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主题班会课活动方案: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背景】自主创新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自主创新”命题,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代中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学生具备创新品质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同时,由于中学生知识水平还不够丰富,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误以为创新是科学家的专利,唯大唯高才叫创新。因此,端正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培养他们创新的勇气和提高他们创新的能力很有必要。【目标】拥有创新热情,增强创新的勇气;优化创新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采取创新行动,提升创新的品质。【形式】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同桌交流、思考发言【准备】学生:1.课前通过上网、查书等收集创新的具体事例。2.每人准备白纸一张,简单的画图文具一套。完成如下课前作业:用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不论)、两条线段(方向长短不论)、两个圆形(大小不论,正圆椭圆均可)拼画出一幅画,并用相关的语言揭示其含义。② 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合作完成。②在白纸上,用铅笔画出图形,并在旁边题写精炼的提示语。③准备解说图画作品的含义或描述图画作品的意境。教师:准备中型烧杯一个,内装较浓的茶水;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一、导入——创新就在你身边教师:先给大家介绍《中国青年报》上曾经刊登的一篇文章《李翔:一个小学生三个小发明百万大市场》。思考:这—故事对我们的创新精神有什么启示意义?李翔,1994年出生,家住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就读于家乡的农村小学。有一天李翔吃饭,把筷子掉到地上,被家长责备了。于是,他就在每根筷子的中段,加上了个厚厚的橡皮圈。这样,筷子架在碗上也不会滑动,即使平放在桌面上,筷子头也不会与桌面接触,很卫生。这个“卫生防滑筷”让李翔获得了云阳县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当时他8岁。后来,看到抄电表的叔叔每次都要搭着梯子或者踩着凳子才能看清高高的电表,于是他就用一根可以伸缩的鱼竿,两端各装一面可调角度的小镜子,做成“可调易视镜”,这已枝云阳电力公司推广使用了。当时他9岁。李翔有个爷爷,瘫痪了,小便经常失禁,给家人带来不少麻烦。李翔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卧床小便器,随后获得了国家专利。虽然没做广告,但来自全国的订货单越来越多。经考察,这卧床小便器的市场前景至少上百万元。凭此,在2004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李翔荣获全国二等奖,及第四届宋庆龄少儿发明奖银奖,这时他才10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这个故事给我们最深的启发就是:“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个个是创新之人。”我坚信我们班的每位同学也是创新之人,我们拭目以待。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其实创新是对经典的挑战,创新是对权威的挑战,创新更是对定势思维和陈旧眼光的挑战。今天的班会课我们就一起来勇闯四关。二、第一关:看一看——“给我一双慧眼吧”教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下面这幅图(PPT展示),这是第三套人民币中两角纸币的扫描图,如果其中有明显的错误,请指出来。老师:其实,这幅图中“二”的大写字是错字,正确的书写是“贰”,所以在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时就改正过来了(PPT呈现第四套人民币中两角纸币的扫描图)。不过,很有意思的是,这一错误是由一个小学生首先发现的……对此,同学们有何感想?学生发言。教师:是啊,创新首先需要胆大、心细,但同时也需要眼明、手勤。三、第二关:尝一尝——“不信就试试”好,一鼓作气,我们来勇闯下面第二关。(教师在讲台上置放一烧杯,杯内盛着大半杯泛黄的液体。)教师:“这里面是黄牛的小便(其实是较浓的茶水),味道如何呢?让我尝一尝。”说完就用一根手指伸进烧杯中的液体,然后把手指伸进嘴里,接着问下面的学生:“你们知道黄牛小便的味道吗?来,像老师一样亲自尝尝,机会难得哟,谁敢 ”教师继续开导:“科学研究,发现真理,是需要勇敢态度和献身精神的啊!”学生上台尝试,教师趁机问问他们味道如何。其他学生谈观察感受。教师:他们真勇敢,同时也确实很遗憾——我是要求像老师这样做。教师示范动作:先把食指伸进烧杯,而后把中指伸进嘴里。教师:看来,科学创新是既需要勇敢献身,还需要仔细观察。前面尝试味道的同学感受很深吧,幸亏这杯里是茶水。四、第三关:拼一拼——“奇思妙想任我行”教师:当然,对于创新来说,勇敢的精神和仔细的观察还远远不够,至少,它还需要奇思妙想,下面我们就来勇闯第三关——“拼一拼”。请看要求:拼一拼用以下材料拼出一幅画,并用机警的语言揭示其含义:●用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不论;●两条线段——方向长短不论;●两个圆形——大小不论,正圆椭圆均可。(PPT展示)课前已请同学们用这些形状拼画出一幅画,并用精炼的,语言揭示其含义。现在,欢迎同学们上讲台来,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图画,并解说其含义。教师:有限的素材、简单的图形,在同学们手上竟能幻化出这么多形象直观、含义深刻、意境美好的图画,这正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让我们祝贺同学们胜利地连闯三关。更为可喜的是,在以上连闯三关的活动中,许多同学都积极地动眼、动口、动手,当然贯穿始终的是动心。亲身经历,感受很深吧?下面请同学们简单地说一说自己在以上活动中或平时经历中获得的有关“创新”的感悟。请列举有关的关键词。学生发言。教师摘要板书其答案:勇气、方法、观察、知识、科学、独创、独思……教师:有人说,中国能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实在离不开两个平——邓小平和袁隆平。袁隆平先生培育了杂交水稻,他从事的是技术创新;邓小平设计师提出实行土地承包,他进行的是体制创新。可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大而言之,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富足;小而言之,对同学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帮助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至于创新的要素与方法,同学们说得很好,归纳起来,可以说:既要满怀创新的勇气,勇于创新;又要掌握创新的方法,善于创新。五、第四关:试一试——创意大比拼教师:好,让我们带着以上关于创新的感悟,进行立体的、更高更强的创新。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举行举世瞩目的冬季奥运会,假如你是这次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创作团队成员,请为开幕式设计一个片断、一个场景或一个瞬间、一个细节。要求:1.合作探讨,也可独创。2.不必完整,贵有新意。3.凸显“主题”,蕴涵“理念”。学生进行创意设计(鼓励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允许下位自由交流),并自由展现。学生结合“创意”相互点评。教师:我首先赞叹的是同学们在设计上的丰富创意,也叹服我们同学在点评中的中肯精当。同学们在点评中不约而同地参照了其中蕴含的运动精神、民族元素和高科技含量等标准,看来同学们也深知,创新绝不是死水一潭,但也不是洪水泛滥,既要“活”,又要有“岸”。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紧张的时间常常太匆匆。相信还有许多同学有自己来不及发表的金点子、银点子,你可以通过书信或者网络,把自己的创意向北京奥组委表达。说不定你就会因此被特邀参加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开幕式,到时在现场就会看到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并让亿万观众一饱眼福。千万别妄自菲薄,须知:“海阔天做岸,山高我为峰!”同学们,时代在迅猛发展,社会竞争在加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我们才能从中取胜。而从无到有,精益求精,其间始终贯穿着创新精神。让我们巧借勇气这个创新的支点,托起科学的发展;让我们以科学为重心,以思想和实践为双翼,翱翔于成长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