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主题班会课】“典”亮生活 与法同行活动背景法治兴则国家安。法治是国家发展的护航员、社会稳定的奠基石、人民权利的守护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民法典》这部“国家重典”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贯彻了习近平同志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它既是保障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石,又是保护个人利益的屏障,是广大百姓关乎切身之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但是,通过课前问卷和日常观察发现:目前高中生对新出台的《民法典》了解甚微,他们的民法意识淡薄,民法能力尚待提高,民法思维缺乏,民法担当不够,民法典教育迫在眉睫。为此,希望以主题班会课为载体,抛砖引玉,推动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更要护法,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活动目标1.学习民法典,丰富法治知识2.领悟民法典,增强法治意识3.践行民法典,强化法治担当活动形式观看视频、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思考发言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资料,设计问卷,制作 PPT。2. 学生准备:完成问卷调查,自主预读《民法典》。活动过程(一) 问卷导入,有的放矢【教学目的】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发现学生法治方面的缺失,突显法治教育和学法的重要性。同时,根据问卷调查展开教学过程,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引入:课前,老师请大家完成了一份问卷调查(附学案材料一)。请看调查结果。统计时,我发现全班仅有 7 人全部答对,18名同学选了 3 次或以上“不清楚”,大部分同学凭直觉和经验判断,积极寻找相关法律依据的人极少。教师追问: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可见,大家的法律知识匮乏,法治意识也有待增强。其实,问卷中大壮的困惑和同学们法律知识的空白,民法典都能解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法典。(二) 学有所悟,悟有所行1. 学 ·民法典——夯实法治之基【教学目的】观看视频,从整体上初步了解民法典。通过阅读分享,提高学法主动性,激发学法热情,丰富法治知识。教师引入:请观看视频,结合视频内容,分享你的感受。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视频简介:《民法典》内容、出台目的及与公民的关系)教师小结:正如大家所说,《民法典》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时代人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这就是对《民法典》最好的诠释。教师追问:同学们,民法典内容博大精深。课前大家已经自主阅读了部分内容。现在,请把你印象最深的条款分享给大家,并简要说明理由。学生交流分享。教师小结:谢谢大家的精彩推荐!通过自主学习、视频学习和交流学习,可以看出,《民法典》体系庞大,内涵十分丰富,囊括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到结婚直至死亡的全部法律规定。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 悟 · 民法典——感悟法治之光(1) 问卷解读——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教学目的】通过问卷解读,理解和领悟《民法典》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一材多用,既深挖了教学情境,又逐步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引入:“民有所呼,法有所应“这就是《民法典》的魅力所在。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实战来感受民法典的魅力吧。请大家小组合作,参照《民法典》, 解决问卷中对应组号的问题!请找出相关法律条款,合理解读。学生仔细查找民法典,分小组交流并回答,教师补充。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精准的解读让我相信以后遇到类似问题,你们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现实生活中,每个公民的生老病死、吃穿用住都和民法息息相关;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依据。公民关注的每个热点、难点、痛点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解决办法。这就是民法的力量!(2) 角色模拟——法治之盾,全时保护【教学目的】通过角色模拟,认同《民法典》对人的滋养和对社会公平发展的促进,将其内化于心。教师引入:法国思想家蒙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人就是 整个国家。“《民法典》到底是怎样如母般呵护个人成长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小王成长记》。请参照手边的民法典,同桌角色模拟(1 人为法律求助者,1人为法律援助者,进而角色互换),为小王成长中的烦恼出谋划策!请打开桌上的纸条(纸条内容:小王成长中遇到的 12个问题,附学案材料二;同桌拿到的内容不同,互助解答),行动起来吧!同桌两人角色扮演,继而角色互换,交流并发言;教师补充。教师小结:从懵懂时为游戏充值到遭遇霸座维权再到因离婚冷静期挽回幸福,在小王的成长的点滴中,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展现。《民法典》以民为本,循法而治。它让个人权益得到保障,让社会更加公平发展。教师追问:小王的成长之路充满坎坷,他遇到很多问题,好在都通过《民法典》顺利地解决了。小王原本灰暗的生活因为《民法典》变得五彩缤纷。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现在,请你给一句点评。学生分享,并发言。教师小结:正如网友所说,小王就是你我他,虽然他是虚构的,可在生活中能找到许许多多的原形。相信有了《民法典》这层法治屏障的“全时”保护,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国家会变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道 ·民法典----开启法治之行【教学目的】激发对民法典的热爱,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和维护民法典,坚定民法自信。教师引入:法治兴则国家安,民法施则百姓怿。今天的中国已全面迈入民法典新时代,从编纂到实施,民法典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它带着为民的情怀和温度走进基层社区、走向田间地头。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不仅要学好民法典,将民法的全、权之美内化于心;更应用好、护好《民法典》,将其外化于行。请结合自身实际,小组合作探究:实施和维护《民法典》,我们还可以贡献哪些智慧之光,做出什么行动?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言,教师点评引导。教师小结:感谢同学们的金点子。对待《民法典》,知法是基础,守法是目的,用法是关键,护法是手段。生活中,我们应养成遇事找《民法典》的习惯, 培养解决问题靠《民法典》的意识,充分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寻求民法途径解决生活中的纠纷和争议。同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树立正义的观念,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人一起践行和捍卫民法典。(三) 总结升华,强化共鸣教师总结:同学们,民法典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民法的精髓,让我们一起坚定地守卫;法治的精神,让我们一起更自觉地弘扬!有感于此,老师抛砖引玉赋诗一首,想与大家共勉。让我们一起大声诵读:同学们,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生活中除了《民法典》, 还有许多其他的法律法规。我们应该像对待《民法典》一样学好、用好、护好他们。我们既是法治的获益者,更应该自觉地成为践行者和维护者。明法于心,守法于行!本节班会课到此结束!谢谢同学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