亲密关系。据于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矛盾或是和谐家庭的孩子的行为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也就是孩子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家庭有着重要的关系,孩子在上大学前,都在父母身边长大,家庭作为主要的生活场所。因此,“有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说法。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制造和谐快乐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为人处世、非智力因素的提成都有着显著的作用。在和谐快乐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合作能力、自控能力、适应能力都较强,性格开朗外向,且生活独立性、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也较高,社会责任意识也更强。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个体个性差异、理解和判断能力的差异。
2.学会理解个体对个别事物的看法和理解的不同,也会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让家庭成员体会到包容和合作的愉悦性,也拥有欣赏和祝福对方的能力和体会爱的幸福感。
行为目标:
1.让学生有能力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2.家长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活动形式:
体验式、讨论和分享
班会准备:
(一)学生准备:
1.与父母相处容易产生的问题。
2.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二)家长准备:
1.与孩子相处容易产生的问题。
2.父母想对孩子说的话。
(三)教师准备:
1.游戏4个,报纸,彩纸50张,眼罩20个,鸡蛋10个。
2.邀请3个家庭的家长参与班会课。
3.制作好课件,准备好背景音乐。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组8-10人,每个小组选一位组长。有家庭成员参与的,称为家庭组;单独由学生参与及由学生扮演父母与子女的,称为学生组。
班会过程:
一、热身活动(5分钟)
(一)游戏一:“大风吹什么”?
1.大风吹什么?介绍五位家庭成员。
2.大风吹什么?介绍六个小组的成员及他们推选出扮演父母和孩子的人员。
二、初步体验(8分钟)
(一) 游戏二:全部学生和家长,闭眼睛听同样指令折纸(2分钟内结束)。
(二) 小组讨论:折纸的结果。
1. 家庭组和学生组组长收集和归纳组员的观点,并代表组员发言“我的折纸为什么会与他人不同?”共同探讨不同的原因。
老师小结:通过折纸的游戏,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判断都会与他人不同。那怕是一家人也会有不同。
老师过渡:同学们,组员的折纸结果不同大家都能理解,那么家庭的成员的折纸结果也会有不同的,可见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是否也会与折纸的结果一样呢?那我们在相处中会遇到什么样的一些烦恼呢?
(三)学生组和家庭组各派1个代表把课前收集的双方相处的烦恼和问题说说。
老师小结:我们的个性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不同,因此,在和父母的相处中出现这些烦恼和问题也是正常的。
三、亲子合作(15分钟)
(一)游戏三:用报纸包鸡蛋,孩子丢蛋,父母用报纸接蛋(5分钟内结束)。
1. 家庭组的分工是:孩子丢蛋,父母用报纸接蛋。
2. 学生组的是:小组选派组员扮演父母与孩子用报纸接蛋。
(二)小组讨论:我们一家人合作的结果及原因。
1.请家庭组的父母和学生组中扮演父母的代表说说他们的合作对于这场接蛋游戏成功所起到的重要性,及他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比如:刚才游戏中,有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他们的接蛋活动就失败了,蛋没有接到。
2.请学生代表说说他们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老师小结:从游戏中可见,父母之间的相互默契合作是这场游戏取得胜利的关键。和谐的家庭基础对孩子们成长起着至关的重要。
老师过渡:当我们发现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或是我们与父母关系不统一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小组讨论:对于同一件事情,父母意见不统一或是父母和我的意见不一样时,我该怎么办呢?
1.提出问题:我要和父母提出来:他们的意见不统一;我要提出来:我和他们的意见不一样。(要注意场合、语气和态度)
2.分析问题:全家人一起分析问题本身存在的原因。
3.解决问题:全家人一起制订问题执行的方法和步骤。
老师小结:我们要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努力和父母去沟通、分析,他们能给我们很好的建议和方法;或者我们一家人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深度体验(15分钟)
(一)游戏四:父母戴上眼罩,由孩子扶着走过障碍物(3分钟内结束)。
1. 家庭组的分工是:父母戴上眼罩,由孩子扶着走过障碍物。
2. 学生组的分工是:小组选派组员扮演父母戴上眼罩,由孩子扶着走过障碍物。
(二)学生组中父母扮演者和家庭组中父母说说他们被帮助时的感受。
1.父母说说他们被帮助时的感受,结合游戏和生活中的事例谈。
2.父母说说他们想对孩子说的话及未来成长的寄望。
老师小结:从游戏的扮演中,体会到了我们对父母的爱,也认识到由于个性和行为习惯等的不同,因此我们在和父母的相处中会有烦恼,这些烦恼的存在也是正常的,但是也是可以解决。
老师过渡:我们该怎么解决呢?比如,我们学校有校规,班里有班规,家里呢?同样家也需要有家规。因此,接下来,我们小组要讨论如何建构一个和谐家庭时我们要做什么?该怎么做?
(三)商讨制订和谐家庭规则。
1.制订家庭规则,比如:家庭日和家庭会议的落实,家庭庆祝事件,家庭成员参与的事情等等。
2.父母和孩子一起制订他们学习和成长计划、如何落实和调整。
3.孩子有问题要如何与父母提出、如何解决和解决时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支持。
4.学会欣赏家人的优点,大声说出你爱的家人和祝福。
老师小结:大家都认识到家也是一个爱的小集体,因此,要用大家共同约定的方式和活动去维护它,这样我们在这个小家中,才会觉得温馨、被尊重和被关爱。
五、歌中感恩(2分钟)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现场对身边的同学和老师说一说你的祝福,回家对父母说出:“我爱您”。
六、活动延伸
1. “独一无二”的我
一个月后,填写当月《“独一无二”的我》评价表,根据学生的自评,加上同学、家长、老师评价,评选当月班级的“独一无二的我”。
2.我家的分享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