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第三节书的历史聚焦你知道人类曾经用什么材料来做书吗?为什么做书的材料会变化呢?甲骨文竹简帛书“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蔡伦探 索试着用以下材料分别做一本简易的书,并记录下你的感受。1.用不同的笔在三种材料上写字2.试着装订成册,做成一本书材料 书写感受 装订感受泥板竹简纸做一做(把相应的图标涂上颜色)研讨1.三种材料做成的书,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连一连铅笔树枝毛笔防水书写、印刷方便阅读方便装订方便不易损坏材料易得研讨2.根据做书材料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谢谢观看7事园WTIEIEEPEEEE的A平生H亚甲類不自合超学富交節笑功律人多变跨平贺人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WwW.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J心Q0II第三节 书的历史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2)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不断地优化产品。2.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借助简单工具观察材料的特性并思考适合相应材料的书写工具以及装订方法。(2)对做书材料的演变史进行思考。3.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改进物品的兴趣和愿望。(2)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制造物品的材料会不断改进。(2)感受到用材料制作某种物品时,需要考虑其优缺点。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开展“做一本简易的书”的活动。2.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对做书材料的演变史进行思考。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视频、泥板、竹片、纸、订书机、细绳、铅笔、毛笔、树枝2.学生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科学记录本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1.师生谈话,齐背语文课上最新学习的一首古诗,教师提问:“这首古诗是一千多年前写的,它是怎么流传到现在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追问:“书一直是这样的吗?你知道人类曾经用什么材料来做书吗?”3.引入课题——书的历史,课件出示本节课探究的主要问题:你知道人类曾经用什么材料来做书吗?为什么做书的材料会变化呢?(二)分组探索,获得新知4.课件图文出示活动任务:试着用以下材料分别做一本简易的书,并记录下你的感受。5.教师出示实验材料:泥板、竹板、纸、树枝、毛笔、铅笔、线、订书机。6.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用这些材料制作书,哪些材料用来书写,哪些材料用来当 笔,哪些材料用来装订,分别选择哪种笔在泥板、竹简、纸上书写,泥板、竹简、纸怎么装订,还需要其他什么材料。7.学生代表汇报,将材料进行组合:“泥板+树枝”模拟泥板书;“竹简+棉线+毛笔”模拟简册;“纸+铅笔+订书机”模拟纸书。8.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的笔分别在3种材料上写字,感受这种方法是否便利,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课堂记录表中。9.小组分工合作,用事先选择好的方案将写好文字的不同材料装订成册,成为一本书,教师巡视指导。10.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使用不同材料的优缺点,并指导学生在活动手册上记录、连线。11.小组代表班级内汇报交流。(三)深入研讨,巩固新知1.三种材料做成的书,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2.根据做书材料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四)课后拓展,应用新知畅想一下:未来的书可能会用什么材料制作?会有什么特点?五、板书设计2.3 书的历史泥板书→简册→帛书→纸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分钟了解造纸术.mp4 第三节 书的历史.docx 第三节 书的历史.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