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13.1 从闪电谈起第1课时沪粤版 物理课堂导入静电球为什么能使头发头发飘起来?活动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先将塑料梳子(刻度尺)与你的头发摩擦几下,再把梳子靠近小纸片、头发等轻小物体。带电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轻小物体。现象:一、电是什么自然界中的电荷正电荷负电荷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摩擦起电起电方式:想一想:是摩擦产生了电荷因而让物体带了电吗?“ + ”“ - ”原子电中性核外电子负电正电原子核正电质子中子不带电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摩擦起电的原因+++--当两个不同的物体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原子核原子失去电子,显正电++++++++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原子核原子得到电子,显负电-------起电的实质:电荷转移--1.请举出生活中摩擦起电的例子。2.油罐车的尾部总有一根铁链拖在地上,为什么?(图13-12)当堂练习3.用___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作摩擦起电。物体摩擦后带了电,可以吸引____________。 摩擦轻小物体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的转移。如图所示,A物体失去电子,带______电;B物体得到电子,带______电。电子正负5.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 )A.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C.质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D.质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A带了电的物体只会吸引其他物体吗?问题导航活动2: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丝绸 + 玻璃棒 VS 丝绸 + 玻璃棒2、毛皮 + 橡胶棒 VS 毛皮 + 橡胶棒3、丝绸 + 玻璃棒 VS 毛皮 + 橡胶棒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排斥排斥吸引同种电荷互相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排斥吸引1、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可以。如果两个物体相互排斥,它们必定都带上了电荷,且为同种电荷。问题导航2、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不能,如果它们相互吸引,轻小物体有可能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不带电。1.如图所示,一根支在支架上的塑料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吸管在与餐巾纸摩擦的过程中( )A.失去电子带正电B.失去电子带负电C.得到电子带正电D.得到电子带负电D当堂练习2.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B.细丝所带的电荷一定是正电荷C.细丝所带的电荷一定是负电荷D.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A3.一轻质小球用绝缘线悬挂起来,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会相互吸引,那么轻质小球 ( )A.一定带了正电B.一定带了负电C.一定是不带电D.不带电或带负电都有可能D4.如图所示,甲球带正电,乙球 ( )A.一定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C.一定不带电D.带负电或不带电D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负电荷。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转移。3、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课堂小结练习册 P30 课堂练习1、5P31 课时达标1、3、4、5、6课后作业1.关于相互摩擦的甲、乙两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带正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强,得到多余电子B.乙带负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强,得到多余电子C.甲带正电,乙带负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乙带负电,是因为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力弱,失去了电子B练习巩固2.把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几下,靠近细水流,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和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B.水流被气球吸引而带上了电C.这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现象D.气球和头发间电荷发生了转移D3.三个悬挂着的轻质带电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甲、乙、丙的带电情况( )A.甲、乙球带异种电荷B.乙、丙球带同种电荷C.如果甲球带正电荷,则乙球带正电,丙球可能不带电D.如果甲球带正电荷,则丙球带负电荷D4.现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若甲带负电,甲和乙相互吸引,丙和甲相互排斥,则乙带电情况_______________,丙带电情况________。正电或不带电负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