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力 弹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力的过程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会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3.了解弹性形变、弹力、弹性势能。教学重点1.建立力的概念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学难点1.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2.弹力的概念教学器材教师:多媒体、弹簧测力计、小车学生:弹簧测力计、气球、橡皮泥、铁丝、橡皮筋、弹簧、小车、鸡蛋、条形磁体教学过程引入新课:①在课前就让学生吹气球;(师:同学们,今天坐在我们后面的有几位专家老师,我提议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②学生鼓掌(师:你们吹气球和鼓掌都用力了吗?)(师:那什么是力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力的知识)教学意图:通过这两个小活动让学生感受力,通过追问顺利进行到力的新课教学。一 力的概念活动1 让小车动起来问题:怎样就能让原本静止的小车动起来?(师生共同讨论:要想让原本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就必须要对小车施加一个力)问题:小伙伴们,动动脑、动动手,看你能找到多少种方法让原本静止的小车动起来!(学生2分钟时间实验,感受用不同的方法对小车施加力让小车动起来)活动2 根据刚才的活动,请思考、讨论以下问题:问题1 以上活动中,体现力的作用的动词是哪些?问题2 要产生力的作用需要几个物体?(学生1分钟时间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得到力的定义)小结: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2.要产生力的作用必须有两个物体。(追问)问题3 要产生力的作用,两个物体一定要直接接触吗?问题4 是不是只有人才能对其他物体产生力的作用?二 力的测量问题:要用多大的力才能让小车运动以来呢?(师:我们知道用力用力可以让小车由静止运动起来,但这个力多大呢?我们却不知道,那怎么办呢?)(生:用工具测量)师:直接介绍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出示图片活动3 (1)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 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表示什么?问题2 弹簧测力计由哪几部分构成?问题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什么?(问题1 解决力的单位的问题;问题2解决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组成部分问题3 解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问题(1)教学生怎么校0,追问,如果指针在零刻度以下,测量时会导致结果偏大还是偏小?(2)告诉学生弹簧的轴线方向是什么方向,什么叫弹簧的轴线方向)(通过问题的形式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提起小车的力活动3 (2)如果用水平向右的力使小车由静止到刚开始运动,思考:问题 怎么摆放弹簧测力计?注意:①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在小车上加一个重物②慢慢拉小车,在小车刚动起来的时候读数(学生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三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那为什么弹簧测力计就能测出力的大小呢?)活动4 请体验以下活动:1.用手压气球,然后放开,观察发生的现象2.用手拉弹簧,然后放开,观察发生的现象3.用手拉橡皮筋,然后放开,观察发生的现象4.用手扳动铁丝,然后放开,观察发生的现象5.用手压橡皮泥,然后放开,观察发生的现象问题1 刚才五个活动中,各个物体在受力作用时的共同点是什么?(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我们把物体形状的改变称为形变)问题2 撤去作用力后的不同点是什么?(有的可以恢复原状,有的不可以恢复原状。你可以进行分类吗?)小结:1.形变: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形变2.弹性形变: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问题3 力越大,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怎样改变?演示实验:①弹簧测力计自由悬挂,在指针的位置标0,②在秤钩上悬挂一个钩码(告诉学生一个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0.5N),标出此时指针的位置;③在秤钩上悬挂两个钩码,标出此时指针的位置。得出结论:当作用在弹簧上的力越大时,弹簧伸长的就越长。(引申到其他物体时)(3.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反之,如果物体的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就说明此时的力越大,这就制作成了弹簧测力计)(师: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出了这一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原状。所以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问题4 在拉弹簧、橡皮筋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手觉得被弹簧拉着,被橡皮筋拉着,说明手也受到了力的作用,那这些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谁?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力呢?)(因为它们要恢复原状)(4.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产生的力)(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到前面的板书中找哪些是弹力。)回到开始的问题:让小车动起来(教师演示用橡皮筋制作一个回力车,也能使小车动起来)问题:这个使小车动起来的力是谁施加的?又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就能将小车推动呢?活动5 阅读书本P47/生活·物理·社会,回答问题:问题 为什么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使小车运动起来?(5.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课堂引申:老师演示利用斜面让小车运动起来,利用反冲力让小车运动起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在备课细节方面多下功夫。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应对所教授的知识做认真的分析和加工,并且广泛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严谨的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根据教学需要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上好课奠定良好的基础。2.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要更加详细到位。对学生正确的回答,应该给予表扬,以此激励学生的自信,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不正确的回答,应帮助其分析错处的原因,并鼓励学生在不畏困难,大胆尝试。3.在今后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4.按课标要求一课时,如果没有多媒体课件,是很难达到教学要求,由于事先根据教学要求和班上学生实际情况制作课件,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