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历史)中国现代史易错点考查 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八下(历史)中国现代史易错点考查 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分专题易错点检测
一、近现代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三大事件(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
1.(2022年山东滨州中考真题)“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赞的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2022年贵州毕节中考真题)如表材料体现的主题是(   )
1871年 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917年 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1949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A.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C.资本主义制度没落 D.共产主义运动完成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三次“革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4.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
A.政治体制变化 B.思想文化变化
C.国家领土变化 D.国际地位变化
5.(2022年青海中考真题)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6.(2023年云南模拟预测)下边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土地改造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2022年湖南郴州中考真题)邓小平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材料中的“初级阶段”开始于(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8.(2023年福建模拟预测)1953-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意义是( )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③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④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有学者认为,只有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根据该观点,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0.1949年的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于“新纪元”的理解,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1.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和新中国的成立 B.洋务运动和新中国的成立
C.南昌起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D.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12.下图所示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据图示你可以推断,图中③处对应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D.在全国完成了土地改革
13.(2022年贵州黔西中考真题)根据下列饼状图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新中国( )
A.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B.土地改革运动胜利完成
C.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4.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二、现代史的三个阶段
1.(2022年山东滨州中考真题)“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赞的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2022年山东德州期末)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3.上甘岭战役打响了,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打掉了美军“从战场上得到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的妄想。上甘岭战役发生于(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时期
C.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2022年湖南常德中考真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如下图中三位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同仇敌忾、国际主义
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D.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5.(2022年贵州遵义期中)有人评价某一时期:“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石油工业发展迅速;新建铁路八千多公里,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也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英雄模范人物。”这里的“某一时期”是( )
A.改革开放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过渡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6.(2022年江苏扬州二模)“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诸多内涵。这一精神产生在(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2022年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图是某解放军战士的日记(部分)。该战士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毛主席曾为他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其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精神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这名解放军战士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焦裕禄 D.雷锋
8.(2022年河北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记述道:“197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提出,争取在‘四五’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1975年‘四五’计划完成时,全国中小学生在校数量出现了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峰。与1965年相比,1976年小学生人数增加了29.1%,初中生人数增加了4.4倍,高中生人数增加了10.3倍。”该“记述”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9.小说《平凡的世界》写道: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0.“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二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法治遭践踏 B.科技文教事业被摧残
C.国民经济遭受损失 D.党和国家优秀干部被排挤
11.(2023年湖南模拟预测)“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B.没有制定法律
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D.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12(2022年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九大的召开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在这个时期……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材料中的“这个时期”指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4.习近平总书记嘱附青年学生要多学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的交汇点是( )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2012年
15.(2023年广东东莞开学考试)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②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条件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迸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如下表,这是某校八年级明明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他记录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
抗美援朝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7.1949年到1956年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完成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8.(2022年山东济宁期末)下图是某校八年级(1)班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现代史分期”示意图。与图中①②对应的是( )
A.过渡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C.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19.(2023年湖南模拟预测)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第一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B.第一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中共八大
20.(2022年江苏无锡期中)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以下三位人物出现的阶段是( )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1.(2022年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在地冻天寒的白山黑水间,面对着日寇的疯狂“围剿”,杨靖宇孤身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甩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体面生活,克服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这些事迹共同体现了( )
A.艰苦创业精神 B.自力更生精神 C.团结协作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22.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煽动下,一大批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出身不好的一般群众被当成“牛鬼蛇神”扫地出门,甚至惨遭批斗,其中不少人被残酷折磨至死。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一定要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要防止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C.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要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3.(2023年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下列属于“曲折和失误”的是( )
①三大改造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如图所示的宣传画中有一句醒目的标语:“跑吧,中国!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对此标语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D.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25.(2023年山西模拟预测)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重要会议,对其共同点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1956年9月 概况: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都形成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B.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C.都是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 D.都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三、近现代中国土地政策调整
1.(2022年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此次改革( )
A.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成立了人民公社
2.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新解放区土地占有情况的调查统计。据此表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 )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中农
占农村人口 不足10% 90%
占有土地 70%--80% 20%--30%
A.解放初期,农村主要劳动力是地主、富农
B.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表格反映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开展土地改革的原因
D.表格反映出新中国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
3.(2022年湖北随州中考真题)右图是新中国某个时期农村粮食产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吨),对图中数据变化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进行土地改革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完成三大改造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 9%。”这说明土地改革( )
A.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C.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D.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5.(2022年广东广州中考真题)1954年春,广州郊区农村以22个常年互助组、5个临时互助组为基础,并吸收了一批单干农民,建成了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企业公私合营的开展
C.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6.(2023年河北模拟预测)《创业史》正是通过梁生宝互助组“买稻种”“新发育秧”“进山割竹”等一系列生活故事,带领互助组通过艰苦创业获得了大丰收,又成立了全区第一个农业社——灯塔社,梁生宝的创业终于成功了。他创业过程是参与了( )
A.新中国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全行业公私合 营
7.党和国家引导他们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目的是( )
A.支援抗美援朝前线斗争 B.恢复被长期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
C.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D.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
8.从图片中农民的精神面貌看见,他们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是( )
A.积极主动的 B.消极被动的
C.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保护的 D.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约保护的
9.(2023年湖北模拟预测)据下图,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
最高指示 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 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 (党内通讯)(一九五九年四川)
A.国家号召人民要节约粮食,不可铺张浪费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而造成国民经济出现困难
C.国家倡导人民在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
D.这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10.造成1958年~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如图)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调整
11.(2023年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下列属于“曲折和失误”的是( )
①三大改造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展示的时代主题是( )
A.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C.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D.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探索中起步发展
13.(2022年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综合下表中的信息可知,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78—1987年(部分年份)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变化情况(单位:百万吨)
时间 农产品 1978年 1980年 1984年 1987年
粮食 304.77 320.56 407.31 420.41
油料作物 5.21 7.69 11.91 15.25
A.《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D.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4.(2022年重庆中考真题)下面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表(部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78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粮食总产量(万吨) 30000 35343 38728 40712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5.(2022年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为下面两幅图表设计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6.观察下面两幅图,这两幅图可以用来说明( )
A.农民翻身做主人 B.土地经营权的变化
C.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D.土地使用权的变化
17.(2022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1950年6月9日,毛泽东说:“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打胜的。这一万万六千万人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他们为什么能够发动起来呢?为什么能够组织这么大(三百万)的军队呢?就是因为在这一万万六千万人中间进行了土改。”“要肯定这个伟大的胜利,有了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这个胜利。”其中“这个伟大的胜利”是指( )
A.国共对立时土地革命的开展 B.解放前解放区土改顺利完成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解放后新解放区土改的完成
18.(2023年广东广州模拟预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的土地政策有以下变更(见图),其主要依据是( )
A.地主阶级剥削程度 B.农民阶级现实诉求
C.执政党的政治需要 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19.(2022年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022年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发展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广大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1952 年湖南的丰产运动成绩显著。”该材料可以佐证()
A.土地改革的成效性 B.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C.工业建设的迫切性 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1.(2022年广西贺州中考真题)图表是中国1953年到1956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全行业公私合营开始实施 B.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C.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2.(2022年浙江丽水中考真题)对如图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图1:抄写《中国土地法大纲》 图2:宣传《土地改革法》 图3:“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A.图1反映的事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B.图2反映的事件激励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
C.图3反映的事件使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D.三个事件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四、党的历史上重要的会议
1.(2022年广西梧州中考真题)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2022年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
A.时间 B.背景 C.内容 D.影响
3.(2022年贵州遵义中考真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4.(2022年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列哪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2023年新疆模拟预测)下图是某同学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课时整理的课堂笔记。笔记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
A.条件 B.过程 C.特点 D.影响
6.(2022年青海中考真题)以下重要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八七会议 ②古田会议 ③三湾改编 ④秋收起义 ⑤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④③② C.⑤④③①② D.⑤①③②④
7.(2022年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B.1927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C.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8.(2022年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方针和策略。以下是小明整理的一篇学习笔记,表中划线部分应填入( )
会议名称 重要内容(部分)
八七会议 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士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______ 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十一届三中全会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中共三大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9.(2022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中共七大,“总结了我们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这次大会( )
A.为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
D.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方向
10.(2022年广西百色中考真题)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下图是王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是( )
提纲: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1992年南方讲话 5.中共十五大
A.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C.三个代表 D.抗美援朝时期
12.(2022年贵州黔西期中)下图中的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3.(2022年江苏苏州二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党的几次重要会议,某同学制作了如下表格,其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会议名称 关键词
中共十二大 ①
中共十三大 ②
中共十五大 ③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
中共十七大 ④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邓小平理论;③科学发展观;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邓小平理论;④科学发展观
C.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③邓小平理论;④科学发展观
D.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科学发展观;④邓小平理论
14.(2023年陕西模拟预测)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根据学习内容制作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推断他们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对内改革不断深化 B.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A D B C B B D
11 12 13 14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A B B D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C A A D D D B
21 22 23 24 25
D C D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A A B C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D C D B B D C A
21 22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B A B D D B C
11 12 13 14
B D C C
第1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