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会 生涯规划 选科有术不迷茫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班会 生涯规划 选科有术不迷茫 素材

资源简介

「生涯规划」选科有术不迷茫 --高中班会
《麦田里的守望者》里有一句话: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
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
我应当自己选择如何生活。
·01 基本信息·
适用学段:高一
课程课时:一课时(40min)
·02 设计思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中明确指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引导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目前各高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广泛开展,并且重视的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无论从社会大背景角度还是从学生终身发展角度来看,高中生生涯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新高考的深入推进,由原来的文理分科变为“3+3”或“3+1+2”模式,新高考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考验着学生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意识和决策能力,能否选出适合自己的组合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高考成绩、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发展。因此,自主、科学的选科便成为每一位高一学生必须面对的主题。
本次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属于青春中晚期。高一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探索的重要的阶段,自我认识不够全面、客观。在这一时期他们往往会形成关于自我的概念,比如他们自己是谁,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他们的价值在哪里,长大以后他们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们在这一时期对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开始进行重新的认识和观察,会将自己的各种形象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相同和连续”感。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需要了解高考各专业的招生要求,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专长、价值观、社会需求等选择考试科目和报考专业,对专业、职业进行初步定向。本课程希望能通过生涯决策平衡单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权衡各个选科影响因素的利与弊,减少面对选科的迷茫,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不断获取信息,在选科过程中动态调整,最终做出选科决定。
·0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理解新高考选科的规则,探索自己在选科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掌握决策平衡单的使用方法并学会分析其结果;
情感目标:减少面对选科时的迷茫和焦虑,唤起对未来发展的积极情感;
行为目标:学生根据决策平衡单做出初步的选科决定,并通过更多资源平台进一步补充选科信息,了解自己的选科组合与未来发展方向之间的匹配程度,动态调整。
·04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选科过程中的考虑因素及不同因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学会决策平衡单的使用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决策平衡单的结果,并在决策平衡单提供参考的基础上不断补充生涯信息,动态调整选科的过程,最终做出选科决定。
·05 课前准备·
课件、学习单、生涯资料包等。
教学设计
选科有术不迷茫
Part1. 导入阶段
生活选择题(5分钟)
通过选择难度逐渐升级的题目使学生体验面临重要的选择时,人们考虑的因素愈加复杂,更难做出选择,引出选科主题。
Part2. 转化阶段
选择关系圈(12分钟)
通过生涯故事引发学生对于选科话题的共鸣,减少学生面对选科的焦虑,并引出选科时的考虑因素,使学生探索自己考虑的因素有哪些,通过选科关系图明确不同因素在自己选科时的影响作用。
Part3. 工作阶段
决策平衡单(20分钟)
引导学生在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学习决策平衡单这一生涯工具,帮助自己选出目前适合自己的选科组合。
Part4. 结束阶段
选课资源库(3分钟)
通过提供有助于选科的资源平台,引导学生在正式选科之前积极探索自己和外界,不断补充生涯信息,在动态调整中最终做出适合自己的选科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