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高考考点
1.按劳分配为主体
2.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4.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精华回放
1.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2.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3.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收益、风险)
二、合作自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思考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原因、意义)
(2)按生产要素分配(意义)
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表现
(2)意义: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新教材;B.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怎样?
4.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关系
(2)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质疑解惑
简要列出疑点,并在组内解决。
四、互动探究:
1.区分按劳分配安生产要素分配:
(1)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所得。(2)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凡是看到股息、利息、科技入股、出租、私营企业工资、土地流转等信息都可直接判定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2. 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收入,非劳动收入就是剥削收入。对吗?
五、建构知识
六、迁移运用
1.当前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全新特点:一是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承包)经营收入比重下降。二是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这种“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承包)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________,属于________的分配方式。
A.集体经济 按劳分配 B.私营经济 生产要素分配 C.集体经济 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D.民营经济 按土地要素分配
2.60多年来,我国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是由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决定的
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 000元 26 000元 B. 36 000元 19 000元 C.49 000元 21 000元 D. 44 000元 11 000元
4.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将开展试点,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等形式的激励。这些分配方式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技术要素分配
5.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甲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4万元 B.5万元 C.6万元 D.7万元
8.江苏省从2013年7月1日起,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又作了一次调整。其中三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到1 100元,增加150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
A.获得劳动权益的基础 B.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C.再分配更注重效率的体现 D.初次分配重视公平的举措
9.企业必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体现了: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0.我国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列关于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③分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11.我完善和发展 ④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中国的收入差距正从改革开放初期基尼系数0.20的高度平均,迅速扩大到目前基尼系数0.474,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0.40警戒线,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下列措施能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是:
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化税收调节 D.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
13.材料一 近几年来,我国贫富差距日益突出,目前占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
材料二 鉴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则和政策,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1)材料一 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 ,你认为怎样解决好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1)近几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处于扩大的趋势。
(2)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④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督。
⑤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①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增加居民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个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⑤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于悬殊。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