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静电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实验,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了解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了解电荷有多少之分,了解中和现象。学习重点:1.摩擦起电现象。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学习难点:对“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的理解。课堂学习一、新课引入我们的学习离不开电,在我们教室里就有很多电器,大家看看有哪些?(日光灯、电风扇、电视机、液晶投影仪、电脑、扬声器等等)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电,在家中也有很多家用电器,我们以厨房为例,说说有哪些电器?(电饭锅、微波炉、电磁炉、电冰箱、电灯、消毒柜、煤气灶的点火装置、抽油烟机、豆浆机等等)工厂、科研机构也离不开电。可以这样说,没有电,现代社会大概不会正常运转。那么这么重要的电是从何而来的呢?人类最早研究电是在公元前600多年前,是从研究静电现象开始的。所以我们今天开始学习静电现象。二、学习“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一)摩擦起电1.活动7.4 摩擦起电师:请同学们准备一些小纸屑,然后用塑料尺、或塑料圆珠笔杆等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接着再靠近小纸屑,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请用简短的语言准确描述。生:小纸屑被吸引,一会后又会掉下来了。2.列举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摩擦起电现象。师: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干燥的秋冬季晚上熄灯后,脱毛衣服时我们发现会产生一些小的电火花,同时伴有“啪啪”声;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几下后,也可以吸引小纸屑,甚至可以吸引细小的水流;(展示图片)冬天我们穿羽绒服时,当手接触金属物品时常常有被“电”了一下的感觉;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小纸屑、羽毛的轻小物体。你还能列举类似的事例吗?生: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教室里的电风扇的扇叶上常常占有灰尘。塑料梳子梳理干净的长头发时,常常看见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3.分析刚才列出的若干现象的共同点。师:刚才列出的现象有哪些共同之处呢?生:经过摩擦才发生,能够吸引轻小物体。4.教师归纳并板书:物体带电的含义:一个物体如果能够轻小物体,在物理学中就说这个物体带了点,或带了电荷。摩擦起电的含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1.介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师:现在我播放两个动画,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现象。A.两根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B.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生: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也相互排斥。师:两根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相同吗?两根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相同吗?为什么?生:相同。因为它们都跟相同的绸子摩擦。师:那么从刚才两根现象,我们可以归纳得出什么结论?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师:这种排斥现象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生:两个带电体相互靠近时。2.介绍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师:现在我播放一个动画,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现象。C. 一根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一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生: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问:你能断定玻璃棒和橡胶棒是带相同电荷还是带不同电荷吗?生:能。它们肯定带不同的电荷。如果带相同的电荷,那么玻璃棒和橡胶棒之间就应该相互排斥。再问:由此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呢:生: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推断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的成功有二:已经找到了两种电荷;已经找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那么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吗?有没有第三种电荷?师: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各种带电体,凡是和绸子摩擦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定绸子摩擦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师:应用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我们来仔细体会这两句话,第一句是什么含义?生:另外的带电体,凡是和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不同的,就必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相同。师:同理,第二句是什么含义?生:另外的带电体,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不同的,就必定和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相同。师再问:那么,自然界只存在几种电荷?生: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一种是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三、学习“验电器及电荷量”1.观察。师:我播放一个动画,请大家注意观察。2.讨论。问题1:验电器由哪几部分组成:生:验电器的结构: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和外壳、支架组成。问题2: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就会张开,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金属能够导电,接触以后,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就会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当两金属箔带同种电荷时,会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问题3: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生: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问题4:从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验电器有什么作用?生:(1)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若接触后金属箔张开则物体带电,若金属箔闭合,则物体不带电。(2)粗略反映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若箔片张开的角度较大,则物体带电较多,若箔片张开的角度较小,则物体带电较少。3.介绍电荷量的概念:师:从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带电体所带的电荷有多少之分,在物理中,我们用电荷量来描述。关于电荷量,我直接介绍,请大家听一听,尽量记住、理解。(1)定义: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数量)叫做电荷量,有时简称为电荷。(2)电荷量的改变:现象1 若验电器带正电,再将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其金属球,发现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将变大。现象2 若验电器带正电,再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其金属球,发现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先减小,再闭合,再张开。结论:同种电荷放在一起相互增强,异种电荷放在一起相互抵消,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四、消化与巩固请大家回忆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有疑问的,可以提出来问老师或同学,没有疑问的,加强记忆和理解,我们马上检查。(一)检查题:1.带电体有什么性质?2.电荷有几种?是哪几种?3.为什么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4.验电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5.用验电器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二)应用举例例1 A、B、C三个轻质小球相互靠近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假设A带正电,则B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C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_。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C球可以带负电,也可以不带电。例2 A、B、C、D四个轻质小球相互靠近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假设A带正电,则B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C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D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A、C两球,B、D两球是相互排斥。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球之间没有作用力,将出现何种情形?如果相互吸引,将出现何种情形?五、板书设计静电现象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摩擦起电正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负电荷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六、教学反思在对教材解读之后,对本节教学内容做了一些重组、增减,将分子的结构放在了第一节分子模型中进行教学,将摩擦起电原因的解释放在本节教学之后留作课后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将知识的学习延续到课后,让学生再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同时也为下一节的教学作铺垫。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作用,创设一系列的实验情境、问题情境,从问题入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给足学生探究是时空,让学生在充分、全面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灵活地掌握知识,自主地发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超越、欣赏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表述和理解,通过一些列的方式方法,让学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点燃智慧的火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