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编号: 年级 班 姓名【2022版新课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的特征。【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能读图指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走向,体会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2.能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掌握其主要特征【导学达标】―――我参与,我快乐(预习课文, 完成基础知识,发现学习问题)1.阅读教材25页 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完成下列问题(按走向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1)在地图中找出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2)在地图中找出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3)在地图中找出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4)在地图中找出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5)弧形山脉。【跟踪练习】位于①和②之间的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脉C.天山山脉 D.太行山 2.阅读教材25页 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完成下列问题(按走向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熟悉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1)在课本25页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中圈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2)把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落实到课本27页“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上。【跟踪练习】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整合资源,升华知识学习,调动自己的智慧)1.什么是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的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思考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界限分别是哪些山脉。3.查阅资料对比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高原、盆地、平原)。【跟踪练习】1. 读下表,可知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 山地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比例 33% 26% 19% 10% 12%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C.地形结构单一,山地面积广大 D.地形结构单一,高原面积广大2.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3.下列有关我国地形区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有“世界屋脊”之称 B.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C.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 D.东北平原黄土广布(地形和地势不同走向的山脉地形与民俗山脉众多地形多样四大高原、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影响)【知识梳理】——我总结,我收获【巩固训练】——我练习,我提高◆基础巩固1.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 ) A.祁连山—横断山脉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天山—阴山—燕山 C.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2.位于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3.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4.横亘于高原和盆地之间的界山是 ( ) A.大兴安岭 B.昆仑山 C.太行山 D.天山5.下列山脉与地形区相邻的一组是 ( ) 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 B.秦岭—黄土高原 C.横断山—塔里木盆地 D.巫山—东北平原 暑假到了,小明和同学们去旅游, 以下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根据相关描述,完成6~7题。6.小明拍下了“雪域高原”的照片,“雪域高原”指的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7.旅行中小明及同学多人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可能的原因是(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C.海拔升高 D.海拔降低8.下列山脉表示太行山的是 ( )◆能力提升1.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分布广泛,有①山东丘陵;②江南丘陵;③辽东丘陵;④两广丘陵,自北向南依次为 (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2.“云南十八怪”中有这样的说法:“火车没有汽车快,袖珍小马好能耐”,这反映了当地的地形特点是( )A.山高谷深,冰川广布 B.地形破碎,山路崎岖C.土质疏松,沟壑纵横 D.地面平坦,一望无际3.下列山脉中,走向和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天山 B.昆仑山 C.巫山 D.秦岭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的景观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5.下列山脉既是我国省区分界线,又是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读“中国地形分布空白图”,回答问题。(1)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山脉: E ,K ,G ,M , 高原:C ,H 。 盆地:A ,B , D 。 (2) 岭、 山、巫山和 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