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4.19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4.19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案

资源简介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遗传与进化的第3节《生物的变异现象》,主要介绍生物的变异现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的变异是遗传的基础,了解变异对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是遗传的基础。
b. 掌握生物变异的种类和原因。
c. 了解变异对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a. 能够观察和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
b. 能够分析变异现象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c.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的变异现象。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b.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的变异种类、原因和对进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的变异现象。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的遗传基础知识,对遗传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变异现象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 老师展示一些图片,例如不同颜色的玫瑰花、不同形状的叶子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思考生物的变异现象。
2. 老师提问学生是否见过相同物种的个体之间有一些差异,例如颜色、大小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第二环节:讲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1. 老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示例,介绍生物的变异种类。例如,展示不同品种的狗,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体型、毛色、耳朵形状等方面的差异。
2. 老师解释生物变异的原因,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突变和重组是基因发生变化的方式。
3. 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或视频的形式,讲解一些有趣的变异现象,例如长颈鹿的长颈、企鹅的翅膀演化为鳍等。
第三环节:实验观察生物变异现象
1. 老师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例如观察不同品种的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老师准备几盆不同品种的植物,将它们分别放置在光照充足和光照不足的环境中。
3.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比较不同品种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他们可以观察植物的高度、叶片颜色、根系发育等方面的变化。
4. 学生可以用绘画、拍照或记录表格的方式,将观察结果整理出来。
第四环节:分组讨论与总结
1.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生物变异现象,并讨论这些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讨论结论。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意见。
3.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变异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例如适应环境、增加生存竞争力等。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生物变异的例子,例如动物的斑纹、鸟类的嘴型等。
2. 学生可以自主探索,收集更多关于生物变异的资料,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他们可以使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查找有关生物变异的科学文章、图片和视频。
六、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 种类:形态变异、颜色变异等
- 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
- 对进化的影响:适应环境、增加生存竞争力等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生物的变异现象。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了对生物变异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通过拓展延伸部分,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