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班会活动方案设计:“解读文明密码 传承金沙文化”【活动背景】1.对中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了解家乡的灿烂历史,体悟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需要。2.根据调查了解到班级内大多数学生对金沙文化了解比较表面,往往停留在道听途说或者跑马观花的层面,深入了解金沙文化,让学生对金沙文化、家乡文明发展史有近距离的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是培养学生家乡自豪感和使命感的需要。【活动目的】1.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金沙文化和家乡文明发展史;2.加强家乡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浸润,激发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3.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活动主题】探秘古韵金沙,解读文明密码【活动时间】【活动形式】小组探究、小组竞赛、分享会、主题班会课、小报展示【活动对象】班级学生、家长、老师【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班级活动方案提交学校报备。2.老师提前踩点,与博物馆进行联系。熟悉博物馆周边环境和参观线路,了解博物馆主题分布,确定集合及分享会地点。3.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发放《安全和活动须知》。4.准备——红色袖标贴、红色校帽、挂牌,提前一天发给每个孩子。5.提前准备好参观门票。6.设计预习题目,让学生对活动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准备:1.完成分组。通过自由组合和老师协调,完成分组,每组确定好活动组长和安全组长。2.加入班级微信群,活动中我们将通过小组积分的形式,评选出优秀小组。3.孩子和家长一起设计从家到金沙遗址的线路,确保准时参加。4.孩子根据天气状况等,准备必带物品(要考虑家长的需求)。5.提前准备好活动当天的午餐。6.完成预习题目,为参观活动做好知识储备。【活动流程】一、集结金沙遗址。各小组10分钟内完成以下集合任务(按要求完成集合任务的小组积5分):1.8:50在金沙遗址南大门集合,组长再次讲解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2.小组在游客中心获得“金沙遗址博物馆游览路线图”,确定本组的参观方案和路线。3.小组长确定参观过程中的听讲解的方式:手机搜索、租用电子讲解器、请讲解员、微信自动讲解等。二、探秘古韵金沙——深入了解金沙文明,让学生对金沙文化、家乡文明发展史有近距离的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一)初步了解金沙文明(完成任务的小组积10分)时间:9:00—10:30任务要求:1.根据小组自主设计的方案进行参观。2.参观过程中通过录音、记录、拍照等方式了解金沙文明发展的大致历程、重要事件、主要的文明要素。组长提前做好组员间的合理分工,在空档时间进行组内的分享整理,由组长适时发班级微信群分享。(二)解读金沙文明密码(完成任务的小组积10分)时间:10:30—11:30任务要求:各小组到陈列馆大厅老师处抽取以下“文明密码”中的一个,小组成员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参观和深入研究。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自行选取一种或多种形式进行抽取任务的“文明密码”解读,为下午分享活动好准备。解读形式包括漫画、思维导图、表演、讲故事、摆造型、改编歌曲等。“文明密码”:1.了解金沙遗址的发现过程,记录其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件。2.“金沙”名字的由来及金沙遗址的重要意义,请在博物馆中找到相关介绍,拍照并记录。3.了解乌木,探究乌木与普通木材的区别,从形成原因、质地、树种、年代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了解乌木的价值。4.参观“远古的家园”,了解古蜀人生活的场景,对照预习的知识,通过导游或网络搜索引擎,了解当时成都地区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描述聚落发展的大致过程(语言、文字或图画都可以)。5.了解金沙的“玉”,古蜀人制玉的工艺流程,能够例举出至少三种玉制的礼器,拍照(注意关闭闪光灯),并标明其含义和用途。5.了解金沙遗址时期的青铜器制造水平,了解青铜使用场景。6.了解金沙遗址中金器的种类及其艺术价值,选取你最喜欢的一件与其合影留念,并简述你喜欢它的原因。7.根据预习题目,了解古蜀文化的图腾及其含义,在博物馆中找到它们的标识,并和它们拍照留影(注意关闭闪光灯)、记录。至少找到一处。三、欢乐金沙午餐完成情况好的小组5分。时间:11:40——12:30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午餐活动,提醒小组成员间的食物分享、卫生、安全,再次强调活动注意事项。四、保护金沙文明——加强家乡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浸润,激发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每位同学完成任务为小组积2分。时间:12:40—14:30地点: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任务要求:1.思考:你认为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对文明的传承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答案发班级微信群,所在小组将获得1分的积分。2.认真听文物保护中心老师讲解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对文明传承的意义,认真观看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基本要求演示。3.选择自己拍摄的一件文物照片,观察哪些地方可能是进行过修复的,使用哪种方式修复的,耗时时长,以后应该怎样保护。每位同学将照片和对应的修复方式发班级微信群分享,所在小组获得1分的积分。五、传承金沙文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现场不能完成的可带回家继续完成时间:14:50—16:50任务要求:1.分享金沙文明——完成的小组积5分。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上午抽取的主题以及“文明密码”解读进行班级分享,家长也作为队员参与,形式不限。2.班级活动总结。班主任组织全体学生、家长、教师通过主题班会课等形式开展活动总结,学生、家长、教师分享参观感受及参观过程中师生间、组员间、亲子间合作互动的故事。评出优胜小组。3.每位学生写一份游记,文体形式不限、字数不限。4.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探秘古韵金沙,解读文明密码”的主题小报或活动PPT(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的),并在班上进行展示分享。5.合影,留下美好回忆。附件1:“参观金沙遗址”安全预案为保障本次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应提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各种安全规则和法律法规,增强自护自救意识和能力,确保活动安全顺利。为此,特制定以下安全预案。一、教师篇1.提前熟悉活动地点环境。确定各环节集中时间和地点。2.准备好学生标识贴、挂牌。3.提前给学生和家长做好集体活动的要求,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4.留好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5.全程关注学生动向,保持手机畅通,清点学生人数。二、 家长篇1.知晓集体活动和家庭活动的不同,遵守集体活动规则。2.提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督促孩子带好标示贴、挂牌、穿校服、带红色校帽。3.全程与孩子共同学习,支持孩子自主探究学习。4.务必保持电话畅通。5.午餐尽量准备方便携带、不易变质的食品,不带凉拌菜。6.为孩子准备易于携带的治疗感冒、腹泻等药品。7. 往返活动地点由家长接送和全程陪同,请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三、 学生篇1.遵守交通规则,如在路途中发生任何意外情况,记住拨打以下电话求助并及时告知老师、家长:医疗急救电话:120;交通事故处理电话:122;消防火警电话:119;警察电话:110。2.遵守博物馆要求,文明出行。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及时向家长、老师、博物馆工作人员寻求帮助。3.务必在手机上、挂牌上留下家长(至少两人)和老师的联系电话。4.务必随时带好标识贴、挂牌、穿校服、带红色校帽。5.活动过程中遵守纪律,不追狂打闹,不随意离队,遵守组内安排,按时到达集合地点。6.手机保持畅通。7.注意食品安全,不购买三无食品,如有身体不适,及时联络老师、家长。附件2:“参观金沙遗址”预习要求一、 预习内容1.了解成都“沧海桑田”的变化和乌木的形成。2.“沧海桑田”含义是什么?3.了解“聚落”的形成发展过程,什么是聚落?先有“乡村聚落”还是先有“城市聚落”?为什么?4.了解古蜀文化的图腾有哪些。二、预习方法1.到图书馆查找资料。2.通过网络查找资料。3.寻求地理老师、生物老师、历史老师的帮助。4.寻求同学、家长的帮助。请将你了解到的重要信息,摘抄或记录在本子上。专家点评:本活动方案是以参观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但张老师不是为参观而参观,而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成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本身上来。学生们带着任务预习为参观做铺垫,带着任务对金沙文明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既有对金沙历史的全面了解,又有对金沙文明的深入分析;同时在活动内容上除了参观、分享,还设计了到文物保护中心去学习、了解文物发现、保护、修复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激发学生对文物保护价值的思考。所以本活动方案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与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