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课标呈现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课标解读 区域认知:了解城乡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和城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划分特点。知道城乡各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综合思维:掌握影响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能够分析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及变化,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地理实践力:结合不同实例,能说出不同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人地协调观:理解合理布局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重要意义及措施。
核心知识1
一、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组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居住区、 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等级较低、规模较小的 用地等。
2.特点
(1)乡村内部空间结构比较 。
(2)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 ,几乎遍布整个乡村;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等规模相对较 。生厂区几乎遍布整个乡村,居民区等点缀其间。
3.变化:现在统一规划的居住区,以 为空间骨架,居民点和集镇、服务点、农业区等功能分化逐渐 。
4.合理规划和利用的意义
(1)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空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的重要任务。
(2)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条件并提高幸福感,体现社会公正。
(3)既保护传统文化又可孕育新文化。
答案:1. 农业;商业
2. 简单;大;小
3. 道路;明显
4. 新农村
思考1: 广州市南沙区大稳村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变化:现在统一规划的居住区,以道路为空间骨架,居民点和集镇、服务点、农业区等功能分化逐渐明显
原因: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优化,交通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完善
【合作探究一】探究山村的发展
材料:云南省永胜县东山村现有41户,152人。隶属该行政村的三个傈僳族村寨,地处横断山脉高海拔地区,村寨内部基础设施差。
1.读课本图2-1-4,简要分析东山村三个傈僳族村寨群众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2.完成表2-1-1, 并运用所学知识为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空间、促进山村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生产方面:耕地分散且面积小,耕种不便。
生活方面:交通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差,不便于村民的出行以及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开发。
2. 表2-1-1 综合分析和探究山村发展之路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耕地分散且面积,耕种不便 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
交通不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差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村寨分布分散,不利于管理 科学合理规划利用乡村空间
文化底蕴厚重,但传承不够 保护和宣传传统文化
缺乏体现原生态产品价值的渠道 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特色农业
核心知识2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功能分区形成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的结果。
2.城市功能区
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可分为居住区、 、工业区、 等。
答案:2. 商业区;生态区
思考:
(1)成都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什么?商业区呈什么形态,分布有什么特点?工业区在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工业区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3)城市外围工业布局一般应遵循哪些环境原则?
(4)城市中除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生态区外还存在其他功能区吗?
(5)繁华的商业街附近有住宅和工厂分布吗?住宅区内有小店吗?
答案:(1)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功能区;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工业区一般位于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常集聚成片。
商业区面积小,大多呈团状和条状,分布于市中心和街道两侧,是城市的核心区。
(2)①为了减轻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②城市外围地价低,可降低成本
③交通便捷,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降低运费
(3)①以废气污染为主的工业一般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郊外,或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以废水污染为主的工业一般布局在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
③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
④以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的地方。
(4)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为各类城市所共有,除此外还有政治区、文化区、娱乐区、医疗区等功能区。
(5)说明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限,区内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区。
【规律总结】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
【知识窗】什么是中心商务区(CBD)?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1)经济活动最繁忙
(2)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
(3)建筑物高大密集
(4)内部分区明显
3.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1)历史因素
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区的现状。
(2)经济因素
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等条件不同,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不同。
商业、工业、住宅对用地的竞争能力不同,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的差异。
分布规律:1.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或道路相交处
2.住宅区分布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
3.工厂多分布于地租较低的郊区。
(3)社会原因:
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生活方式
【解惑提高】“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4.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a.同心圆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b.扇形模式
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C.多核心模式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
三、深圳蛇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时间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 空间结构_______,以住宅区和生产区为主,商业、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少,公共服务水平__ __
20世纪80年代 _______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大多_______在居民住宅周围,商业网点分散且规模较_______
20世纪90年代 工业用地迅速扩张,形成_______状分布格局;居住空间不断扩张,商业网点不断_______,但配套设施仍显不足。人口大量集聚,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21世纪以来 工业区向外地迁移,住宅区面积不断_______,商业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答案:简单 ;低;工业;散步;小;团块;扩大;扩大;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