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学案)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学案)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一、课标要求
1. 记住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宗旨、执政理念、指导思想。
2. 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
3. 认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性。
二、必备知识
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性质、根本立场、根本宗旨、执政理念、奋斗目标(P16-17)
2.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P16)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为什么?如何贯彻?(P17-19)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行动指南、思想路线、坚强保证(P20-24)
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及其形成、回答的问题、内容、意义、相互关系?(P20-21)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涵及地位。(P22-23)
7.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及原因?(P23-24)
8.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时代表现?(P24)
9.新时代对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P24)
三、构建体系
四、精讲点拨
整合点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根本使命 为人民谋幸福
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具体要求 (1)原因: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②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 (2)要求:①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②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整合点2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内涵 ①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②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原因 ①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要求 ①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②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③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整合点3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1)指导思想
①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创立者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内容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价值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与时俱进
①原因: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②意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整合点4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原因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含义 解放 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实事 求是 要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与时 俱进 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求真 务实 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
整合点5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内涵: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2)原因
①必要性: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②重要性: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3)内容与要求:(略)
五、易混辨析
1.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
2.中国共产党要自觉维护自身的特殊利益。( )
3.中国共产党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4.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
5.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
6.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
7.党的先进性教育是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
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9.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制度保证。( )
六、典型习题
1.(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李大钊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的“为民造福”,共产党人始终心怀人民群众,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
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
④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海南·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下列符合此意的是( )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②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③敬天保民,明德慎罚
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2·江苏·高考真题)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下图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③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领导中国人民逐梦前行
④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浙江·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精辟论述( )
①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③成功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④深刻揭示了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0·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在2020年3月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有这样一组数据: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 )
①可以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
②有助于因时、因势、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消除收入差距
③更好发挥国家机关在脱贫攻坚中的监督作用,提升服务水平
④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广东汕头·统考三模)2022年以来,河北省某市以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固本强基:开展季度村党支部书记“擂台赛”,通过远程教育站点让党员学习“不掉线”,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素质、履职本领和服务群众水平;积极推行“支部+农户”发展模式,支部牵头、党员带头,带动农业转型、农民增收成效卓越。上述举措( )
①践行了党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全面实现党的自我革命
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会发展
④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四川·校联考模拟预测)“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参加过上百次战斗、失去四肢、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回乡后,他拖着残躯带领乡亲,把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建成闻名的先进村,并将自己的经历写成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朱彦夫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 )
①是创造历史、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力量源泉
②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③坚守人民立场,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
④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023·广东梅州·统考三模)2022年10月26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没有任何自己的利益,同人民心连心
②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③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对“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关系”的考查
(2023·河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指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大事”。“十三五”期间,在党的领导下,制止餐饮浪费、实行垃圾分类、推进“厕所革命”、实现清洁取暖、呵护青少年的眼睛、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很多“小事”都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大变化。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显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坚持做好“小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大情怀”。
答案解析:
典型习题
1.
【答案】C
【详解】②④:材料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因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都体现了共产党心怀人民群众,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和谋利益,②④正确。
①:该选项强调人民对历史的作用,而材料强调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该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①。
③:该选项强调人民的地位,而材料强调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该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③。
故本题选C。
2.
【答案】B
【详解】①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都强调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④正确。
②:“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强调的是勤奋、勤劳,未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不符合题意。
③:“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强调的是以德治国,讲求仁政,未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
【答案】C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人民的正确选择,但材料未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①排除。
②:中国共产党在与人民的无限循环互动中发展,体现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②正确。
③: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引领人民向前进,③正确。
④:材料强调的是党与人民的关系,与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
【答案】A
【详解】①②:“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精辟论述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①②符合题意。
③: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成功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③不选。
④:题意不涉及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④不选。
故本题选A。
5.
【答案】B
【详解】①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可以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也能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①④符合题意。
②:“消除收入差距”说法过于绝对化,②排除。
③: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未强调国家机关的监督作用和服务水平,③排除。
故本题选B。
6.
【答案】B
【详解】①④:河北省某市以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固本强基,密切联系群众,多举措带动农业转型、农民增收,体现了党的初心、宗旨和执政理念,保障人民根本权益,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全面实现党的自我革命”这一句话夸大了材料中举措的作用,且材料强调的是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应是战斗堡垒作用,故③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B。
7.
【答案】B
【详解】①: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力量源泉,故①不选。
②③:材料中指出战功赫赫的朱彦夫带领乡亲,把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建成闻名的先进村,这证明了朱彦夫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守人民根本立场,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②③正确。
④: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题干涉及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二者主体不对应,④不选。
故本题选B。
8.
【答案】D
【详解】①: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①错误。
③:材料中的讲话强调为人民服务,不涉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③排除。
②④: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②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或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或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②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或中国共产党是不忘初心、重信守诺的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言出必行。)
③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造福人民。(或从人民利益、人民福祉出发,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或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