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课标要求
1.1 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1.2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必备知识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
2.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建立
3.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手段、政治思想方面
4.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什么基本条件?西方资产阶级是如何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的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7.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8.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历史前提)
9.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思想理论
1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意义
1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
13.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形势
三、构建体系
四、精讲点拨
1.社会形态的异同点
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趋势
3.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4.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5.《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6.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7.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五、易混辨析
1.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在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4.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的绝对过剩。
6.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阶级社会没有进步意义。
7.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8.巴黎公社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9.社会主义的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
10.空想社会主义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11.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
1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六、热点透析
1.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纵观历史发展,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复合性,其中,“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两种最为典型的道路。
◆透视资本主义现代化。
18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在工业革命80年左右的时间里,英国建立了强大的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机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同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应运而生,教育、科学、文化空前发展。 英国通过“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推动工业革命,让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产业工人。美国通过西进运动,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和财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把它们变成生产原料来源地和商品倾销地,掠夺殖民地资源,残酷剥削殖民地人民。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二战后经济危机爆发更加频繁。西方国家开始建立相应的劳动法律体系和各种机制来保障工人的议价能力,通过持股计划使雇员变身“股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以及对现代科技的垄断、贸易保护主义等手段,构建起西方式现代化的利益格局和国际秩序。
结合材料,运用阶级社会演进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认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实践证明,中国不但没有崩溃,相反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接续奋斗,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始终认为,各国的发展道路应由各国人民选择。“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来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据此有人认为,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历史已经终结”。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批驳。
七、直击高考(选择题训练)
1.(2022·辽宁·高考真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汉代统治者以此诗教化天下夫妇遵守封建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汉之后它有时也被看作情诗。今天我们将其理解为爱情中青年男女平等尊重的恋歌。对《关雎》的不同理解( )
①构成了不同时代各自独立意义的系统
②体现社会制度与其主导的价值观的根本一致
③表明艺术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
④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天津河西·统考三模)《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前提
②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河北沧州·沧县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到:“一切部门中生产的增加,使人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产品,这也增加了氏族、家庭公社或个体家庭的每个成员所担负的每日的劳动量,吸收新的劳动力成为人们向往的事情了,于是战争提供了新的劳动力:俘虏被变成了奴隶。”这一论述说明( )
①变战俘为奴隶是氏族家庭成员增加的需要
②奴隶制阶级关系的产生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
③奴隶阶级的产生是生产工具私有带来的结果
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2023·湖北·校联考模拟预测)“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共产党宣言》里的这段话揭示了( )
A.资产阶级剥削工人、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
B.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C.资本主义的自由代替封建社会的自由的进步性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5.(2022·海南·高考真题)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指出:“在文明时代,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这种文明制度使野蛮时代每一以简单方式犯下的罪恶,都采取了复杂的、暧昧的、两面的、虚伪的存在形式”。该论断( )
A.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B.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C.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
D.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6.(2023·山西晋中·三模)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蹄疾步稳,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区域发展活力四射,乡村振兴气象一新……广袤大地上,处处洋溢奋斗激情,处处充满美好希望。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下列能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的是
①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曲折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③中国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历程
④新时代的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内容( )
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集中阐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④蕴含着强大动力,激励人们不断奋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23·江苏南通·统考三模)从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书中的“太阳城”,从摩莱里苦心写就的《自然法典》,到欧文身体力行的“新和谐公社”,从只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类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制度形态的探索从未停止。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制度探索和实践,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由此可见( )
A.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和开放的理论
B.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觉悟的先进部队
C.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热点透析答案:
探究一: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②资产阶级依靠暴力和掠夺,获得了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推动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③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尽管资产阶级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无法改变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趋势。④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助推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惊夺,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径。⑤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就其实质而言,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发展道路。
探究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越尖锐,终将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快发展和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向世界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崩溃论”不攻自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挫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它为社会主义发展积累经验和教训,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
直击高考答案
1.C2.C3.C4.D5.C6.D7.C8.C
精讲点拨
1. 社会形态的异同点
项目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不 同 点 建立标志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生产力发展标志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机器大生产
生产关系的特点 剥削基础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封建土地所有制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
剥削手段 完全占有劳动成果 收取地租等 榨取剩余价值
剥削特点 赤裸裸的 较明显的 隐蔽的
人身依附关系 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地主不完全占有农民 工人是自由劳动者
国家的本质 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地主阶级统治农民阶级的工具 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
统治特点 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 森严的等级制度 虚假的民主
主要矛盾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相同点 ①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都存在残酷的阶级剥削; ②社会的主要矛盾都是该社会两大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 ③都存在国家,国家的本质都是剥削阶级统治被剥削阶级的工具; ④都存在暴力统治和精神统治两个方面; ⑤生产关系前期均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后期都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⑥都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支配,发展趋势都是被高一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3.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1)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阶级矛盾
(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3)课本P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